課程筆記:
“聊天法”:蒲松齡《聊齋志異》,教書先生,擺拍送茶,你有故事,我茶不收錢;
“從別處找靈感”可以在寫作過程中充分調動通感、讀書、看電影、看新聞、看畫展,從其他領域找到可以創作的亮點;找靈感就要伸出無數個觸角,廣泛地接收信息,不設限;
賴聲川《如夢之夢》《在一個故事中,有人做了一個夢;在那個夢中,有人說了一個故事》
嚴歌苓:來自社會新聞《赴宴者》來自焦點訪談的報道,《老師好美》來自貴陽中學師生三角戀的新聞。
“最放松的時候”比如洗個澡等其他放松的時候想。
靈感需要立即執行,靈感閃現的時候要盡快記錄它的全貌。只要想到,立刻記錄下來。
越是長期勤勉勞作的人,當靈感來臨時,他們越感到珍貴,越知道靈感的稍縱即逝,也會第一時間執行靈感,把它們立刻轉化成作品,他們對待靈感,就像對待渴望已久的戀人,立刻擁抱,絕不拖延。
斯人若彩虹,遇到方知有,靈感也是。
課后作業:
選擇今日學到的三個方法之一嘗試,然后從現在開始,盡可能地識別和記錄突然降臨的一切靈感,用一個有趣的靈感打卡吧,順便分享一下,你是怎么獲得的
一個工作在一線城市,一個出生自三四線城市的近三十歲女性還沒有結婚,自然會收到父母親朋好友的不定期關懷。父母倒好,因為足夠了解自家女兒,催婚行為不常掛在嘴上,因為知道除了破壞親子關系,毫無用處。但是嘴上不說不代表心里不想,但是因為沒有言語上的交流,自然落在自己身上的壓力便是小了許多,感謝開明的父母。
我時常想,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有不同的角色。家庭關系中是兒女是父母是愛人是手足,工作關系上是主管經理總經理,社會關系上還有其他名頭,再有身份的人物,對于不想干人事來說,也不過是一個陌生人。
人與人之間,可以關心,但是建議就會涉及到邊界問題。我關心你婚否妥當,了解近況無可厚非,但是我建議你早些結婚,盡快結婚有些草率和不妥。因為沒有解決方案的建議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朋友婚姻不幸,你大肆宣揚獨身主義有錢有顏為何不獨善其身,非要在雞飛狗跳的生活中受盡折磨,倘若當事人真的言聽計從瀟灑離婚,日后一個人生活的艱辛,偶有孤寂無奈,甚至是頭疼腦熱的不適,建議者都不能立刻左右相伴,選擇只是一瞬間,但是選擇之后的漣漪層層疊疊,選擇的節點你陪伴左右,但是怎能保證日后也是如影隨形,所以人與人之間最和諧的關系就是適當的力所能及的關心,減少好為人師以及苦口婆心,每個人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即可。
前些年心智成熟,每當被問到為什么還不早早結婚,切莫晚婚晚育,內心的os都是,希望我結婚的時候你們不要離婚了,在此自我檢討,這種態度實屬不善。但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卻是我一直都想知道的,那些已經步入婚姻的,以及在婚姻中駕輕就熟的,你們的婚姻,幸福嗎?你是xx的老婆,xx的媽媽,xx的兒媳還是你自己?那些建議切莫晚婚晚育,建議早日生育早日康復的,你們又是稱職的父母嗎?我不敢保證自己日后就是賢妻良母偉岸形象,但是可以拍著胸脯的宣稱,我一個人的生活有條不紊精致有序,我幸福快樂且對自己負責稱職。
所以結婚歸根結底只是一種選擇,一種社會行為,而不是一種能力。每個女人都能結婚,結婚不代表有能力,但是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在工作上學業上人生上有所突破,達到自己的極限或者充分享受。
人生的真諦簡單直白,在每個階段做好該做的事情,成功和美滿就是水到渠成。在該讀書的時候好好學習,在該工作的時候踏實奮進,婚姻和生育和學習及工作一樣,也需要努力付出,恪守原則,講究方法,完成指標,盡心盡力,要知道壞運氣來了努力也會飛灰湮滅,何況三心二意。
人性自然是多樣性的,就像對待多元文化一樣,我們也需要接受多樣性,勤勉的品格不是必需品,有人天生死宅快樂無社交,有人奮發圖強不知勞苦,說到底都是選擇,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選擇過怎樣的人生,選擇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生育,選擇沒有對錯,假若選擇有且僅有一項要求,那就是,用于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