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的是余姚丈亭鎮桐嶺村,四面環山,隧道是進村唯一的路,出洞后豁然開朗,宛如桃花源。
有朋友告訴我,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東海岸的沙塘灣村,也是這樣的情形,穿過隧道才能來到這里,沙塘灣村依山面海,出隧道后,海闊天空,宛如世外之境。
我因此安排行程,到象山沙塘灣村,一探究竟。
入住民宿:海上牧心。
導航海上牧心,從寧波出發,甬莞高速茅洋互通出高速,沿海南線至石浦,從漁港東路左轉沙塘灣,前行的路被山阻隔,有隧道穿山而過。
隧道名為沙塘灣隧道,長約四五百米,雙向單車道,隧道挖通于1994年。
挖通隧道以前,沙塘灣村民外出,要么步行翻山,要么乘船渡海。
穿過隧道,豁然開朗,月亮灣狀的弧形地帶,就是隱藏的隔世村落沙塘灣村,三面環山,面朝大海。
弧形的卵石沙灘,可以玩水看海。
這真是一場治愈式穿越,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從車流滾滾、高樓林立、繁華喧囂的現代城鎮,穿越到了避世而獨立的海岸村落。
從嘈雜回歸寧靜,海闊天空,一切歸于自然,風平浪靜。
我入住的橡樹緣.海上牧心民宿,就在沙塘灣村北端的尖咀內側,依山臨海。
沙塘灣北為大目洋,南為貓頭洋,隔海與蘿卜頭山、牛欄基島相望,小島星羅棋布,如翡翠明珠鑲嵌于大海之上,海岸風光,令人心曠神怡。
海上牧心是橡樹緣民宿品牌精心打造的精品民宿,五幢獨立民宿錯落于尖咀之側,通體白色,明亮耀眼。
房間也是白色淡雅格調,空間寬敞,布局簡約,將一望無垠的海景納入方寸之間。
全景落地窗前的大浴缸,面朝大海,可以一邊沐浴,一邊欣賞無邊海景,聽潮起潮落,風輕云淡,歲月靜好。
海上牧心的景觀設計也是別具匠心,碧綠的露天泳池,與天空和海景融為一體,可謂無邊泳池。
天空之鏡,精致獨特,與無邊泳池相得益彰,將天地與大海巧妙融合,渾然一景。
久遠的燈塔已改造成了天空之梯,登梯而海景遼闊。
置身其中,也就懂了牧心的真正含義。
靠海吃海,海鮮與海景,皆不可辜負,酒足飯飽,吹吹海風,與漁民聊聊趕海的故事,也是一場快意人生。
沙塘灣村民來于福建,清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福建同安一帶大批漁民北上,其中一支選擇在沙塘灣定居,壘石建屋,以漁為生,至今336年。
村民以陳、李、劉三姓居多,還有王、朱、黃、吳、楊、柯、張、占等姓氏人家,屬于典型的雜居村落。
村民說,弧形的海岸線,冬暖夏涼。
著名的亞洲飛人柯受良,1953年出生于漁山列島,其外婆家就在沙塘灣村,1955年,漁山島解放時,柯受良隨家人去了臺東,外婆家在沙塘灣村的祖屋依然還在。
海上牧心的床上用品配置考究,材質上品,溫軟親膚,伴我一夜深睡。
沙塘灣的夜晚很安靜,很安靜,就連潮水似乎也已入夢
枕海而眠,這種美妙的體驗正如清代文人陳秉元在《石浦竹枝詞》詩中所寫:
人家住在潮煙里,
萬里濤聲到枕邊。
一夜深睡,隨著晨曦微露,潮聲漸醒,村莊也醒了,與大海一起醒來的感覺,真好。
清晨的海岸,多了一些朦朧與夢幻,霞光與霧靄相映,漁船與海鳥相錯,世界變得越來越明媚通透。
海上牧心的早餐,各式點心與農家特產相搭配,一向挑食的孩子,胃口大開。
早餐后也許又要趕赴下一站旅程,沙塘灣以北,是著名的石浦皇城沙灘,可以愉快地玩耍。
通過隧道可返回石浦漁港古城,因漁而港,因港而城,還有東門島海岸風光,可以滿足一場海岸之旅。
海上牧心,讓人心動。
牧心一日,可抵塵世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