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 DISC之旅復盤
B班的課程主要是針對未來走向市場的顧問。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分享我的收獲:
一、培訓師和顧問的區(qū)別
培訓師是“一對多”,主要能給學員講明道理或者觀點?;蛘呤钦f學員聽懂了某幾個點,就算交付成功。而顧問是“一對一”,重點是要解決客戶的問題。就像任博老師說的,你是“打手”“醫(yī)生”亦或是“陪伴者”。我覺得“陪伴者”是顧問的最高境界,所以他需要顧問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而不單單是專業(yè)知識過硬。所以我目前可能會定位自己為“醫(yī)生”先可以幫客戶診斷問題。
二,培訓師和顧問未來的市場走向
就像海峰老師所分析的,培訓師將來會受自己體力或者精力的限制,慢慢會有所限制。但是顧問不會。另外,隨著知識付費紅利期的削弱,未來很有可能企業(yè)的培訓會免費。而顧問是要進一步解決客戶的問題的。相對而言職業(yè)壽命要長,當然也需要顧問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和很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三,甄有才系統(tǒng)
1、系統(tǒng)方面? 初步印象是功能很強大,不得不驚嘆數(shù)據(jù)化的魅力。好的數(shù)據(jù)平臺的確可以給個人賦能。良好的工具可以讓顧問在行走市場的時候省力不少。其實讓我印象最深的是Wendy 給我們做的團隊演練。的確可以幫公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雖然當時我們還沒有解讀報告的能力,但是也已經可以大概看出一些端倪。當然收獲最大的是“轉身環(huán)節(jié)”。導師們的精彩解讀簡直讓我們醍醐灌頂。當然背后離不開他們對無數(shù)案主案例的解析和積累。特別是金主的解釋,她教會我們站在出錢的一方,對方更愿意聽到什么建議?這個是我們作為顧問應該要明白的很重要的一點。
2、報告解讀? ? 智豪老師不但攝影是一把手,解讀報告也是讓人嘆為觀止。這也告訴我們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讓自己變得專業(yè)。同時社群也給我們提供了練習平臺。比如BP營,他可以讓我們通過練習讓自己初步具備解讀報告的能力。
總結:根據(jù)自己的不同需求,分析自己適合培訓師還是顧問,接下來通過大量的刻意練習讓自己變得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