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熱血尖兵》觀后感
用一周的時間追完了《熱血尖兵》,今晚看大結局的時候,有些不舍。
和其他軍旅題材的電視劇沒有太大的差別,套路都是一樣的,幾個問題青年陰差陽錯來了部隊之后逆襲成為最優秀的戰士。
《熱血尖兵》也不例外,司馬戰歌、張小武、陸飛,三個性格迥異家庭不同的新兵,在經歷幾年軍旅生涯的淬煉之后,成為了一塊塊好鋼,而成為好鋼,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他們的第一次成長,是麻人杰班長教給他們的信任,無條件的信任戰友。麻人杰班長像所有的新兵班長一樣,在他們剛剛進軍營的時候,手把手的教他們成為一位合格的軍人,而信任,是麻班長教的最重要的東西。也是因為這個,麻班長失去了一條胳膊,換來的,是三班新兵的成長。很多人都會說不值,在我看來,沒有值與不值,就好像《火線出擊》里孫桐班長說的一樣,每個班長都要救幾個發懵的新兵蛋子,麻班長,只是做了他作為一個班長應該做的。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軍人的擔當。
這部劇唯一讓我眼前一亮的人物就是猛虎團的一排長郭振起,剛出場的時候,他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和其他排長比賽吃饅頭,為了爭第一,竟然吃的走不動路,愛玩愛鬧愛爭第一,給他手下的兵獎勵居然是親自給他洗腳,這樣可愛的排長,試問哪個兵不喜歡?他狂,但是他有狂的資本,一直以為只有排雷才是他的強項,看到后來才知道他還是個磁暴專家,他是軍區少將參謀長的兒子,可是他服役部隊的領導都不知道,他一直處處爭第一就是為了給他的父親證明,他的兒子不差。他像個孩子,處處爭第一,可是,也正是因為他這不服輸的性格教會了這群新兵只要第一,不要第二。
印象很深的是第一集的時候,新兵們剛剛到了部隊,院子里正在放的音樂是《當那一天來臨》,聽過這首歌的人應該知道這首歌的內容,而后參謀長的訓話也是圍繞這首歌進行的,參謀長說,雖然,中國三十多年沒有打過仗了,可并不代表以后不會打仗。中國軍人應該時刻準備著,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司馬戰歌也曾疑惑過,為國而死死在戰場上,那是光榮的,那是軍人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死在訓練場上演習場上呢?有那個必要嗎?甚至因此他退出了特戰旅的選拔,可是,在陸飛和張小武后來的影響下他明白了,軍人,死在訓練場上,同樣是至高無上。
去年某地演習時,因為一場事故,我朋友永遠失去了他的老排長,他的老排長曾服役于大名鼎鼎的鋼七連,他的老排長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人,可是,就因為一場演習,永遠的告別了這個世界,其實每年演習的傷亡名單我們是看不到的,我只是在新聞報道里看到了一些皮毛而已。我也曾疑惑,值么?但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軍人,就應該時刻準備著。
就像陸飛。我一直都覺得和平年代的軍人是有缺憾的,陸飛,用生命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行動,當然,如果他能回來,就更完美了,可是,他回不來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像陸飛一樣的軍人,永遠的回不來了,他們選擇了最難走的一條路,這條路上有多少坎坷,他們都要自己承受,軍人最好的歸宿就是戰死沙場,陸飛,是個好兵。
很多人都會問,和平了這么久,天天喊著準備打仗,戰爭在哪呢?我來告訴你,戰爭在哪里!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每年各個保密單位都能逮出幾個間諜或者刺探我軍情報的情報人員,或許每一分鐘,都有人試圖從我國邊境偷偷入境從事分裂我國的活動,每一秒,每一個地方,都有可能成為戰場,我們要有危機意識,我們要時刻準備著!
渠藝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