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又被鄰居家打孩子的聲音吵醒。
這家人真是有活力,都用打孩子來代替晨操。
這家小孩也是欠,一邊被打一邊還嘴,哭得呼天搶地。家長像被打了雞血一樣,孩子哭得越兇,打得越狠。
我躺著床上回憶小時候挨打的經歷。總結下來,家長打你大致可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原因的,一種就是沒有原因。
仿佛孩子是我從菜市場買回來的一塊肉,該剁該切,我說了算。
為了八卦一下身邊人小時候挨打的趣聞,我做了一次田野調查——
通過朋友圈和自己的公眾號征集了一下留言:你小時候挨過打嗎?都出于什么原因?
不看不知道,一看就嚇尿,這簡直是一部有血有淚的中華兒女挨打實錄啊。
以下故事由受害者提供,筆者整理潤色。
如有雷同,挺同情你的。
劉菊:
打你需要理由?
小學五年級,有一回期末考試考了99,因為作文少寫了一個句號。回家后被我媽逼到墻角足足掐了半小時!
這對我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恥辱,也不知道母親這手勁是怎么鍛煉出來的,大力水手也沒她這臂力。
但在打我這方面,我爸才是主力選手,經常毫無緣由地揍我。揍完我還語重心長地說:“其實我真不想打你。但不知道為什么,看見你就來氣!
而且每次打你你都不服軟,我就必須給你打服了。打完之后吧我又心疼,過來哄你,結果你還不聽,氣得我還要再打你一遍!”
所以是我活該咯?
喵喵:
不打不學好,該揍就得揍。
我小時候不好好吃飯,吃一頓飯都能挨兩頓打。
別人吃飯的時候都雙手捧碗,我就喜歡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桌子底下,就這么扒在桌上吃。我爸老說我,你那只手過禮拜天啊?
印象特別深的一次,吃飯的時候我用筷子敲碗,我爸說:stop,要飯才這樣呢。
我不聽,越敲越起勁。我爸就急了,把飯碗一摔,一把掌差點沒把我呼墻上去。但被打之后我就長記性了,眼淚鼻涕混著飯菜乖乖吃飯。
劉濃:
叫你打小報告!
小時候我不愛上補習班,我媽偏要我去。有一次周六我想出去野,我媽硬要載我上補習班去。
我揪著門把手不放,我媽在門口拽我,兩個人就這拉扯著。
這時奶奶買菜回來,我立馬向奶奶求救。奶奶說了我媽幾句,說孩子不愛上就別上,我媽沒說話。
后來我覺得還是得上,于是跟著我媽出門了。我媽騎著自行車,載著我七拐八拐進了一條胡同,停在了胡同深處,對我說:下車。
我還很疑惑,不是上補習班嗎?
我跳下車,我媽把車支好,回頭就給我一頓胖揍。
“叫你告奶奶!叫你告奶奶!”
結果補習班也沒去,載我出來就是為了揍我一頓解氣!
漸漸我發現,奶奶嘴上說疼我,實際上是在火上澆油!
每次我媽打我,奶奶都過來說我媽幾句,我媽會暫時放下了她那罪惡的棍棒,我都以為我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誰知奶奶一走,我媽揮再度起棍棒,力度跟之前可就不一樣了。
奶奶,沒有你這樣坑孫子的!
圓圓:
打我可以,起碼告訴我為什么呀!
小時候住老家,一到冬天就下大雪,湖面都結冰了。這時我就會瘋一樣往外跑,因為可以踩雪,還特喜歡在結冰的湖面上蹦迪。
對此我媽是不讓的,她常嚇唬我,好些個調皮孩子在湖面上玩耍,最后都掉湖里淹死了。
我年紀輕不怕死,趁我媽不在家偷偷溜出去踩冰湖。
蹦著蹦著,發現我媽竟然站在岸邊,臉色鐵青。我心感不妙,主動上前諂媚:“媽媽!”
我媽冷冷地說了一句:“回家。”
回家后我媽換了衣裳,梳了頭發,找了根藤條,裝備都弄好后,噼啪噼啪對我一頓打,一邊打一邊說:“說,你今天犯什么事了!”
我說,我不該去踩冰湖。我媽說,不是這個,還有呢?
“我昨天考試作弊了。”
“還敢考試作弊!”啪啪啪。還有呢?
“上課和同桌說話。”
“還敢上課說話!”啪啪啪。
打到最后我都頹了,心想我求你了,告訴我到底犯啥事了,你為什么打我!
結果我媽哭著鼻子說,你一個人跑出去被人販子抓走怎么辦。
我心想,就你這逼供的手法,還不如讓人販子把我抓走了呢……
羊羊羊:
爸,你贏了。
我爸打我有一個特點:就是從來不預告。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我爸睡午覺,我在床邊纏著他說小朋友找我玩,要兩塊錢買零食。
可能是因為有起床氣,我爸二話沒說翻身打了我一巴掌,然后翻過身去繼續呼呼大睡。如果那個年代有“一臉懵逼”這個詞,肯定就是形容我當時的表情。
都說打人不打臉,這種打法的羞辱感是很強的,導致我都有了陰影。
后來我鼓起勇氣問他為什么打我,我爸聽完事情的始末,也是一臉失憶狀,為了給自找個理由,竟然說:“怎么可以自己一個人吃零食呢,應該跟小朋友一起分享,自私就該挨打!”
我竟無言以對。
飛飛:
我命里缺揍。
為了名正言順地打我,我爸媽可是費了不少心機。一次打完我,我媽拉我坐在床邊,握著我的手說:“我找大師給你看過,說你命里缺揍,得時不時揍一頓才行。”
媽,我雖然智商低點,但我不傻好嗎?
還有我爸,經常對我擺出一副臭臉,一言不合就踹我一腳。我在心里質問自己到底犯了什么事,為什么你要如此狠毒對我?why?
多年后我問我爸,是不是不喜歡女孩,喜歡兒子。
我爸說也不知道為什么,小時候看你特不順眼,就是想打你,想打你,打你……
心態崩了。
貓先森:
打你就當鍛煉身體。
我媽打我有多狠?這樣說吧,連爺爺奶奶姑姑舅舅都來救我,一救我,我媽連他們也打。
打的招式有踢踹擰拉推扯,根本不稀罕用工具。
小時候她逼我練琴,啃譜子,一彈錯就敲我腦袋,敲得我腦袋嗡嗡的。但即使這樣,我也沒有成為下一個朗朗。
后來我改練拳擊,因為從小被打習慣了,以至于練拳時直接跳過了抗擊打訓練部分,現在成為了一名業余拳擊愛好者。
現在我二十好幾,一跟我媽吵架她還想揍我。一次她推了我一把,愣是沒推動,反而她自己往后踉蹌了幾步。
才發現,她再也打不動了我。
為什么鼻子有點酸了呢。
小月月:
你以為只有爸媽打你?
上小學的時候爸媽會跟老師說,要是他不聽話,你就打他。
老師還真聽話,作業寫錯一個字都得擰耳朵。一次我正在奮筆疾書抄作業,眼看老師進來了,于是趕緊胡亂收尾。
結果放學被老師留了下來,她攤開作業本在我眼前晃來晃去,說:“你看你,抄個作業還錯字百出。” 說完啪一下把作業本甩我臉上。
本子掉在地上,我撿起來,赫然發現封面上寫的并不是我的名字。
老師和我都尷尬了。
后來上了高中,長得比老師們都高大。一次班里調來一位青春靚麗女教師,我特喜歡惹她。
一次她被我惹急了,讓我站起來,我瞬間高她半個身子。
女老師更生氣了,用小粉拳一邊錘我胸口一邊說:“叫你氣老師叫你氣老師!”
我不但不難堪,還有點享受。
最后
中國自古有云,下雨天打孩子,不打白不打。
父母那一輩的人不像我們那樣對溝通有耐心,往往采取最直截了當的處理方式。而他們從小也在棍棒下長大,自然不覺得有問題。
而且中國家長特別不喜歡孩子頂嘴,我說你你就好好聽著,照做就對。
但其實孩子時在試圖向你解釋,只不過說話方式相對比較直接,不夠委婉,但他描述的往往是事實。但家長就是不聽,還覺得你是在挑戰我的權威。
我問自己,如果將來我有孩子,孩子把我惹急了我會不會打他。
我想我還是會打,只不過下手會有分寸,打完之后再耐心解釋為什么打你,分析你的錯誤,再擺出一副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的嘴臉。
也希望中國家長不要盲目打孩子了,孩子被你這么一弄,童年時期都六根清凈了。
有話好好說,不聽了再打,下手有輕重,打得有理有據,才能促進中華兒女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