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筆我不禁笑了起來,耳邊回蕩的是可樂的聲音“我要擺成剛剛那樣,不是這樣”、“為什么你剛剛不拿給我?現在已經錯過了”、“我要重新來一次”……我不經意的一個舉動都會成為擾亂他秩序的元兇。
最新鮮的一次是前幾天我們一起沐浴,可樂自己洗好了,說要先出去。我心里的那個怕麻煩的媽媽冒出來了,不想他出去把浴室外面的地板弄得濕噠噠的。我說等等我刷牙快好了,刷完一起出去。可樂堅持自己先出去,我留在浴室刷牙,我從怕麻煩媽媽瞬間切換成較勁媽媽,把浴室門頂著,可樂如何使勁也打不開。他開始為自己內心設定好的洗澡出浴室秩序被打亂而無奈地哭鬧,哀求我讓他先出去。我心里較勁著“就那么一分鐘都不等一下,臭小子!”。最后我自以為迅速刷好牙開門讓兒子出去就完事,誰知這破壞性的一分鐘讓可樂徹底難受,一直哭鬧著說:“你為什么要先刷牙,我要先出去!現在已經回不到剛剛那樣子了。”,我還使勁在解釋,講理由剛剛為什么沒按他說的去做,試圖說服他現在馬上穿衣服回房間。可樂依然堅持:“要重來一次,你要再回去刷牙,等我先出去。”。當我意識到自己破壞了他內心的秩序感才陷入這個僵局的時候可樂已經喊得面紅耳赤,我趕緊蹲下來抱抱他說:“抱歉可樂,剛剛沒讓你先出去。我現在再刷一次牙,重來一次好嗎?”,可樂點點頭。我們重新過一次流程之后可樂像一下子注入能量似的復原了。這已經是秩序升級版,升級到內心里,而不僅僅是一個擺放玩具順序。
還記得快兩歲的時候,一天晚上我抱著可樂在房間里玩。打算走出客廳拿東西,可樂說要一起去,我就抱著他出去。途經玩具區說要拿一個玩具,我心里覺得就出去一下回來再拿吧。才越過玩具區一步,可樂就大哭大鬧得我差點抱不住,一定要拿了玩具再邁出房間。大概那時是秩序感萌芽,但我感覺一萌芽就到中級版的程度。
有時候就是差那么一分鐘,可樂都要按自己內心設定的來走,我從一次次的無奈,到慢慢地接納,了解這是成長必經之路。我認為的無關重要的一秒鐘對于可樂的內心世界秩序感的搭建卻是非常重要的時刻。那我們何不稍等一分鐘?何不多麻煩幾次去給予孩子這一份合適的土壤,為成長繼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