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列表好友,微博粉絲,簡書讀者,讀此文時請放平心態,這里我只寫旅途故事,一個客棧,一家餐廳,一家酒館,我沒有拿廣告費打廣告。有緣就寫了。
貴人總是多忘事,就像我,十一月才去的大理,就不記得那是哪天了。不過記得那么詳細干嘛,記得去過就行了,有個記憶就行了,如果真要細細記來,中國那么大,去過的地方還多,我得變愛因斯坦了才能記住了。
大理去了三天,認識了一些旅途中人,寫了三個故事,惹哭了某人(這確實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只是故事內容需要),還有一家讓人賓至如歸的青旅。
像我們這些個沒錢又愛去路上裝x作死的人,青旅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因為床位便宜啊(注意哦,是床位哦,不是房間哦。)還可以結識一些驢友,看看人家是怎么作死的。青旅我在大理住過,昆明住過,是學府路那邊的爬山虎國際青年旅舍,當然昆明是去工作的,不是旅游(昆明上合國際馬拉松賽事官方攝影師招待處)。另,今天也經聯系好了蘭州青春不散場青旅的半年后的床位。
(一)云之腳步——云步
故事發生在大理,而故事的升華在一家客棧,大理云步戶外主題青旅。
初識云步是2015年的六月,高考結束。三個好友揣著幾百塊錢約著就到了大理了。用啊偉的話說就是瘋狂一次,窮游大理。
哼哼,窮游,有他好受的。剛到大理,晚上就在古城遇到大雨,為了避雨,我們進去了附近一家酒吧,點了一盤瓜子準備坐下等雨晴。東西點完了,服務小哥遲遲不走,我提醒他東西點完了,可以了。小哥來了句:“最低消費三百塊。”我們三個人帶的錢扣除住宿費,伙食費,就只夠買回云縣的車票了,還談什么消費三百塊。 擦,灰溜溜的被冷暴力趕出來了,三人在古城來了一個大自然的親切愛撫,免費淋浴。朋友們可以試試,純天然的洗澡水哦,此水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淋啊。
不過啊偉倒是比我還瘋狂,他喜歡騎行,2016年清明節時,租一輛破自行車屁顛屁顛的就去了東川了,那時我擔心我會不會每年清明節要給他燒自行車啊,十月份,他生日,他又屁顛屁顛的騎著自行車去轎子雪山過他20歲生日去了,一路的問題,鏈條斷,爆胎。。。。。他說登上山的那一刻想給我打電話,結果,沒信號,呵呵,活該,那久我因為經濟問題在打工沒和他去,省得他和我得瑟。(他的故事有緣日后再敘,此時他已經在我QQ列表了按耐不住了,讓他先冷靜下。)
大約八點了,住宿還沒有著落。客棧很多,但要么太貴,要么客滿,總不能流浪街頭吧。最后用某地圖在網上找了一家青旅,價格便宜,離我們也不遠,這就是云步了。
利用導航 七拐八拐進了一個小巷,云步的招牌遲遲不見,就要放棄時,旁邊的墻上有淡淡幾個字,細細辨認是云步,有些失望,不過既來之則安之,誰叫我們是窮游的。
不過,客棧里面的設施倒是給我們一些安慰,環境也好,樓頂上可以把大理古城一收眼底,不過,床位又讓我失望了一次。床板是用竹片搭的,一翻身,吱呀吱呀的。。。。。。好吧,好吧,既來之則安之。第二次在去大理,再次落腳云步,還是以前的風格,不過設施變的更好了,環境也更好了,還弄了一個露天的玻璃陽臺。
客棧有一面墻,給留言用的。我們三個人也寫了好多,有關青春的,愛情,旅途,夢想。。。。第二次去大理時,字還在,不過顏色淡了些。再看看那些字,我們那時都還有些幼稚,胡亂許諾。啊偉寫的是要和xx浪跡天涯,可是,今天陪伴他身邊的人是萍姐。我呢?“答應了和xx南下流浪,我用三年的時光攢了1095個硬幣。”可是今天我已經在南方了,那個人也在這里,和我一個城市,可是早已相忘于江湖。至于亮仔呢?他寫的很簡單,很現實,王,“魯,李流浪至此。”(留言照片附上,人字都與現在無關)。
一年過去了,我又回云步一次,他兩在昆明,有人陪。我在路上,看風景。那些字眼,有些刺痛人心,一年后,我一個人回到云步,一年后,我們身邊不同的人。
第一次落腳云步,有很多遺憾,一是時間緊迫,我們只有一年,二是我們錯過了晚上云步住客的小聚。
其實那次確實窘迫得很,我們已經到了十塊錢的拼餐費都出不起了,就找了個理由出去玩了,當然,這次窮游大理還是我的處女游,什么都得防。我們和他們還不熟悉,不想我第二次去,一進客棧就和那些人吃飯約酒。
我們回客棧時, 聚會結束,滿地狼藉。清醒的人在搞衛生,醉的人在抱著風花雪月唱歌,大談理想。。。。。
第二天一早,我們三就收拾行裝不辭而別了,客棧就是這樣,沒人在意今天來多少人,明天走多少人,正如旅途,不曉得今天與多少人相遇,明天與多少人分道揚鑣,相忘于江湖。
收拾行裝,悄悄的走,就如我們突然出現在客棧門口一樣。
這是我與云步的相識,沒有故事,故事在的二次落腳云步。
再次落腳云步,認識了標哥,啊折,小紀,小歐,楊洋。
? ? ? ? ? ? ? ? ? (二)? 愿我們十年后可以提老酒見老友
云步一別,啊折去了版納,再無音訊,金明也是,楊洋也是,小歐在春節后去了廣州,也沒了音訊。
旅途就是這樣,不斷與人相遇,不斷與人告別,彼此成了生命中的過客。
年少的我們總是有一次說走就走就走的旅行和一個敢愛敢恨的人。這就是青春吧。
在云步青旅遇到他們也是這樣,啊折在麗江呆了半年,來到了大理,之后去了西雙版納,他告訴我他最早明年回家。楊洋呢,她貌似是把工作辭了來旅游的。小歐是借著休假去的大理,后來一起玩嗨了,請假了一天,但她還是在我前一晚回了昆明。 紀金明一直在大理工作,為和我們一起環海,貌似也請假了。我呢,其實我是最不靠譜的,我只是要起身去大理前一天才做的決定,昆明呆膩了,出去走走吧,于是我就連夜買票訂青旅走人了,還是逃課的。丟下了校報的一攤子事情。
因為我們都是旅途中的人,我們在這旅人歇腳的青旅遇上了,且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關于環海,是啊折提出來的,我的想法是騎自行車,最后結果告訴我如果我們騎自行車,恐怕三天都環不完,我們騎電動車去了兩天的呢。當然還有個哥們建議租車去,哈哈,如果我們那次租車,我們可能要叫拖車了。
早上九點,我們租了兩輛電動車就走了,我們是五個人,電動車是大的那類型,可以載三個人。
我們離開古城上了環海西路,剛走沒有多久,就遇到問題了 ,嘻嘻,迷路了。環海西路并不是一條大的公路,貌似是以前的村道,總在村里走來走去。最后硬是在大理白族人家的村路了把我們給繞暈了,走著走著路到了盡頭,不得不返回來又重新找路。尷尬的是我們聽不懂白族話,他們呢又聽不懂我們說得話,問到路的概率很小,我們只有憑感覺和跟著車流走了。由于路線不熟悉,我們耽擱了好些時間。
后來倒是上了大路,可惜也是沒有看好路況,環湖路在修路,過一段過一段又得繞路,而且往村里繞道,你們都懂,又迷路了。
于是我們就在這繞路,迷路中耽擱了大半天,都下午四點多了,雙廊都還沒有到 。
當然時間耽擱,不僅僅是路的問題。我喜歡拍照,一路看到風景都要停車拍照。耽擱最多的還是有個地方花五塊錢借了些道具給兩個女孩子拍了些照片。不怪他們,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拍照也耽擱了好些時間。
最后,上了大麗路,順順溜溜的走了一段,終于到達雙廊了。呵呵,到雙廊古鎮我都想罵人了。這里也正在修路,我們吧電動車騎進去了 村里的巷道,突然發現前面路斷了,電動車車身又長,我們在狹窄的巷道里又推又 拖,才把車子給掉了頭。又在村里饒了半天才找到路。
找到路那分鐘,比我們迷路還絕望,由于修理排水渠,原本的馬路挖得只剩下四十公分左右了,導致了行人和來往的電動車被困在了這里,幾百輛電動車在這里慢慢的爬行著,罵聲,嘈雜的喇叭聲,那是聲聲入耳啊。這是還慶幸我們沒有租汽車,不然,嘿嘿,你們懂。
在雙廊掙扎了近三小時,已經很晚了,還好接下來的路不是很難走,出了雙廊,我們就順順利利的到達了小普陀。到那已經八點多了,為了安全,我們幾個人合計合計就在那住了下來。等待第二天新的路程。
后一天的路倒是好走多了,可是,哈哈,頭天住宿,忘記給車充電了,我們一路到達下關,剛到下關,車就已經走不了,沒辦法,找了個充電站充電,為了打發時間,買了副牌,就在馬路上斗起了了地主,看著一輛輛環海的車從我們身邊經過。
更可氣的是在頭天雙廊遇到的兩個騎自行車的女孩也超過了我們,沒辦法,他們用的是人力,怎么和我們的比。
充好電,差不多下午三點了,我們又上路了,我們現在有電了,騎車也就任性了。記得我們騎車進入一個村子的時候,村里有家人在奠土儀式,院子里白族姑娘在跳舞,我們吧車停在了門口大搖大擺好的往人家去看白族姑娘的舞蹈了。主人倒是也不追我們,我似乎是她遠道而來的客人而已。
下關到古城有好多碼頭,每到一個碼頭我們都會去拍照。我在碼頭上遇到了一些打魚的白族漁民,聽到了純正的大理白話,我弄翻了一個漁民的魚簍,我要賠她,她不讓 。我問她:“每天這么多游客來,影響你們打魚嗎?”
她笑了笑,漏出潔白的牙齒,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說:“你看你的風景,我打我的魚,與我何干?我們唯一的交集就是你們買我的魚。”
聽完她說,我的陰霾散去了一些,是啊,你打你的魚,我看我的風景,我們何干?就如此時,我寫我的故事,你談你的戀愛,我們何干。
看風景,哪來的陰霾?陰霾來自頭天晚上,我日后告訴你們。
一路風塵,我們回到了云步,晚上六點。小歐急著趕回昆明的火車,匆匆走了,我也因為第二天要回昆明,給朋友帶點東西就到古城去了。第二天一早就往火車站趕了,我們都走得太匆匆,竟然沒有最后的告別。
愿我們還有緣分再見,愿我們十年后可以提著老酒見我們的老友。
? ? ? (三)希望我們和風一樣自由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來大理了,我不膩。這里很安靜,有人說,大理是療傷最好的地方,于是我一次次的來了,其實我沒有那么傷,只不過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不過,每次來這里,總有一種心靈的徹底放松,那些物質上的,感情上的煩惱以及壓力,似乎與我無關了。在這里,我就是一個看風景的人,看別人的故事,別人也看我的故事。
每次來大理,我都住同一家青旅,四五年了,依舊如此。其實并非是住不起酒店,住青旅,是逼著我自己去和大江南北,不同的人交流和相處。一間客房,八個床位,汗味,腳臭味沖鼻,呼聲沖耳。你會有抱怨 但你想想,他們就是和你一樣在旅途中歇腳的過客,你就不會那么抱怨了,還會發自內心的說:“這些人真是腦子被門夾過,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要用腳步一步一步去量。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有時來大理來得勤了,一年跑四五趟,和客棧老板混了一個臉熟,初來大理老板帶我環洱海,爬蒼山。之后我自己帶隊環滇池,自己帶隊爬蒼山。對于大理的一切,我已經熟悉得和我自己家一樣了。
這家青旅的墻壁上有各種各樣的留言,都是旅途中的人寫下的,有的是寫著自己對于旅途的看法,有的是寫著對生活的態度,有的則大膽的對喜歡的ta子寫下了承諾。有的則是來大理療傷,把自己的不快全部吐槽在墻上。我們看了,有些確實是夠狗血的。
我也寫了五年,每次來都寫,我寫的女孩由我的初戀到后來的女朋友,再到現在的單身狀態。老板對我說:“貓咪,我的墻壁可是記錄了你的感情史的哦!”每次在青旅喝醉,老板必會拿什么青青,什么波波來和我開涮。
關于生這五年里,我在墻壁上的留言里,也可以看出我對關于青春,關于愛情,關于生活的態度。我和我媽分享過一些人的故事,我媽只是吃驚的問我:“這些人是都做什么的?不用上班嗎?”我媽不反對我旅行,但我媽確實不理解我們這些人的生活方式。
去年冬天,我在這里結識了一個人,叫啊折。我認識他時,他在云南已經呆了近一年了,這次剛剛麗江上來落腳大理云步,我們一起完成了環洱海的“壯舉”。這個故事我以前講過,現在不廢話了,如果想看,自己去翻《十年后,我們依舊是老友》這一文。今天要說的是一種對于旅行的態度。他在云南呆了一年,不是工作,是旅行。最后他去了版納,春節的時候回到了他的老家。我在洱海邊和他聊起過關于旅行,他說:“旅行固然美好,但是要頂得住壓力啊!”確實也是這樣,一個人,不工作,在外面行走,這樣要頂住多大的壓力啊。畢竟現在人的思維就只有工作賺錢。他們不知道還有比賺錢更有趣的事―旅行。
最近一次來大理是在上個月。我晚上去古城溜達,看到一個流浪歌手在古城門下賣唱,我買了兩聽風花雪月,一聽給他,一聽給我。他一曲畢,兩個人在古城門下對飲一番。我說:“我是流浪攝影師,你是流浪歌手,為我們在大理街頭的相遇,干。”他說:“年輕就是折騰,為我們的青春歲月,干。”
易拉罐碰在一起,激起的都是對于青春的激情。
交談中,知道他是一個帶著吉他走天下的歌手,他自己靠一遍一遍的彈唱,從南方一步一步走到了大理,在這里落腳,打算靠賣藝攢夠去下一個目的的路費,他的口號是:“活著就要折騰。”
我回昆明時,他攢夠了路費去了成都,他告訴我他要帶著吉他純徒步西藏。
現在,我和他斷了聯系好幾天了,我想他應該在西藏途中了。
這里故事太多,這里,每個人都有故事,但并非每個人都愛旅行,有些人的旅行是享受,而有些人的旅行是逃避。
不管怎樣,我們都在路上,我們都在行走,一杯酒,告慰我們的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