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大家好,我是張麗。我學習本心快一年啦,與本心的故事很長。從頭到尾說的話,時間上不太允許。那么今天我就分享下我近期學習本心的一些感悟吧。為什么我會堅定的學習本心,或者說本心吸引我的點是什么?我想有兩個重要的點:一:本心的修煉是事中修,把你自己每天遇到的事拿來做練習,實打實的通過練習剖析自己,了解自己,從而突破自己的不好習性框架。這個過程是痛苦,但是值得的。二:本心的教學是陪伴式的,老師的引導解惑,對我來說也是非常受益的。
1:有一句話很流行,相信小伙伴們都知道。那就是我們懂得的道理很多,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為什么呢?我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理解分析下這話。因為知道到做到,這里?有一段很長的路,有一道鴻溝需要跨越。為什么懂但做不到,是因為不痛和僥幸心理。就像為什么是先發明了麻醉藥,后面才開始講究開刀要注意術前消毒的道理一樣。因為開刀不打麻醉,很痛,是當下就看得見的。而開刀醫生的消毒工作,對預防細菌、病毒等感染是很重要的,但只因做手術那時不做這些消毒工作,病人也不會怎樣,直到后面大量的手術病人因后期感染而至死亡,才引起了注意,所以才有術前消毒的相關工作。而我們平常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就像我之前在醫院里遇到的一個大叔,他得了糖尿病。他都拿自己自嘲,年輕時管不住嘴,拼命的吃,一口氣要吃一個大西瓜,現在好了嘛,啥都沒得吃。他現在為什么不敢大口吃喝,那是直接危害到他的生命,但以前為什么會那么管不住嘴呢?因為吃不會立馬導致的不好結果發生,它是循序漸進的。我們存在僥幸心理,總覺得自己不會是那個倒霉的人。我們都知道熬夜很傷身體,但依然很多人熬夜。就是因為熬夜不會立馬導致身體出現嚴重后果,需要積累到一定的量才會爆發。而我們常常死就死在,這些被我們忽略的行為,習性、框架,一步一步的把自己逼上絕路。
所以懂得道理很多,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我覺得是不痛,存在僥幸心理,或者說你要做的這事根本不是你想要的。
2:那么我們如何才能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解決實際的問題呢?這是我想要的東西。而本心學習是實修,需要每天去做情緒關照、如實描述、思維訓練等練習,沒有捷徑。本心提倡在事中修,先從自己的雞毛蒜皮的事開始修起。古人說修身,齊家、平天下。所以第一步,我們要把自己先整明白,處理好自己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有一天我在偷看老公的手機微信,看得正起勁時,被老公突然大聲的叫停。自然我內心會升起情緒,我會生氣,心里不舒服,會覺得老公小氣,看會他手機有什么大不了的。學本心之前,我常常會跟他吵,會西斯底里,老公會覺得我無理取鬧。但我現在會止住,去做情緒關照,去感受生氣難受的質地,去陪伴自己的身體,當你不用思維來思考,而是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很奇妙,很快情緒會恢復平靜。這個必須要自己去做練習才能感受得到。
做情緒關照的目的是止住我的不好情緒再生發別的情緒,進而自己被情緒勒索,做出沖動的舉動。當情緒止住恢復平靜,我要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我為什么喜歡偷看老公的手機?我老公問我,我美名其曰,想多了解他一點,融入他的生活,是因為在乎他,愛他才看的。我近來也在深思,我為什么老是想要去看,明明老公已經表示過他不喜歡我看他手機。其實看了,我也不會有什么收獲,最多就了解一些他工作近況。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我這是沒有安全感,對他有依賴感,還有一種恐懼,我老是害怕他有一天不愛我,會離開我。當我想到這些,我明白了我之前的種種行為,比如:(1)起初我出差不在家時,我要求他必須和我視頻回電話,不然我是睡不著的。(2)我常常會去討好他,我的生活重心以他為主,他的一切都牽動著我。會因為他的一句話哭,也會因為他的一句話笑。當我覺察到這些,我需要改變。接下來,我和老公如實描述,我偷看他手機這件事,我知道不好但忍不住。我沒有安全感,總是想多知道他的一些情況。情緒關照、如實描述之后,我知道了我下一步怎么做。我和老公更多的溝通鏈接,去感受愛。繼續深挖,找到源頭。
3:為什么我會沒安全感,缺愛。這就來到了原生家庭,小時候我媽對我管教特別嚴,上學時不讓我看電視,一切都是學習。所以從小,我就怕我媽,即使有時侯我很委屈,但還是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不敢表達,小心翼翼的做乖乖女。這樣的環境造就了我膽小怕事,逃避、求安全感。
既然我知道這些,接下來就是行動,去和父母鏈接,愛是可以治愈一切的。以前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太夸張,但實踐后,你會覺得愛是神奇的,越給予越多。
二:本心的學習是陪伴式教學,這一點讓我堅持了下來。一開始的情緒關照,還有靜坐,靠自己一個人是很難堅持的。有老師與小伙伴們的陪伴,有學習的氛圍,堅持就變得沒那么難。當老師點評你的作業,透徹的剖析現象,看到本質,你會覺得被醍醐灌頂,會興奮。而這又正向的促進你繼續學習。在此感恩艾欣和盧佳兩位老師的辛苦付出。她們的這一期的電影解析,都很精彩深刻,我這里簡單的說下對我?有促動的三個點:跳懸崖、活在當下、愛。
1:土撥鼠之日中男主一開始各種技能技巧的應用,卻始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就跟我自己很焦慮的學習了很多看起來很有用的知識(比如演講、英語、理財等)還有一堆道理,但仍然沒有實質性的進步。真的是看起來很努力,但用不出來,就像武俠劇中的招式學了一堆,但沒學心法。當我漫無目的的學習,真的是很累。知識的海洋是無窮無盡的,我們要學自己需要的知識。而電影中男主都絕望了,各種跳懸崖。當他放下技巧,沒有期待,用心的與周邊的人鏈接,用心生活,做自己時,一切都慢慢的好轉。
2:從電影《和平戰士》中,每時每刻都不平凡。我們要活在當下,沒有未來。未來是當下的延續,沒有當下就沒有未來。無需恐懼未來,只要過程對了,結果也不會差。當下過不好,也沒有未來。
活在當下,說說容易做起來很難。不信的話,你靜下來看看自己的思緒在哪?反正之前,我的思緒要么在過去,要么在未來。對已發生的事放不下,而對未來之事又充滿恐懼,基本上沒有活在當下。我們要提醒自己,要活在此時此刻,而此刻我在分享,我應該所有注意力在我分享的當下,享受這個過程,而不用去擔心我講得好與不好,有沒有喜歡,這些未來的結果。
3:《尋夢環游記》講了家人間的愛,相互扶持。然而促動我的是盧佳老師解析時說的“你不了解你的父母經歷了什么,就去下定義。”這一句話。當時,我是一驚的,我確實抱怨指責過我媽媽的種種不是,比如讀書時只知道讓我讀書,不培養我的興趣愛好;老是給我穿舊衣服,以至于我的衣品不好;我牙齒長得不平整,卻不幫我矯正等等。即使她跟我解釋當時種種現實情況,我還是覺得她是在為自己辯解。我把自己的不好一面,全怪原生家庭,而自己好的一面貌似是自己的,跟原生家庭無關。就像蘇明玉,她恨她的母親對她差別待遇,重男輕女;但沒想過她身上那股子拼勁闖勁也是遺傳了她母親的。
貌似就從那刻開始,我的心又有了些變化,這一次我變得自發的想去做一些事。愛是無條件的,沒有任何期待,發自內心給予的。
每一個人都?有本心,一出生時就有。那么本心是什么?我個人覺得是活在當下,如實表達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后行動,激活自己,點亮生命。比如嬰兒餓了他就哭,舒服了他就笑,時刻活在當下,如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做自己。慢慢長大,隨著環境、文化、社會的影響,很多人把本心丟啦,習慣性地帶上面具,變得在意別人的看法,評價,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自己。其實,我們只需做真實的自己,回歸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是誰,要什么,然后行動,過好自己的一生就好。
本心的修行的終極目標是激活自己,激活愛。那么本心的修行,在于每一天的練習,每一次的覺察面對行動,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慢即是快。讓我們一起回歸本心,激活自己,綻放生命,遇見更好的自己!加油!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感謝小伙伴們的聆聽。謝謝大家。若你喜歡此文,請給我點個贊+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