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圓明園的毀滅》,我感到非常憤怒,惋惜。
第一段寫了作者的感受,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寫了圓明園的輝煌,第五段寫了圓明園的毀滅。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禪位后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他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統一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乾隆帝在位期間,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于乾隆年間。
乾隆皇帝一手建造了圓明園,但是他后來又開始驕傲了,關上了通往各國學習的大門。清政府就慢慢腐敗了。
但是有一天,大門打開了,是被侵略者木棒撞開的。
曾經的圓明園是多么的輝煌!但是就是一場大火毀掉了這一園林的藝術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后,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建造圓明園需要150年,而它卻毀于三天三夜的大火之中。
唉!就是一把火燒毀了我們國家最珍貴的博物館、藝術館。
如果當時我們中華人民擰成一股勁兒,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富強。國家富強了就一定可以打敗英法聯軍,八國聯軍。如果當時我們中國十分強大,侵略者他們就不敢搶劫我們的文物,不敢侵略我們的國家。
現在中國的發展這么好。因為我們很團結。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相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