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兩年,看著身邊同學一個個水漲船高,工資不停的在漲,我卻還是由著性子,只做喜歡的事,只看喜歡的電影,只讀喜歡的書,只約想見的人,從沒有強迫自己去讀苦澀的專業書籍,也沒有迫于壓力刻意的加班,更不會為了人際關系去迎合任何人,只喜歡做自己。
可是自己是什么樣的,什么樣的自己才是自己喜歡的?
還是會買相關的專業書,會硬著頭皮服從領導的不合理安排,會笑臉和不喜歡的同事侃侃而談,即便是不喜歡的事還是會做,即便是不喜歡讀的書還是會買,即便是不喜歡的人還是會照常相處。這所有的不喜歡無非是因為我不能不上班,我需要那份薪水來維持生活,沒有誰的精神世界是不需要物質做基礎的,我不可能每天靠喝西北風度日還能大喊著我精神很豐富。
而物質基礎是需要時間去獲得的,得在工作中付出時間和精力來換取,我卻偏偏是狠不下心腸讓自己完全沉浸在那些枯燥無味又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中。有太多的事明明知道該如何去做,偏偏會找到理由不去做:
明知道可以學些更專業的技術來擺脫目前的工作狀態,還是不舍得花時間去啃那些知識點,上下班坐地鐵的時間看個電影也不去看看對應的知識儲備;
明知道下班加班可以更快的獲得大家的認可和領導的賞識,還是不舍得花時間留下多學一些東西,下了班就迫不及待回家洗菜做飯和喜歡的人享受二人世界;
明知道可以抽時間整理思緒多寫成型的文章去投稿開辟第二職業,還是不舍得花時間去整理,總覺得還是隨心隨性的寫更和心意;
明知道精神世界需要物質基礎做鋪墊,就是不舍得花時間,不時的安慰自己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何必再花費時間在不喜歡的事上讓自己不開心。
或許還有個原因就是同事們都在渾渾噩噩的上下班打卡熬時間,只要你稍微那么一努力就顯得格格不入。
回想剛來公司那段時間是以為所有人都很忙,自己也拼命的看各種培訓資料裝作很忙的樣子,其實根本看不進去,當時心里也沒有底,覺得自己這么閑會不會被試用期通不過被開掉,最后卻毫無難度的轉了正;后來工作時忙時閑,卻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一起共事的同事到底是真忙還是假忙,卻又看不懂大家到底是真忙還是假忙。因為大家私底下聊天的時候從來沒有誰主動說自己有多么努力努力,即便是再拼命的工作也會說是迫不得已,我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即便是我自以為關系要好的人也是在努力工作的時候口是心非的說自己并沒有那么忙,卻又在不忙的時候裝作很忙的樣子。
職場上的關系真的很微妙,這兩年的見識真是一言難盡,學會了偽裝,學會了察言觀色,學會了裝傻,學會了推脫,學會了應付,學會了各種與人相處的小技巧卻偏偏沒有學到貨真價實的技術能力,部門十幾個人,經歷了同事的離職入職,還是沒有看到拼命工作的那類人,難道大家都是在偽裝么?生怕自己帶動了團隊?而老大最想看到的又就是這一點,身為純管理者的他最希望有人能帶動整個部門的學習氛圍和工作熱情,卻偏偏是沒有人去做,為什么呢?怕其他人說?怕做得不夠好被人鄙視?怕做了執行不下去?怕自己付出那么多最后得不到對應的收獲?怕別人沒有努力付出卻和自己待遇沒什么兩樣?總之是沒有人去做這些事,大家都悶聲的做好份內的工作,絕不逾越,即便是份內的也會敷衍,扯這么遠,到底為什么大家都要裝做不努力的樣子呢?事實上大家到底有沒有在努力呢?我看不到真相。
我不明白為什么這樣。
好像那些努力的人就是不合群的人。
很多次,當想要付出努力最后又放棄的時候,我問自己,為什么不去試試,為什么如此珍惜那些精力,為什么還沒努力就給自己下棺定論。
從未嘗試就以為自己不會做到想象中的那樣。
寫作亦是如此。
我一個人可以天馬行空的隨便想象隨便亂寫,腦海中任何一個想法都可以通過輸入字符一個個變成鉛字展現在我眼前,不用考慮其他人對這些字符組成的句子段落和思想有什么不同意見。
說到這里似乎有些明白為什么不去努力了,我是害怕別人的評價,怕人不承認自己,怕自己做不好,怕做的時候被發現自己更多的缺點,怕即便是自己做好之后也會有小人妒忌,我害怕太多東西,乃至一再的放棄自己,不敢去做。
其實沒人在乎我,即便是聽到了有些人在指指點點那也是他們暫時的一些看法, 事后某一天那些人會因為另一件事再次議論紛紛。世界那么大,總得有話題不斷的出現,而自己能否成為話題中間那個人并不重要,對自己評價的好壞也毫不影響自己的一些想法。
如果這就是自己想要的那個模樣,即便是別人不喜歡,自己還是會對著鏡子贊嘆不已。
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別人想看的樣子。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