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恩崔西早些年受雇于一個有錢人,他白手起家,后來獲得了在房地產市場超過5億美元的資產。他說,當你想買一件東西時,你就想象一下,你將會擁有其20年的所有權。他說,如果你把它看做一件你要擁有20年的東西,你就會對當前投資的利弊更為審慎。
天知道這段話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要知道,我以往買東西,從來不考慮能用多長時間,完全沒有使用期限這個概念,如果你非要我給個期限,那我給的時間最多兩個月吧。所以,你應該能猜出來,我買東西完全看心情,對于買衣服買鞋子當然也不買貴的,最喜歡的就是打折貨,買一送一,買一送二,我看到這些真是如餓虎撲狼,生怕自己少買了兩件。于是乎,衣柜衣服很多很多,雜而亂,每天最愁的事情就是穿什么衣服,因為太多了不好抉擇。后果也是,花了大把的錢買了廉價不耐穿的衣服,大把的衣服結局最終是被我送進了垃圾桶。大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了選擇穿什么衣服上。
哈弗大學社會學家愛德華-班費爾德曾致力于研究揭示美國經濟成功的原因和社會階層的影響因素。他想知道是什么行為最有可能讓一代人比上一代人獲得更多的財富。作為研究的一部分,他分析了例如教育、智力、家庭背景、種族、職業和個人特質等因素。最終發現這些都不能準確的預示他所要研究的結果。
經過長時間努力和研究,班費爾德得出結論,只有一個因素可以準確的預示人的社會、經濟的流動性,他稱之為“時間觀”。并將其定義為:在你平常做決定和為生活做規劃時,會考慮到多久以后的事情。
班費爾德發現,成功的人一般都具有較長遠的的時間觀。他們常常以5年、10年甚至20年的跨度來規劃自己的人生,他們對此時決定的思考取決于這個決定對長遠未來的影響,那時的結果取決于現在的行為。
英國的上流社會有這樣一個傳統,一旦子女出生,他們就會在牛津和劍橋大學報名,即使18或者20年之后,他們的小孩并沒有進入這些大學,上流人士的父母們也會為子女填寫申請表格,走完登記流程,就好像他們的子女下學期要入學一樣。在美國,孩子出生那一刻,父母就會為小孩開通一筆大學儲蓄賬戶,定期在里面存錢,以確保當孩子長大后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這些都是長遠時間觀的范例。
反之亦然,你會發現身處金字塔底端的人們,眼里只有絕望的酒精和毒品,時間的邊界在他們眼里不會超過一小時,只夠用來喝一瓶酒或者解一次毒癮。時間概念亦不過幾分鐘,他們根本不會考慮此刻以外的事物。而當你不斷的在社會經濟的階梯往上爬的時候,你的時間觀將不斷的加長,直到你成為最受人尊敬的人。
當你開始為自己的生活做長遠打算時,你已經開始向金字塔的上層邁進了。
那些能夠節省10%的收入為經濟獨立做準備的人才能真正確保自己和下一代的高質量生活。同時,眼光越是長遠,也就越能為了未來的成就而做出短暫的犧牲。你今天對時間深刻的認識會在將來為你贏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和更富足的生活。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當我為自己的生活設定目標和做出重大決策時,我所考慮的未來有多遠?”你的答案就會是你的未來。
讀一本書,聽一個教育廣播節目或者聽一門有價值的課,這些都是對未來有較大影響的事,反過來,你看一本書,看體育新聞或者喝咖啡,對你未來的影響會有多大?你有選擇時間觀的自由。
目光要放長遠,做事更得從近處著眼。
《財富》雜志一篇文章中,美國最成功的高管們就他們對于時間的態度和實踐接受了訪談。高管們的平均年薪為138萬元,且都是從初學者干起。采訪中顯示,這些高薪的頂尖管理者都把他們的時間當做一種寶貴的資源,他們對待時間十分的吝嗇,從不會輕率的使用、放走時間。普通的職員和初級管理者會用天和周來計算時間,他們則以分鐘或小時的零頭來制定自己的計劃。
正如普通人想的是一整天、上午或下午的安排,而那些取得成功的人考慮的則是十分鐘的計劃。
時間是你最珍貴的資源。它可以為你贏來你所想要的一切。記錄你對時間的利用率,你越多的反思自己的每分鐘每小時是怎么花出去的,你對時間的把握就越是仔細,精準。因為大多數人并不注意時間的用法,他們甚至意識不到自己浪費了多少時間。你完全可以每隔15分鐘記錄一下自己的時間,掌握以下自己的使用情況,試試。
對于我來說,長遠的時間觀,先從買東西做起。
愿你也能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