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半個月內,我陷入了恐怖的焦慮中。雖然不是一個外向的人,但是在生活的小圈子內,還是那種挺熱情,挺溫柔的人,但是自身的焦慮卻讓我傷害了身邊的人。
昨天晚上舍友A跟我說:“最近,都沒什么話!”然后感覺到舍友的暗示之后馬上回應:“你明天還去練車么?”緊接著舍友B調侃說:“小高最近每次回來就只會跟我們說——明天去練車么?”舍友A問我:“是不是覺得跟我沒話說了?”我一時語塞,氣氛變得十分尷尬。
當一個人覺得你有問題時,可能是他的問題,但是當大家都覺得你有問題時,那就真的是你的問題,需要反思了。
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仔細想了想室友說的話,這一周里我確實變得有些冷漠,跟室友有些疏離,有時候甚至自覺避開與她們接觸交流的機會。
我變得像一只刺猬,對周邊的人和事物充滿了敵意,一件很小的事情都能被自己放得很大。比如,室友因為練車需要早起,最近總是覺得她起床的聲音比過去大了幾倍,所以總是早早地被吵醒,認為她影響了我的睡眠,心里充滿了怨氣。但是從未想過是否是因為自己的焦慮影響到了睡眠?
(1)速成絕無可能
焦慮的情緒會讓人覺得“我必須要做點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的狀態下的任何決定和行為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焦慮是導致時間浪費、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我的焦慮主要還是來自于對未來的恐慌,有人說焦慮大多來自于時間上的不足,事情到了最后期限還沒有完成,而我的焦慮恰恰來自于時間充足卻無事可做,內心兵荒馬亂,卻不知一件事情如何著手開始,真正開始的時候又容易否定自己,事情最艱難的階段應該就是開始了,在看不到結果的情況下,缺乏堅持下去的勇氣,因此最容易放棄。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那么渴望速成,每每看到諸如“一周內助你瘦身成功”、“10天教你成為寫作達人”……此類的廣告推銷都會有一種莫名的力量促使你點進去,然后還有想要剁手的沖動。但事實卻是:沒有積累,速成絕無可能!
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
(1)欲望無限
(2)想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3)自我滿意度下降
(2)接受現實
越是浮躁就越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越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就越是浮躁,從此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那不如就告訴自己:我有不足,我接受現實,我需要時間,我沒辦法一蹴而就。
接受現實才是最優策略,專注于一件事情,哪怕是一件讓你“看不上”的小事,并堅持下去。(仔細想想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以前什么事都做了一點,但是都沒有堅持下去)先從小事做起,小事更容易堅持,相對較容易獲得成就感。說結果不重要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沒有結果的反饋一切過程都會失去動力與堅持的意義。想好一件小事并堅持下來,從中取得收獲,對其他事情的堅持就不那么難了。
(3)與負面情緒為友
一旦陷入焦慮,心情就很容易煩躁,周遭的一切聲音都可能會被自己視為“噪音”,別人的歡聲笑語被當作聒噪,似乎看什么都不順眼,各種負面情緒接踵而至。
內心深處又對這些負面情緒十分抵觸,盡力地去壓制,努力去表現“我很好,很快樂”的表面狀態欺騙自己,然而現實卻是越想逃避越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不如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勇敢地面對,每個人都不可能每天都是快樂的,負面情緒就像大姨媽,每個月都會造訪,不需要去刻意地強調快樂,有負面情緒證明你是個正常人,關鍵是如何與她相處,讓她盡早離去。
本來只有在生理期才會長的痘痘,這次卻因為焦慮和逃避此起彼伏地持續了一月之久,還不自知地傷害了身邊的人。
自我保護是每個人的天性,所以我們總是害怕接受現實,選擇逃避,掉進自己的黑洞,長期下去重則抑郁。
負面情緒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對它一無所知,不敢與它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