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公務員。畢業的時候在企業,工作兩年后、由于種種原因開始考公,邊工作邊備考,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很幸運的是第一次考就進面、之后還拿了面試狀元、考公成功。再后來還通過遴選,崗位全國第一進入現在的崗位。
因此,就有不少身邊的朋友以及他們推薦的朋友向我咨詢,當時苦于有實踐無理論,機緣巧合之下跟著一個公考輔導大咖學習,掌握了公考輔導一些實用方法,后來利用業余時間做公考的咨詢和輔導。大概從2014年開始,已經幫助100+學員成功上岸,國考、省考、選調生、事業單位、招教的等各類公考學員都有,其中不少還成為狀元。
怎么備考公務員考試?怎么復習?有哪些資料?這些事問到最多的問題,那么我就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公考大神的方法,給大家總結分享一些知識,希望對你有啟發。
(付費購買之后可以在評論區提問一個問題,或者添加微信私下咨詢)
(本文目錄)
一、考公選擇階段(公務員優劣勢分析)
二、考公報考階段——如何報考合適的崗位
三、考公復習階段——四輪復習計劃
四、考公資料匯總
五、行測快速提分備考方案
六、申論高分突破要點
七、結語
一、考公選擇階段
考公or讀研or 工作?
很多人畢業前大概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這三種選擇基本上也是一種普遍存在,那么說一下,考公適合什么樣的人。
1. 想回到家鄉三四五線城市的
在三四五線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大城市高,好的工作機會一般來說不太多,這個時候公務員的職位都會有優勢,畢竟在待遇、地位、穩定性上都會好一些。
2.想要穩定、體面生活的
中國經歷過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所以形成了長期以來“官本位”的思想,入仕當官在很多地區尤其是內陸地區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傾向。公務員就是入仕途,在很多人眼中意味著“鐵飯碗”,意味著有較高的地位。
3. 想照顧家庭的
現在很多人是獨生子女,父母在我們長大后就漸漸的老去,雖然許多人能在大城市里闖蕩,成就一番事業,但是父母需要陪伴,這比你給他們再多的物質都重要。而且如果你結婚有了孩子,公務員比一些在企業工作的人能抽出時間照顧孩子、照顧家庭,特別是女生。
4.人脈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醫療、教育、住房、教育、養老等很多方面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公務員相對來說更能聯系到其中的一些人脈,大家靠關系能解決一些問題。
5.個人問題
在傳統觀念里,公務員算是好工作,在小地方找對象相對有優勢一些,雖然現在公務員優勢已經沒有之前那么明顯,但是家長們還是偏重選擇公務員,特別是在四五線城市和小縣城,有體制內的工作是幾乎是首選。如果你是25歲左右成為公務員,那么基本上就是一個月左右會安排一場相親,而且28歲左右如果你沒有其它想離開小城市或者走出體制內的想法、一切順其自然基本上就會結婚,30歲左右有房有車有娃,在當地過著相對不錯的生活。
劣勢:
1. 父母壓力
很多時候考公都是父母主導的,我有一個學生,父母都是當地機關的干部,上大二的時候就開始備考,其實感覺她并不喜歡,但是還是迫于父母的壓力考公,這兩年考公沒少上課、復習,還好今年國考上岸進入國稅局。
2.會消磨激情
因為歷史原因,在小地方很多機關的公務員學歷不高,40、50歲的都是中專、高中生,大學生并不多,很多后來讀了在職研究生,他們日子過的比較安穩,如果沒有成為領導就是偏重自己的事情,每天的工作節奏比較慢,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你也可能會隨波逐流,消磨激情、慢慢沒有了夢想、安逸的過一生。
環境對人影響太大了,公務員的工作容易讓人變得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如果你缺乏自控力、缺少自我規劃很容易和大多數人一樣,每天混吃等死過日子。除非你不安分、有自己的規劃和追求,不人云亦云,保持進取,有可能激情滿滿的過好每一天,變得更加優秀。
3. 職場晉升空間小
你看到過在企業里,幾年就成為主管、十年左右成為高管的故事,但是在公務員隊伍里,這樣的晉升不大可能,尤其在一些小地方,機構級別本身就低,很多人一輩子就是科員,40歲左右成為正科,如果沒有背景、能力也一般,到退休也就是這樣了。
所以晉升空間小,也是很多年紀大的公務員喪失年輕時候的干勁和斗志、慢慢“混日子”的原因。
4.對于優秀的女生而言找到比自己優秀的對象難一些
最近這幾年,在小城市里優秀的女生比男生多,女生一般學歷高、家庭不錯、長相好,但是與之匹配的優秀男生較少。因為,優秀的男生少大多都在大城市打拼,但是考慮穩定等因素優秀的女生回家的多一些,女生一般都要找比自己優秀的、條件好的,但往往遇到合適的不多。
所以對于要考公的人來說,一定要權衡利弊,慎重選擇。其它的關于工資待遇、工作壓力之類的,其實與單位和地方有關,南方公務員的工資普遍高于內地,西部地區的高于中部地區的。但是什么都是相對來說的,以筆者曾經所在的五線城市的公務員工資來看,基本是較高的,如果沒有什么大的支出,雙職工家庭3-5年內買房買車都不成問題,甚至可能兩房兩車。
二、明確報考職位? 避免跳入“萬人坑”
職位選擇很重要,跟高考填報志愿有得一比。很多考生筆試分數很不錯,但是沒有通過筆試進入面試,主要是職位選擇不合適。
2012年國家統計局合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因為報考門檻低,基本是不限制專業、不限制學歷、不限制工作年限的“三不限”,結果那年報考錄取比例是9411:1,基本上是萬里挑一。
2016年,最熱職位為民盟中央辦公廳接待處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競爭比已達9837:1。
在一些省考里也有上千人爭一個崗位的,那些幾百人考同一個崗位的也屢見不鮮。但也有一些崗位報名不夠人數被取消的,有的競爭比例是個位數的。所以選擇好報考職位很重要。
所以在選擇報考職位的時候,要認真分析職位表,許多職位表都是Excel表格形式的,我們要需靈活運用Excel表格的篩選功能,結合自己專業、學歷、自身興趣、往年招錄比數據、職位表等多個因素進行篩選,選擇自己符合條件的、想報考的職位。
盡量排除那些熱門崗位,那些級別高、崗位好、限制少的一般都會比較熱門。我們排除競爭者有效方法是:選擇那些對學歷、專業、年齡、工作年限或應往屆、性別、民族、戶籍、從業資格證、語言條件等限制多的崗位進行報考,限制的條件越多,符合條件的考生就會越少,相對而言會減少競爭,增加錄取的比例。
三、復習階段:如何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
備考盡量按照3-6個月的復習計劃,如果你要報考的競爭比例大,那么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備考,大概是3-12個月。
一般要把復習分為四輪:
(現在只要4.99元,過220人漲價。半杯奶茶錢,幫你掌握考公方法,節約時間和學費,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