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書 | 第08篇
這本書為什么值得讀
有句古話說『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千百年以來社會主流的成功路徑都不外乎吭哧吭哧地勤學苦練,積小勝為大勝,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
直至我們來到二十一世紀,互聯(lián)網的出現(xiàn)顛覆了傳統(tǒng)社會和經濟的發(fā)展模式,也給個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脫穎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只要敢于夢想,勇于嘗試,理解和掌握在互聯(lián)網社會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方法和規(guī)律,你就能超越傳統(tǒng)的成功路徑,更快地抵達夢想彼岸。
《出奇制勝:在快速變化的世界如何加速成功》(Smartcut:How Hackers, Innovators, and Icons Accelerate Success)就是這么一本助力我們在互聯(lián)網世界中加速成功的利器。
這本書是美國新銳思想家、成功創(chuàng)業(yè)者沙恩.斯諾的最新力作。沙恩.斯諾被稱為繼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之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媒體科技公司Contently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曾被《福布斯》評為『30位30歲以下的創(chuàng)新者』之一。
斯諾在本書中粉碎了有關成功的固有觀念,提出了顛覆傳統(tǒng)上升路徑的『智徑』,即他提出的Smartcut,以區(qū)別于Shortcut(捷徑)。斯諾認為,賺取快錢的『捷徑』難以持續(xù),且難免走上歧路;而通過智慧工作快速獲取成功的『智徑』則是可持續(xù)、對社會有益的,將帶領個人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獲得更輝煌的成績。
斯諾根據對歷史上超級成功人士的研究總結出了三大類9條『智徑』,在所有的智徑背后,斯諾都強調了一種思維的重要性:橫向思維,即面對困難時,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特別是要敢于質疑問題成立的假設條件,這樣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這本書給所有正在向著夢想全力奔跑的小伙伴們一個加速器:努力很重要,但懂得游戲的新規(guī)則,知道如何加速更重要。
全書結構
全書三大部分9個章節(jié),分別闡述了9條『智徑』。
第一部分 ? 縮短行程
第1章 ?換梯術:橫向交易
第2章 ?師父領進門:紐帶關系
第3章 ?快速反饋:探索『底線』
第二部分 ?善于借力
第4章 ?利用平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5章 ?抓住浪潮:順勢而行
第6章 ?超級聯(lián)系人:廣結人脈
第三部分 ?一飛沖天
第7章 ?創(chuàng)造動能:趁熱造勢
第8章 ?大道至簡:從優(yōu)秀到卓越
第9章 ?10倍思維:埃隆.馬斯克
濃縮精華
智徑一:換梯術
美國總統(tǒng)的平均就職年齡為55歲,遠低于參議員開始其國會任期的平均年齡----62歲。難道不是應該做好了參議員再做總統(tǒng)的嗎?
美國總統(tǒng)們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
本書成稿時,美國的43位總統(tǒng)中只有3位是一級不落地經歷了四級聯(lián)邦公職選舉的,而超過一半的美國總統(tǒng)根本就沒當過國會議員。特別是歷史上評價最高的10位美國總統(tǒng),沒有一位是『科班出身』,他們在成為總統(tǒng)之前是警長、法官、作家、律師、演員、校長……候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不也是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嗎?
美國總統(tǒng)的職業(yè)發(fā)展軌跡看似超越常規(guī),但也有跡可循:他們都是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再通過『換梯』策略加速成功。
其實不止美國總統(tǒng),歷史上快速崛起的公司,所謂『一夜成名』的精英、『一炮打響』的產品,很多都是以『換梯』策略將那些老老實實的『爬梯』對手甩在了后面。
你可能知道這個真實的事件:2005年,一個加拿大人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起了一個名為『更大或更好』的游戲,用一枚紅色曲別針開頭,每次向網友換取一個大一點或者好一點的物品,12個月后,他竟然換得了一所房子!這是換梯術最直接最矚目的成功案例,能給我們的成長和發(fā)展極大的啟發(fā):我們有沒有什么可以『換梯』的資本?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換梯資本成功向更高更好的梯子躍進?
智徑二:名師出高徒
賈斯汀.比伯為什么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國際巨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有兩位音樂界導師的幫助,且這兩位導師都不是泛泛之輩:一位是說唱巨星亞瑟.雷蒙德,另一位是新星經理人庫特.布勞恩。他們高居金字塔頂端,出手提攜,讓比伯的天賦得以被大眾認可。如果沒有他們二位的教導,比伯可能還在加拿大老家彈吉他。
歷史上許多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奧秘都在于導師的教誨。蘇格拉底輔導年輕的柏拉圖,柏拉圖又輔導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輔導一個叫亞歷山大的男孩,而這個男孩就是亞歷山大大帝。即使是喬布斯這樣富有遠見和獨斷專行的神人,也要仰仗導師的幫助----他的導師是前橄欖球教練、財捷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比爾.坎貝爾。
眾多的案例表明,更快獲取成功的那些人往往都得到了成功的『過來人』的指點和幫助。心理學家對『導師制』25年來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和總結更表明:在事業(yè)成就上,非正式輔導比正式輔導效果更大,也更顯著。
非正式輔導是指自然形成的師徒關系,區(qū)別于在很多組織中指派的一對一正式的輔導關系。非正式輔導關系中,師父和徒弟自愿走到一起并建立起穩(wěn)固深入的人際關系,師徒雙方都敞開心扉,建立互信,師父不僅在職業(yè)發(fā)展上,也在人生旅程上給予徒弟意見和指導。這樣的關系一方面使得師父可以毫無保留地傾囊以授,另一方面也使徒弟在忠言逆耳時可以真正聽得進去。
不過現(xiàn)實中這樣的師徒關系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獲得,但互聯(lián)網時代給予了我們尋找『另類』師徒關系的極大便利:我們可以在網上搜集所在領域的世界級大師的各類信息,并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刻意的學習和用心的模仿。這將幫助我們在暫未找到合適導師時迅速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智徑三:獲取快速反饋,及時調整策略
位于芝加哥的『第二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幽默學院,曾被美國國家廣播電臺稱為『哈哈哈佛』,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秘訣之一,是在每晚正式演出結束之后,讓學生們上臺進行即興表演,并從留下繼續(xù)觀看的觀眾那里及時獲取反饋,改進表演。另一個秘訣是,第二城市積極教導學生應對反饋的正確態(tài)度:反饋對事不對人,當獲得消極反饋時要把頭腦中『我失敗了』的那部分意識掐掉,轉而花更多時間來消化反饋中可以提高改善自己技能的東西。
研究表明,很多領域的大師其實更加推崇消極反饋而不是積極反饋。因為批評通常比贊美更具操作性,能夠刺激人們進行最大限度的改進。每當獲得消極反饋,我們應克服對自我的否定與懷疑,在消極反饋中尋找具備操作性的改善建議,并及時進行改善。
硅谷創(chuàng)業(yè)者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快快碰壁,多嘗敗績。說就是要快速獲取反饋,及時調整策略。
智徑四:利用平臺
在鋪好的路面上開車可以開得更快,同理,在正確的平臺上打拼可以讓努力事半功倍。
平臺的形式可以是抽象的環(huán)境、組織,也可以是具體的工具、技術。無論哪種形式,平臺都發(fā)揮了功效倍增的作用,讓使用平臺的人能夠更快速地前進。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現(xiàn)成的東西可以為你所用,有的人按部就班,從事艱苦的、基礎性的工作;而有的人則利用前人打下的基礎,在更高更好的平臺上盡情發(fā)揮。
智徑五:抓住浪潮
我們經常說,所謂運氣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正確的地方,但是有的人、有的公司卻善于讓自己在正確的時間出現(xiàn)在正確的地方。他們尋找機會,而不是等待機會。
捕捉潮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辛勤工作干到油盡燈枯,例如,有的沖浪運動員在水中拼命劃水去追趕浪潮;另一種則是識別浪潮的特征,提前發(fā)現(xiàn)浪潮并順勢漂移到最佳的弄潮點。20世紀90年代的傳奇沖浪運動員兼教練帕特.奧康奈爾說:有些人干得如魚得水,其實就憑一條,他們知道如何讀懂大海,而且比別人做得更好。這就是懂不懂海的問題,要善于把握時機。
而對于如何識別浪潮特征,埃里克.戴恩博士對組織行為和人類決策的研究表明:雖然累計數(shù)小時的訓練可以幫助我們的潛意識發(fā)現(xiàn)特征模式,但如果有意識地尋找它們,我們經常也能做得一樣好。在許多領域,這樣的特征搜索和刻意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說,有意識地尋找特征可以彌補經驗的不足。經過深思熟慮,即使是新手菜鳥也有可能搶在那些高高在上、依靠經驗和直覺的大公司前面捕捉到潮流的到來。問題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連試都不愿意試一下。
智徑六:超級聯(lián)系人
是與1000個人一個一個地交朋友容易,還是與已經擁有1000個朋友的人交朋友更容易?是挨家挨戶地傳達信息快捷,還是通過廣播瞬間讓消息傳遍千家萬戶更快捷?
這兩個問題背后所隱含的就是作者稱之為『超聯(lián)』(Superconnecting)的思路,即直接切入具有廣泛傳播能力的中樞,然后通過它實現(xiàn)大規(guī)模聯(lián)系。
而成為超級聯(lián)系人和借力超級聯(lián)系人的關鍵詞是『給予』,無論是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的勝利,還是好萊塢籍籍無名導演的成功之路,亦或是新晉創(chuàng)業(yè)公司客戶的快速累積,都是通過『給予』駕馭了超級聯(lián)系人的力量,實現(xiàn)了超常規(guī)的發(fā)展。
智徑七:趁熱打鐵,創(chuàng)造動能
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航天英雄尼爾.阿姆斯特朗和緊隨其后走出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的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漫步之后都陷入了人生低谷。許多億萬富翁經歷了和登月英雄同樣的困境:當他們攀登到人生頂峰之后,他們前進的勢頭往往也就到此為止。如果他們不設法找到新目標,往往就會開始走人生的下坡路。
哈佛商學院教授特蕾莎.阿瑪拜爾研究了對人們『內在』職場人生產生最為顯著影響的因素,對12000條信息的深入剖析得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結果:進步,一種向前進步的感覺,無論這向前的一步邁得多小,都會產生與重大突破幾乎相同的強大心理影響,激勵人們保持動能,不斷前行。
而要想成功馭勢前行,就要善于積累潛在的能量,只有這樣才能讓不期而至的機遇功效成倍放大。沒有人是一夜成名的,每個人在成功前都積累了豐富的資源,就像蓄滿水的水庫,只待閘口打開,立刻就能變成滾滾洪流。
智徑八: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往往是從優(yōu)秀走向卓越的關鍵。
奧巴馬說:我只穿灰色或藍色的西裝。吃什么、穿什么,這些小事我是不管的,因為有更多大事需要我來決策。
喬布斯的衣柜里裝滿了幾十件完全一樣的黑色高領毛衣和李維斯501牛仔褲,以簡化他的選擇。
明尼蘇達大學凱瑟琳.沃斯博士牽頭進行的實驗表明:進行大量微不足道的選擇,會讓一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消耗殆盡。
總統(tǒng)和天才會把毫無意義的選擇從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剔除掉,這樣他們就可以簡化自己的生活和想法。每一個顛覆性創(chuàng)新產品背后的關鍵因素也都是簡化,企業(yè)家和產品經理們經常問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使這個產品更簡單?找到答案,也就找到了從優(yōu)秀到卓越的途徑。
智徑九:10倍思維
主管神秘的谷歌實驗室----谷歌X,開發(fā)出了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以及在平流層四處漫游的wifi氣球的人工智能博士阿斯特羅.泰勒說: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往往比做到10%好還要更容易些。
這位10倍思維的信徒這樣解釋他的理論:
嘗試做一樣新東西或是更好的東西,做法不外乎兩種:一是小幅變動,從程度上來說,往往得到的就是10%的改進。
但如果要獲得真正的巨大革新,一般來說你就得重新開始,嘗試另一種方式或者很多方式。你必須打破一些基本的假設,去摸索去嘗試違背常理的事。
循序漸進的進步依靠的是苦干,而10倍進步,則建立在勇氣和創(chuàng)造力之上,是巧干。
也就是說,10倍的目標逼著你走智徑。
已經有學術研究表明,當我們去爭取掛在低枝上的果實時,實際上是不太可能把潛力發(fā)揮到極致的。而且,在樹的底部,競爭比在樹頂部更為激烈。大量的競爭不只會降低獲勝的概率,還會導致表現(xiàn)欠佳。
埃隆.馬斯克之所以能夠成功發(fā)射火箭,就是因為他敢想敢做。他認為,事情難做,所以才要去做。
大事業(yè)就會吸引忠實追隨者、大投資人、大量資金、大牌顧問以及頂尖人才。他們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常規(guī),換取成功的階梯。與導師互動,利用浪潮、平臺和超級聯(lián)系人。改變,簡化,迅速將失敗變成積極的反饋。補記更大更強,還要真正更好。
喜歡就關注點贊鼓勵一下唄^_-
【為時未晚】生命不能重來,人生總可重啟,為時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