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愛情的模樣
昨晚做了一個夢,那是一個我不敢面對的人,夢中我和他通了電話,我清晰的喊了他的名字,他也溫和地和我說話,我甚至還能記得夢中說的話。我不曾夢到過他,所以覺得這個夢很詭異。這個夢境暗示我什么呢?那么多年不敢觸及的傷口,怎么就突然那么清晰出現在夢中。我想了想,也許是放下了,因為放下了才敢面對,即使那仍舊是在夢中。被我壓抑的記憶涌現出來,我也沒必要去慌張,接受就好,接受這個夢境,就像一陣風,吹過了就走了。
這一段時間都沒有堅持pages,也沒有保持自我覺察,2個多月的時間我都陷在低潮中。看了幾部墨寶非寶的小說,作者最喜歡的三個職業:軍人、醫生、記者,所以她筆下這三類職業的愛情很讓人心動。愛情有許多模樣,小說里的愛情能讓你看到萬花筒版的愛情。然而,小說就是小說,電影就是電影,終究和現實生活是不一樣,現實中的愛情有時候比這簡單,有時卻比這要復雜很多。而我,喜歡什么樣的愛情呢?我羨慕那些青梅竹馬的愛情,一起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能看到彼此的影子。學生時代的愛情很純粹,沒有現實的壓力,當這樣的一份愛情經歷了現實生活的磨合后能仍然走在一起的,我覺得那是一份很深的愛,當然,這并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階段的起點。曾經的自己,也為了心中那個陽光的笑容而努力過,就像泰劇《初戀這件小事》中的小水,一點點努力讓自己越來越好,雖然后來大家各奔前程,但我依舊喜歡那個曾經為愛努力的自己,雖然起點是他,但過程卻全部是自我的蛻變。這十幾年來,我曾傷害過別人,也被別人傷害過,耿耿于懷好多年。如今,看著大家結婚生子,看著他慢慢發福,看著大家在各自的生活中忙忙碌碌,有漸行漸遠,有日益親密。這個時候就特別想回頭看看年少的那個自己,覺得她真的要離我遠去,想緊緊握著她的手,不想讓她離開。我不愿意放手,以為這樣就可以牢牢抓住那段時光。可今天一覺醒來,我發現我緊握的雙手松開了,突然就釋然了。我看著她歡樂地向我擺手,然后一頭不回的往時間的長河奔去。我想這就是放手的感覺,沒有想象中的揪心,反而是一種輕松,順流而下,就像溪水流淌的感覺。
二.你眼中的倒影,是我——轉念作業
分享一個自己的最新的轉念體驗,其實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昨晚照例和爸爸視頻,聊到周末大家一起吃火鍋。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說著說著就針鋒相對了起來。爸爸說,家里的火鍋(南方火鍋)很簡單,一道肉,幾樣菜,邊吃邊喝湯。而我所提到的北京的涮火鍋,則是配菜種類比較多。同樣是6個人吃飯,爸爸和姑姑一共也就5種配菜,而我們卻準備了十種。爸爸看不慣,很不滿意地說我弄得太麻煩。我試圖和他解釋每個地方關于吃的文化是不一樣的,要入鄉隨俗,寬容地看待各種現象。你不能要求所有人的習慣和你一樣,要這樣吃要那樣吃。眼看著說著說著又要濃煙四起,我及時剎住車。因為我發現,我這樣說并試圖讓他接受這個理念時,我發現我也應該寬容地看待爸爸看不慣的這一個現象,我不能只要求他寬容,而自己卻不寬容。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我腦門的火一下子全熄滅了。在爸爸的認知力,他覺得事情就應該是這樣,他確實沒走出小縣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大。在他的世界里,這個就是準則,在不超過他認知范圍內的事,他也試圖做到他認為的最好的方式。但一旦超出他認知范圍的,他本能的反應就是排斥和拒絕。我又為何非要固執的讓他和我的想法一樣呢,就像他希望我能和他的想法一樣。改變別人都很困難,我們只能要求自己改變。
這其實是一件芝麻大的事情,但我卻從中感受到一點,也是德芬老師常說的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當你用手指指著別人批評時,只有一根手指是指向別人,另外三根是對著自己的。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心投射的結果。當你看不慣一個人、一個現象時,問問自己:“我什么地方也象這樣,我什么時候也做過同樣的事”,然后改變自己,你的體驗也隨之改變。
關于轉念這一塊,可以看看《一念之轉》或者海藍博士的《不完美,才美2——情緒決定命運》,你會發現,有些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你也許會打開另外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五星推薦這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