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竹石,一位勵志終身成長的退休阿姨。
今天參加逆熵增共讀營的第六天的打卡—知識管理篇。
最早我在張萌的《人生效率手冊》中,讀到對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迭代升級,我就一臉懵懂。
今天讀了逆熵增學長的書,恍然大悟,原來我的知識儲備不夠多,所以談不上進行迭代升級。
逆熵增學長讀了300多本書,才有了構建知識體系的認知,我剛讀完了90本書,我要再接再厲,讀到300本書。
一、為什么要做知識管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1、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要接收海量的信息
日常信息過載,且碎片化信息嚴重,完全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所以需要進行管理。
2、再來看看劉潤老師的須鯨式學習+認知之樹。
什么是須鯨式學習?
我們借用鯨魚吃食物做比喻,它在吃食物的時候,大量的東西是沒有用的,就把它噴出來,但是它沒法挑,比如挑個魚,挑個蝦,就把他們全吃進來,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須鯨式學習。
讀書的重點在于大量攝入。
如果沒有那個網,那么你攝入的所有東西,都會噴出去,這個網,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知之樹。
3、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還可以便于記憶
二、什么是知識體系?
真正知識體系里的知識,應該是自己實踐后的真知,是經過“致用學習”驗證的有效知識。
知識體系應該是學習的最終產物之一,雖然呈現出的樣子是分門別類的資料庫,但有些資料庫,是高手隨手拈來、入木三分的人生閱歷。
總結一句話:
知識體系其實就像打麻將,需要你基于自己已有的東西,對新事物快速做出反應:輸入-處理-輸出。
三、如何構建個人知識體系?
(一)“逆熵增知識卡片法”
總結如下:
知識卡片=摘錄原話+用自己的話轉述+關聯個人經驗+列踐行清單
1、摘錄原文
摘錄對你有觸動的內容,可以是你喜歡的一種表達、刷新你認知的一個概念、對你有啟發的一個觀點、一個你想效仿的方法,或者一個讓你感覺到快樂的描述……
2、用自己的話轉述
當讀書的時候發現一個概念,想記下來時,先去理解這個概
念,不要為記而記,而是要用自己理解更新認知,再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
3、關聯個人經驗
把學習到的概念,引入自己的體驗、經驗、感悟,比如用這讓我想起…… 只有鏈接了自己各種經驗才能更加鞏固新的認知思想,因為人的思維只有和自己有關系才能記住的更清楚,
(二)“加減乘除等”的方法
能力是需要把一些動作反復練習得來的。練習的套路也很簡
單,就是當你每一次遇到和你專業相關的信息時,都試著用“加減乘除等”的方式,做一次加工。
(三)如何制作“知識卡片”?
知識卡片是在碎片化時代,把核心知識抽取出來,進行邏輯結構可視化編碼記憶,形成可保存、分享、傳播的記憶卡片的學習方法
(四)知識管理的 4 個步驟
1、大量輸入,收集信息
2、做好分類,搭建架構
3、應用內化,踐行知識
4、定期整理,升級迭代
總結關鍵性一點:
回到剽悍一只貓說的:用,才是最好的讀。
應用內化,踐行知識
應用,是建立知識體系這個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很多人之所以沒有知識體系,在于沒有應用。
應用的作用有兩方面:
一是輸出學到的東西,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深刻記憶;
二是透過實踐性輸入,建立反饋機制,從而形成切身體會,獲得自我經驗。
“學習金字塔”的理論提到,單純的閱讀,能夠記住的知識最多只有 30%左右。然而通過模擬實踐,主動應用,能夠記住的內容,卻能高達 90%左右。
所以,不僅要養成見到有用的信息你就去收集的習慣,還要養成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的習慣,把這些儲存的信息存入到我們個人知識體系里面。
當我們需要去使用的時候,才能最大程度的去調用這些東西,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我今后行動目標就是多讀書,讀夠量。然后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后前行的道路任重道遠,朋友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