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精讀第16章
2.19? ? ?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本章說的是治理百姓的良方,在崇尚“強權即公理”的人眼中,是無所謂“心悅而誠服”的。
論語精讀第17章
2.22? ?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本章講信對于人的重要性,為什么人失信就會寸步難行。
我們將深度探討“為政以德”究竟為什么勝過“為政以法”。
論語精讀第18章
3.4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本章探討什么是禮之本,禮就是我們通常以為的“表面功夫”嗎?
論語精讀第19章
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本章講的是孔子的《詩》教對于禮教的闡發。
論語精讀第20章
3.25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本章講樂教與得天下的方法,由此可見孔子理想的政權獲得路徑。
論語精讀第21章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本章講什么才是人之正確的好惡之情,人為什么會有困惑與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