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天的晨誦之星分別是李宇翰和王希夷,他們在大家爭著看小倉鼠的時候,知道利用時間,背誦古詩,認真早讀,值得我們學習。
? 這兩天我們都在與小動物們打交道,從《致老鼠》中,到《我和安迪》,再到《蚯蚓的日記》,我們與動物們近距離接觸,感受它們的可愛。
? ?《致老鼠》是一首有趣的童詩。小詩人用一顆童心,寫出了和一般人眼中不同的老鼠:在人們心中,老鼠是丑陋的,而在小詩人的心中,老鼠是機靈可愛的。雖然老鼠要做壞事,但還是喜歡它們。小詩人希望老鼠們能夠改正缺點,愛清潔,愛勞動,光明正大地做事。如果改正了缺點,老鼠還可以和貓做朋友。從中可以看出小作者對老鼠的喜愛之情,把老鼠當朋友,對老鼠的真誠相待。讓老鼠和貓交朋友,更是我們美好的愿望。這首童詩給了我們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 ?其實,從這篇小詩中,我們更應該學會正確對待自己的朋友。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要學習朋友的優點,幫助朋友改正缺點,做到共同進步!小詩人把老鼠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對有缺點的朋友沒有歧視。
? ?《我和安迪》是山東淄博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寫的她與一只泰迪狗的故事,這個故事很簡單,我們讀起來并不費勁。尤其是一些小貝殼,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們的識字量非常棒!在學習這篇文章時,貝貝媽咪帶著我們從問題出發去朗讀、理解這篇簡單的文章。安安是怎樣照顧安迪的?安迪走丟以后,可能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迫不及待地閱讀文章,展開我們的想象力,組織語言并流暢表達出自己的答案。每個小貝殼都很優秀,都有自己的想法。從表達中,貝貝媽咪看到了我們的進步,但我們不能驕傲,再接再厲!
? ? ?一看到《蚯蚓的日記》這個名字,我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它是一本繪本書,色彩鮮艷,圖案生動。它的封面上畫著一條戴著紅帽子的小蚯蚓,正用尾巴卷著鉛筆在蘑菇桌上寫字呢,屁股下墊著一個瓶蓋,它肯定是把這瓶蓋當成凳子了。
? ? ?這本書有趣又好玩。它講述了一條蚯蚓在校園和家庭的生活。小蚯蚓有一個大家庭,家庭成員有爺爺、爸爸、媽媽、姐姐和它。它們住在泥土里,鉆地道的時候也幫助了地球的呼吸。它像我們一樣要上學,也有功課。不過它學的科目是地道、泥土、美勞、歷史、堆肥、蠕動,課本是《堆肥》《土壤的演變》《鉆地史》《騎士爬行者》《我的排便日記》,真的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太有蚯蚓特色了。他每天回家也要完成作業,這一點跟我們倒是挺像的。
? ? ?書里還有一些特別好笑的情節。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它參加學校的舞會,只能扭來扭去真好玩,很搞笑;爺爺教過它們禮貌非常重要,于是它見了螞蟻總共說了六百次早安,在那里站了一整天,你說搞笑不。不過作為一條蚯蚓,有三個好處,1、永遠不必看牙醫。2、永遠不會因為拖著泥巴進屋里而被罵,3、永遠不必洗澡。蚯蚓都能寫日記,我也要像蚯蚓一樣把每天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
? ? ?這是一本極為有趣的圖畫書,它不僅在幽默詼諧的語調中,傳達有關不同生物和地球的相關知識,而且教會了我們如何記日記。這本書以日記書寫的方式,記錄和表達了小蚯蚓的觀察及思考,從小蚯蚓的觀點看世界,紀錄了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的生活點滴,還有對自我、未來的想法。原來寫動物觀察日記不一定非得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描述,還可以從小動物的角度出發,感受它們的內心。
? ?再仔細看這條“小蚯蚓”是會留心觀察生活的孩子,他用日記的方式記錄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也要做一個有心人:用心觀察生活、用心記錄點滴、用心積累知識……
? ? ?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我們就可以展示自己的本領了。聽了飛飛老師講了那么多次“小數學家”,我們已經積累的做題的方法和技巧。所以這次小貝殼們嘗試了自己講題!這次由郝科懿第一個挑戰,講解的是一個站方隊的問題。通過畫圖、句句分析,得出每一排的人數是7人,每一列的人數是7人,最后列算式7×7=49,一共49人。講解很清晰,為大家做了一個榜樣。
? ? ?然后,我們學習了乘法表。發現其中的規律,把乘法表填寫完整,最神奇的是王希夷竟然將這張乘法表跟之前學過的百數表進行了聯系。在學習時,將這些看似不聯系的內容聯系起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些知識。
? ? ?有了這些聯系,我們把乘法口訣進行了整理,我們真正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就是45句口訣。通過這張表,我們也知道了飛飛老師口中之前說的“大九九”口訣。“大九九”口訣一共有81句,我們背誦的“小九九”只有45句。
? ?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乘法口訣進行了分類整理。首先根據積的個位數是幾進行了分類,積的個位是“1”的乘法口訣有:一一得一(1×1=1);三七二十一(3×7=21);九九八十一(9×9=81)。積的個位是“2”的乘法口訣有:一二得二(1×2=2);二六十二(2×6=12);三四十二(3×4=12);四八三十二(4×8=32);六七四十二(6×7=42);八九七十二(8×9=72)。我們對積的個位是“3”、“4”……“9”、“0”的乘法口訣進行了一一整理,而且還是小組競賽的形式。最終第二小組以絕對的優勢贏得了勝利,獲得了小印章!
? ? ?你們知道為什么可以選擇這樣的分類標準嗎?因為我們的每一數位上可能出現的數字只能是0—9這十個數字。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分類標準。
? ? ?還有兩個分類標準:得到的積是相同的乘法口訣,例如:一四得四(1×4=4)和二二得四(2×2=4);積的個位和十位的數字相互對換的乘法口訣,例如:二六十二(2×6=12)和三七二十一(3×7=21)。
? ? ?對乘法口訣進行整理分類再記憶后,我們跟著飛飛老師玩了“搶占地盤”的游戲!利用自己手中的乘法轉盤,得到一個乘法算式說出口訣后,根據乘法算式在一張有很多表格的單子上搶占地盤!例如:轉到的算式如果是3×4=12,那么我們將在表格中涂上12個格子。但這12個格子必須是連續的3行4列或4行3列,還可以選擇2×6這樣的涂法,能夠讓別人看出自己涂的乘法算式是什么。當不能再在表格中涂格時,就表示對方取得勝利。
? ? ? 我們玩的可開心了,有些小組不一會兒就分出了勝負。瞧,閆安最后一個9×9=81沒法完成,輸給了靖翔;昱杉敗給了希夷……月瑄和雨森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把每次涂的格子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圈起來,大家能夠清楚看到他們的過程而且還能知道每一步的乘法算式。那么多經驗,我們可以回家好好跟爸媽玩了,我猜,他們肯定不能贏過我們,因為我們呢的乘法口訣很熟練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