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的太平洋戰場上,美日雙方以當時世界上頂尖的海軍力量,在太平洋這個大型角斗場上一對一迸發出了一場場經典的海上戰役。要說以航母為主角的戰役,其中,以中途島、萊特灣這兩個太平洋戰爭轉折點和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航母對航母戰役最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在中途島海戰后,雙方又以航母碰撞出了一次戰役。這次戰役標志著日本海軍喪失了最后的反攻機會,只能退為防御。這就是1942年10月26日,太平洋戰場上美國海軍和日本帝國海軍在漫長的和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第4場海上戰斗:圣克魯茲海戰。這次戰役雙方艦艇很少在直接視線范圍內看見對方。相反,雙方幾乎所有的攻擊均由航空母艦上的或陸基飛機發動。
這次戰役,雙方的戰列艦很少在直接視線范圍內看見對方,主角是航母
1942年10月20日,美國傳奇航母企業號再次出現在了太平洋。兩個月前在瓜島附近嚴重受損的她一直躺在珍珠港的船塢內進行大修,以及順便更改裝備。她在所羅門海戰被日本海軍的艦載機命中3枚航彈,飛行甲板被洞穿,一組127mm艦炮也被摧毀。機庫的尾部完全炸開,60mm的裝甲像紙片一樣被折開。如果放在兩年后,這種程度的損壞美國大可慢工出細活,修理個大半年。因為前線的航母用不完,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不少。
中途島海戰
但是現在是情況嚴峻的1942年9月,雖然日本在中途島慘敗,損失了四艘航母,但是同樣美國也折損了約克城號航母。如果企業號也無法作戰,那么那時的美軍在太平洋上只有大黃蜂號獨自面對整支日本聯合艦隊,現在,美國已經損失不起航母了。哪怕是戰爭機器已經啟動,航母即將批量下餃子的美國海軍,也必須熬過這艱難的幾個月。現在的局勢是,美國在太平洋上只有企業號和大黃蜂號有出擊能力,而她們需要面對的是日本整整7艘艦隊航母。事實上,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國到此時仍然沒能從大蕭條中恢復元氣。武器,彈藥,飛機,軍艦嚴重不足,前幾次的瓜島戰役,美軍的物資其實已經捉襟見肘。
這次搶修也為企業號進行了一次改裝,拆除了過時的四聯裝28mm,有著“芝加哥鋼琴”稱號的近程防空炮,只在艦艏留有一座。同時,在舊的炮座上換裝了日后名揚天下的40mm博福斯防空炮。
博福斯40mm防空炮
就在美軍搶修企業號的同時,瓜島上的陸戰,爭奪亨德森機場雙方仍然打的如火如荼。亨德森機場是南太平洋上最珍貴的機場,不管哪一方控制,都會成為重要的航空基地,并稱為攻擊對方本土的跳板。這個機場本來是日本人修筑的,在6周前它被美軍攻占,可是現在,日本人想奪回來,因為不拿下亨德森機場,往遠了看,這個瓜島最大的機場會成為進攻自家本土的跳板;往進了看,自家陸軍正在攻打瓜達爾卡納爾島,這個機場嚴重威脅了自己運輸補給,如果沒有補給,自己家的陸軍很快會被餓斃。1942年10月13日夜,日本的金剛號戰列艦和榛名號戰列艦就趁著夜色炮轟過亨德森機場,把跑道炸的千瘡百孔,但是美軍立即鋪設了新的機場跑道。所以這一回,日本的計劃大致分兩步走:陸軍馬鹿突襲瓜島,而日本海軍艦隊前往圣克魯茲群島,尋殲美軍僅剩的企業號與大黃蜂號兩艘航母,然后徹底拿下亨德森機場。
亨德森機場上整裝待發的美軍F4F野貓戰斗機
日本很清楚,圣克魯茲群島是美軍艦隊前往瓜島的必經之路,他們決定在這條水路上置美海軍艦隊于死地。
1942年10月20日,經過緊急修理的美國企業號航空母艦駛出了太平洋,這次她攜帶了全新的防空武器與火控系統,從頭到尾高炮林立。由于搶修未能處理表面痕跡更像是企業號的戰斗后留下的傷疤。她即將再與日本艦隊一決高下,可她也并不孤單,CV6,企業號她的周圍依然有一群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衛出航。
殺不死你的只能使你更強大
在這個時候,美軍進行兩次行動,試圖打破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僵局。首先,加快維修企業號航空母艦,使她可以盡快返回南太平洋。10月10日,企業號航空母艦接收了新的飛行大隊,于10月16日,離開了珍珠港;并于10月23日返抵南太平洋,于10月24日在埃斯皮里圖桑托島東北273海里(506km)處與姊妹艦大黃蜂號及其余的南太平洋盟國海軍部隊會合。圍繞著航母組建了一支新的龐大艦隊,第16特混編隊與第17特混編隊。
金凱德上將
第16特混編隊由,金凱德上將指揮。
航空母艦:約克城級(企業號)艦載機82架
戰列艦:南達科他級戰列艦一艘(南達科他號)
巡洋艦2艘,驅逐艦8艘
美軍南達科他號戰列艦
第17特混編隊,由莫雷爾少將指揮
航母:約克城級(大黃蜂)艦載機87架
巡洋艦4艘,驅逐艦6艘
兩支艦隊此刻正在前往圣克魯茲群島,目的就是控制住瓜島的亨德森機場,為日后反攻日本做跳板。同時,瓜島上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要保住瓜島,只能寄托于這兩支龐大艦隊帶來的火力支援。
美軍彭塞克拉級巡洋艦
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兩支美軍艦隊前往圣克魯茲群島的同時,日本陸軍在瓜島上與美軍打的膠著,卻對自家海軍放大話,說已經拿下了瓜島,讓海軍趕快拿下亨德森機場,以免美軍有空中優勢打擊自己。生怕延誤戰機的日本海軍的航母編隊則慌忙駛向圣克魯茲群島,急于消滅美國海軍。
日本聯合艦隊就從特魯克傾巢出動,準備與美國海軍決戰,日軍艦隊分為兩部分
一是前進部隊,由近藤信竹中將指揮,下轄航母編隊,
航空母艦2艘,“隼鷹”號和“飛鷹”號
驅逐艦4艘,艦載機98架;
戰列艦編隊,計有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12艘。
飛鷹號航空母艦
二是機動部隊,由南云忠一中將指揮,下轄航母編隊
航空母艦3艘,“翔鶴”號、“瑞鶴”號和“瑞鳳”號
重巡洋艦1艘,驅逐艦8艘,艦載機171架;
戰列艦編隊,計有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1艘,驅逐艦7艘。
翔鶴級航空母艦
利根級重巡洋艦
此時的日本共計出動了航母5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31艘,艦載機269架。山本五十六指定由近藤統一指揮。
10月22日,日本出師不利。"飛鷹"號航母因主機故障,由2艘驅逐艦保護返回了基地。至24日,日軍艦隊一直在所羅門群島以北海域活動,等待戰機。由于陸軍在瓜島的作戰一再推延,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向百武發電催促,如不迅速占領機場,艦隊將因燃料耗盡而不得不返回。但陸軍在24日、25日的進攻都告失敗,發現被陸軍欺騙的山本決定海軍將不管瓜島上的戰斗結局如何,仍與美軍艦隊決戰。10月24日,日軍艦隊進行海上加油后,連夜南下。
10月23日,美軍的巡邏飛機在圣埃斯皮里圖島以北650海里處發現日軍航母編隊。當晚,圣埃斯皮里圖島的岸基航空兵就派出數架水上飛機攜帶魚雷前去攻擊,沒有找到日軍航母,就攻擊了日軍的“筑摩”號巡洋艦,但被筑摩機動規避掉,同時用防空炮打散了美機,所以沒有取得戰果。
這是整場戰役中的雙方第一次接觸。
筑摩號重巡洋艦
10月24日十時許,第16、17編隊在圣埃斯皮里圖島東北270海里會合,哈爾西指定由金凱德統一指揮,命令他率部前往圣克魯斯群島以北,以阻截駛向瓜島的日軍艦隊。而在回合的同時,南太平洋的三個美軍艦隊中的其中一個,第64特混編隊也與16、17回合,但是第64特混編隊則前出到瓜島海域,阻止日軍對瓜島的增援和對機場的炮擊。
(第64特混編隊,由李少將指揮,編有戰列艦1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6艘。這支艦隊并未參加此次戰役)
日軍機動部隊司令南云認為美軍在圖拉吉島和圣克魯斯群島都部署有航程較大的水上飛機,只要進入距這些島嶼650海里范圍里,就可能被發現,為了不重蹈中途島戰役的覆轍,南云決定盡量隱蔽自己,幾天來只要被美軍發現就向北撤。山本對南云的這種過分謹慎極為不滿,命令他不顧天氣和敵情,堅決投入戰斗。但當日軍的“筑摩”號遭到美軍水上飛機攻擊后,南云仍再次率部北撤。山本知道后,又來電督促他前進,于是,南云不得不掉頭南下。
10月25日,雙方艦隊的距離在迅速縮小,但都不知道對方的具體位置,為此都派出飛機全力搜索。五時許,太平洋人頭狗的哈爾西向金凱德發出了著名的命令,同時也在日后成為了蠻牛將軍一生的標志與座右銘:“進攻!進攻!再進攻!”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爾西美國海軍司令官、軍事家,海軍五星上將(Fleet Admiral)”。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太平洋地區指揮多次戰役并獲得勝利,因作風勇猛而獲綽號“蠻牛”,因為人隨和而又被稱為“水兵的海軍上將”,是二戰中美軍人氣最高的將領之一,深受部下愛戴)
下面開始進入戰役,將以小時分鐘的形式進行放送
10:27,美軍的一架水上飛機在航母特混編隊西北360海里處發現日軍的2艘航母,但因為雨大云厚,很快失去了與日艦的接觸。
11:32,金凱德命令“企業”號派出12架飛機前去偵察,又于十二時二十分再加派29架飛機前去攻擊。由于日軍被發現后就轉向北撤,這兩批飛機都未找到目標,返回母艦時其中一架在著艦時失誤墜毀,另有六架因燃料耗盡在海上迫降。同時,日本艦隊放出的偵察機也是無功而返。
十六時,日軍機動部隊轉向南進,十九時,前進部隊也轉向南進。山本隨即發出指示:“陸軍已經攻占瓜達爾卡納爾島(山本被騙后,以為陸軍這次真的拿下了,然而事實上并沒有),敵軍艦隊明日在瓜島海域出現的可能性極大,聯合艦隊務必將其殲滅。”這時日軍聯合艦隊擺出了一個殺氣騰騰的陣勢:機動部隊的戰列艦編隊在前,航母編隊則在其后面50海里;前進部隊位于機動部隊的西北100海里,其戰列艦編隊在東,航母編隊在西,這四個編隊都相距不遠,彼此都能看到,以便協同,一起向南搜索前進。
10月26日二時許,日軍機動部隊再次派出13架飛機分扇區進行搜索。與此同時,金凱德命令企業號航母出動16架偵察轟炸機,以兩機為一組,分扇區搜索,每機都攜帶一枚227公斤炸彈,一旦發現目標就可立即實施攻擊。
此時發生了一件妙事:美軍的一個雙機組在距企業號85海里處遇到了日軍的一架偵察機,可是雙方都急于尋找對方的艦隊,竟然互不理睬,擦肩而過。四時十七分,美軍的這個雙機組發現了日軍機動部隊的戰列艦編隊,并繼續向北搜尋日軍的航母編隊。
四時五十分,日軍的那架偵察機發現了美軍艦隊,并立即發回報告,可惜把自己的編號報錯,使得所報的方位有誤,也就使母艦無法馬上派出飛機(但是后續糾錯后,日本艦隊迅速排出一支艦載機編隊殺向美軍)。同時,美軍的那支雙機組穿越云層后竟然扎進了日本的戰列艦編隊,密集的防空炮火迫使他們又躲進了云層。
五時許,美軍的另一個雙機組發現了日軍機動部隊的瑞鳳號航母,日軍立即起飛9架戰斗機攔截,同時瑞鳳號一面施放煙幕,一面規避。美機躲入云層,巧妙避開了日機的攔截,然后突然從云中俯沖而下,向瑞鳳號投下了炸彈,一枚炸彈命中,將飛行甲板炸開了一個直徑10米的大洞,使其無法再回收飛機,艦長只好起飛剩下的所有飛機,然后在2艘驅逐艦的保護下向北撤退。這一擊是圣克魯茲海戰中美國的第一記重拳,他打得日本航母編隊中的其中一艘喪失了戰斗能力,現在,美國只需要面對敵人三艘航母,大大緩解了壓力。
在美機攻擊“瑞鳳”號之前,南云就得到了糾錯后的美軍艦隊正確位置的報告,遂于五時二十五分起飛21架轟炸機、20架魚雷機和21架戰斗機,共62架飛機向美艦飛去
金凱德截獲日軍報告后,五時三十分命令大黃蜂號出動第一攻擊波,15架轟炸機、6架魚雷機和8架戰斗機,共29架,六時企業號出動第二攻擊波,3架轟炸機、8架魚雷機和8架戰斗機,共19架,六時十五分“大黃蜂”號起飛第三攻擊波,9架轟炸機、9架魚雷機和7架戰斗機,共25架,先后向日軍飛去。日美雙方的攻擊機群正巧在途中相遇,起初雙方互不理會,突然12架日軍戰斗機出列,迅速搶占有利高度,沖向美軍第二攻擊波的飛機,隨即爆發了空戰,美軍損失魚雷機、戰斗機各3架,日機則損失4架。
6:30,大黃蜂號的雷達操作員發現前方襲來了一大片戰機六時四十分,但和己方的出擊機群航向一致,一時分不清敵我。等到飛機迫近50海里時,艦上人員目測戰機的顏色是銀白色和綠色(美國海軍艦載機的涂裝都是藍白色),遂緊急迎戰。第16,17特混編隊相距不過16海里,他們極速向東轉向。企業號航母的16編隊十分幸運,他們扎進了一片雷雨云下,日本戰機無法對企業號進行攻擊。可17編隊的大黃蜂號就沒那么幸運了。
盡管美軍在空中有38架戰斗機掩護,但由于大黃蜂號的戰斗機引導官缺乏經驗,將戰斗機部署離母艦太近,還來不及上升到一定高度,日機就已經臨空了,七時十分轟炸機先開始俯沖,有一枚炸彈命中,在飛行甲板后部爆炸,還有一架99艦爆被防空火力擊傷后,一頭撞在飛行甲板上,機上所攜的兩枚炸彈一起爆炸。隨后,魚雷機開始攻擊,有兩條魚雷擊中機艙。接著又被三枚炸彈擊中,還有一架起火的97艦攻撞在大黃蜂號巨大的煙囪上,機翼卡在了煙囪內部,灑出的航空燃油點著了中部的飛行甲板。大黃蜂號傷勢嚴重,機艙進水,電力中斷,通訊斷絕,艦體四處起火,開始傾斜,失去機動能力。日機離去后,損管開始,由“諾思安普敦”號巡洋艦拖曳著返航。同時,企業號駛出了剛剛藏身的雷雨云,艦上的船員看見了遠處大黃蜂號燃起的滾滾濃煙與烈焰,他們很清楚這意味著什么:大黃蜂號已經失去戰斗力,企業號要獨自面對敵人三艘航母。
同時,大黃蜂號損壞的甲板使得其艦載機只能在企業號上降落。企業號的甲板上現在停滿了兩艘航母的艦載機,一共150多架飛機。金凱德緊急下令:損壞的飛機直接扔進海里,降落的飛機加滿燃油和武器后迅速升空。但就是這樣,仍然還是擺不下。金凱德很明智,他知道如果要想贏得此次戰役,必須保存自己的空中火力。但是他下達的這個命令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堆滿了航空燃油和炸彈魚雷的飛行甲板此時變得易燃易爆,如果日軍再次突襲一支轟炸機編隊,企業號會被炸的粉身碎骨。
可謂是怕什么來什么。南云在派出第一波戰機的同時,近藤信竹中將也派出了一支。僅僅幾十分鐘后,在第一波日軍戰機編隊返航時,迎面遇到了近藤信竹艦隊的戰機編隊。當第二波的飛行員看見第一波飛行員臉上的笑容,很明白戰況如何:自己要收一波人頭了。
但我們先把視線轉移到大洋的另一側:日機攻擊大黃蜂號的同時,美機也對日軍發起了攻擊,七時三十分第一攻擊波的15架轟炸機到達日軍艦隊上空,盡管遭到了日軍戰斗機的攔截,被擊落、擊傷各2架,但其余飛機突破成功,向南云的旗艦瑞鶴號航母俯沖投彈,瑞鶴一邊以全部防空火力對空射擊,一邊竭力規避,美機以200米高度從艦首方向進入,投彈命中率較高,瑞鶴號連中四彈,飛行甲板、機庫、炮塔都被炸起火,通訊中斷,南云只得將指揮部轉移到“嵐”號驅逐艦。而第一攻擊波中的6架魚雷機與轟炸機失去聯系,未能找到日軍航母,就攻擊了日軍的“鈴谷”號巡洋艦,但未擊中。
遭到轟炸的日本瑞鶴號航空母艦
美軍的第二攻擊波因為途中遭遇日軍攻擊機群,發生過空戰,隊形被打亂,分為兩隊,一隊3架轟炸機攻擊了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另一隊4架魚雷機攻擊了“筑摩”號巡洋艦,都沒命中。而第三攻擊波也沒找到日軍航母,攻擊了機動部隊的戰列艦編隊后返航。
同時,日本第二波飛機開始攻擊。其中有來自隼鷹號的19架轟炸機和5架戰斗機,以及瑞鳳號的16架魚雷機和4架戰斗機。八時許飛臨美軍艦隊上空,見大黃蜂號已經烈焰沖天,濃煙滾滾,就轉而攻擊企業號,企業號和伴隨的“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都裝備有大量四聯裝博福斯40毫米機關炮,而且使用最新式的對飛機具有極大殺傷力的近炸引信炮彈,防空火力很強,隼鷹號的機群首先發起攻擊,在俯沖時就被擊落一大半,只有兩彈命中企業號,一中飛行甲板,一中機庫,企業號開始負傷。
此時的天空中炸開一朵朵來自美軍博福斯40mm防空炮的彈丸,可是仍然有一架來自日軍隼鷹號航母的97艦攻拖曳著火光,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弧度劃過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一頭扎進了她身后的一艘老式驅逐艦,史密斯號的煙囪部位。這艘驅逐艦跟隨企業號編隊多年,艦隊的成員也對這艘老驅逐艦產生了感情,還給她起了一個親昵的昵稱“罐頭盒”。可是現在這個可憐的罐頭盒后部煙囪燃氣熊熊火光,更可怕的是,97艦攻還沒有來及投擲魚雷就已經撞向了罐頭盒,此時,火焰燒到了魚雷裝填的高爆炸藥,第二次可怕的爆炸接踵而至。此時,大火逐漸蔓延全艦,情急之下,艦長下令前往南達科他號后面相切其艦尾。南達科他號由于跟著企業號航母進行規避運動,23.5節的航速激起了大片水花,瞬間將罐頭盒上的熊熊大火撲滅,挽救了一艘驅逐艦!
(關于馬漢級驅逐艦的具體內容和這次戰役中其本艦細節,可以看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剖析戰艦」太平洋戰場上的功勛老兵,為美國鞍前馬后的海上騎兵)
馬漢級驅逐艦
隨后隼鷹號的魚雷機群投入攻擊,但在攻擊前就被美軍的戰斗機和防空炮火擊落了7架,余下的9架從左右兩側對“企業”號實施魚雷夾擊,都被“企業”號規避。就在日機攻擊時,日軍“伊—21”號潛艇也乘火打劫,將“波特”號驅逐艦擊沉。
同時,第二波美軍飛機發現了返航的日本“筑摩”號重巡洋艦,隨即進行投彈。在艦艇中心的白斑點就是一枚1,000磅(454千克)炸彈直接擊中艦橋,造成重大損害和大量人員傷亡。
日軍前進部隊通過偵察機的報告知道美軍艦隊的位置后,近藤于七時十四分再次命令“隼鷹”號航母起飛17架轟炸機和12架戰斗機前去攻擊。到達美艦隊所在海域發現“大黃蜂”號已煙火彌漫,奄奄一息,便轉而準備攻擊附近的巡洋艦,就在將要發起攻擊時,忽然見另一艘航母從雨區駛出,——正是“企業”號,日機隨即向“企業”號發起攻擊,此時天空中布滿云層,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日機向“企業”號的接近,美軍利用剛才兩次空襲的間隙集中了兩艘航母的戰斗機全力保護“企業”號,日機剛鉆出云層開始俯沖就遭到了兇猛的攔截,攻擊隊形完全被打亂,還被擊落了8架,當日機好不容易突破攔截準備攻擊時卻找不到“企業”號了,只好攻擊“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和“圣胡安”號巡洋艦,這兩艦各中一彈,受了輕傷。
南達科他號戰列艦在此次戰役中對空輸出爆表
至中午時分,日軍已經取得了很大戰果,但自身損失也不小,近藤決定調整部署,以利再戰,命令受傷的“瑞鳳”號和“翔鶴”號北撤,前進部隊和機動部隊的兩支戰列艦編隊向南搜索,以擴大戰果,“隼鷹”號和“瑞鶴”號在戰列艦編隊后面跟進,負責提供空中支援。美軍方面金凱德見自己部隊損失慘重,便率艦隊向東撤退,只有“大黃蜂”號航母在“諾思安普敦”號的拖曳下以8節航速緩緩而行,逐漸落在后面。
負傷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
下午,日機又對“大黃蜂”號進行了四次攻擊,先后命中一條魚雷和兩枚炸彈,“大黃蜂”號主機艙進水,多處起火,艦體傾斜十四度,第17特混編隊司令莫雷爾見無可挽回,只得下令棄艦,一直在艦上堅持搶救的損管隊員這才離艦,十七時許,護航的驅逐艦“麥斯廷”號和“安德森”號接下航母艦員后,奉命將其擊沉,但兩艦向航母發射了全部魚雷和四百余發炮彈,還沒將其擊沉。鑒于日軍艦隊即將逼近,只得離去。二十時許,日軍的戰列艦編隊趕到,見其已成為一片火海,而且不時發生爆炸,無法拖帶,便由“卷云”號和“秋云”號驅逐艦各發射兩條魚雷。最終,這艘參與過杜立特空襲,在中途島海戰中大展身手并在瓜達爾卡納爾群島爭奪戰中發揮重要的航空母艦,葬身海底。日軍在附近海域再沒發現美艦,便掉頭北返。至此,圣克魯茲海戰全程結束。
圣克魯斯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日美雙方的第四次航母大戰,在這次海戰中,美軍沉航母、驅逐艦各一艘,傷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各一艘,損失艦載機74架。日軍無一艘軍艦沉沒,僅傷航母兩艘,巡洋艦、驅逐艦各一艘,損失艦載機100架。從損失情況看,日軍是毫無疑問的勝利者,日軍大本營對此戰績以高度評價,天皇因此向山本賜予敕語,以表彰聯合艦隊的英勇善戰。
從戰術上看,日軍取得了勝利,但從爭奪瓜島的全局上看,此役的勝利對瓜島的得失,影響不大,因為海戰的勝利對地面作戰毫無幫助,幾乎在同一時間里瓜島上日軍對機場的第二次總攻又告失敗,第2師團主力損失大半,日軍陸海軍聯合進攻奪取瓜島的計劃再次破產。從戰略上看,日軍在戰役中損失的艦載機和有經驗的飛行員,是難以彌補的,尤其是日軍再也損失不起有經驗的飛行員了,在此次戰斗中美軍就已經明顯感覺到日軍飛機的攻擊,遠不及戰爭初期那么機警、老道。而美軍正相反,無論航母、艦載機還是經過充分訓練的飛行員的補充,源源不斷,這正是日軍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這樣下去,美軍將越來越強大,日軍則將越來越衰弱,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軍是用戰術上的失利換取了戰略上的勝利。
至此一役,日本海軍的海鷲變野鴨
圣克魯斯海戰使美南太平洋海軍遭到了挫敗,美國沉沒了一艘寶貴的航空母艦,另一艘受傷,而日本只損傷了一大一小2艘航空母艦。這場較量的結果讓哈爾西覺得他以后的日子不會太好過,他只剩下一艘受創的航空母艦和一艘戰列艦,用以保持向被圍困的瓜島數萬名陸戰隊員和陸軍官兵提供給養的海上補給線的暢通。但珍珠港分析的瓜島戰略態勢遠比哈爾西樂觀,“瓜達爾卡納爾島總的形勢并非不利”,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參謀們在這場戰斗結束后總結說。在尼米茲看來,圣克魯斯海戰只是日方一次戰術性的勝利,美軍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換來了長遠戰略上的勝利。日本海軍損失了100多架飛機,美國海軍損失了74架飛機,但這次海戰給日軍造成的損失是難以用雙方飛機數量的損失所能說明的,因為聯合艦隊再也損失不起有經驗的艦載機飛行員了。作戰報告表明,日機發動進攻時已明顯不如以往機敏和老道。而美國培訓飛行員和制造飛機的速度是日本所望塵莫及的,因此美太平洋艦隊只會越來越強大,而日聯合艦隊卻將逐漸衰弱下去。
至此,圣克魯茲海戰結束。它雖然是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的一次戰術上的勝利,但更重要的是日本海軍戰略上的慘敗。失去的經驗豐富的機組人員是不可替代的,因為這曾為日本提供了相對于盟國而言重要的長期戰略優勢。由于日本沒有形成有制度的海軍飛行人員培訓計劃和缺乏訓練有素的預備役人員,導致有經驗的航母飛行員數量銳減,而且沒有快速的方法來代替他們。日本失去了在美國的工業力量實現其目標前,通過以一場單一決定性的戰役來打敗盟國海軍航空母艦艦隊的戰略機遇。這導致了在1943年夏天日本航空母艦回到特魯克,沒有在決定性的所羅門群島戰役中進一步發揮進攻的角色。
之后的日本海軍航空兵再也無法打出如此漂亮的戰役了
歷史學家埃里克·哈梅爾總結圣克魯斯群島戰役的意義:“圣克魯斯是日本的勝利,這場勝利卻令日本失去了贏得戰爭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