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著】Spenser
中信出版集團2018年10月版
本以為是一本講自我成長的書,卻發現內容是講如何運營好公眾號文章。翻了一遍沒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內容,里面的觀點基本在別的書中也都看到過。雖說作者特別強調了要用真情實感去寫文章,但還是相對注重在怎么去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會有很多技巧性的手法在其中。
互聯網的迭代真的很快,這本2018年出版的書里,還以咪蒙的爆款文章作為正面案例,現在估計大家都快把她忘記了,早已成了過去式。書中介紹的運營方式還未涉及到短視頻,而現在做短視頻才是平臺主流趨勢。所以在看一些片斷時,會有一種時空穿越感,讓我想起公眾號如火如荼的時期。
雖說書名和內容在我看來有點文不對題,但畢竟這個標題很吸引人,讓我忍不住去翻一下。倒也是在里面讀到一些對我有點用的內容,有些以前也讀到過沒什么感觸,但在當下的時刻讀到,還是另有一番感想。
保持寫作頻率
這個觀點輝哥奇譚公眾號的主理人也在反復提,不止是寫作,對于好習慣的養成也是需要高頻加適當強度來實現。但我的寫作習慣一直是比較隨意的,我看了下自己在公眾號發文章的頻率,至少一個月有一篇,多的時候一個月會有四篇。但月內的頻率也是不穩定,可能性致來了,一周內發兩三篇,甚至兩天連著發。
我一直很希望自己能有一個穩定的節奏,但一直也做不到。再次看到這個觀點時,我想也許可以作為一個契機,來嘗試規律寫作。就像《掌握習慣》中介紹的那樣,先從微小但容易堅持的事開始,比如,我可以嘗試每天都至少寫500字,興致好的時候也不要超過3000字,這樣的強度應該對現在的我來說比較適合。
甚至我也不用太教條,不是說非要正襟危坐在電腦面前才算是寫作,時不時利用碎片化時間記錄下自己的心情,寫點簡短日記,也可以算進去。或者再放寬點,寫不方便的話,可以用語音記錄下來轉換為文字。形式不重要,通過寫作可以讓我們對生活的敏感度提高,讓自己對周圍的觀察力增強,這對生活有非常積極的一面,不再渾渾噩噩地度過。
我想養成這個習慣還是因為覺得寫作是與自我對話的機會,寫作對思考問題和思維模式的訓練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鍛煉身體一樣,規律地練習效果總是好于想一出是一出地鍛煉。所以說我還是因為嘗到了寫作的甜頭,在寫了這么久之后想試試能不能讓自己的輸出更有規律。
抓住每次表達的機會
平時發微信就注意自己的表達,要簡練且有條理。這點給了我不少的啟發,有時老覺得自己沒有表達自己的機會,其實我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微信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嗎?每天幾乎時刻都有機會讓你訓練自己的表達,而不是隨意地寫出一些僅僅能看明白意思的話。
從這個角度想想,真是生活無處不能學習。我自己明顯能感覺,在微信和口語上的用語更隨意,尤其是喜歡出現指代不清的情況,或者以為別人知道情況而不交待背景?;仡^想想,很多與人交流中的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有時也覺得平時交流不用那么嚴謹,這樣做太累了,但我們也喜歡跟思路清晰的人交流,交流效率高溝通成本低,節約大家的時間。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修改文章就是修改思想”,其實在微信上發送的文字也是如此。我想可以不用一下子給自己太高的要求,可以先感受一下與微信中與哪些人對話效率比較高,可以學習下他們是怎么遣詞造句,自己再發送信息的時候再注意下,慢慢積累起這些微小的改變。有了這樣的刻意訓練,時間久了再回頭看,就會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會有不小的進步。
還有就是多看一些好的文學作品,里面很少有正確的廢話,作者會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就把場景描繪得非常生動。我最近一直在看張惠雯的小說,就有這種感覺??赡芪乙粫r間是學不會這樣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但我至少知道什么是好的文章。
不要放過行業報告
其實行業報告一直是我忽略的一個地方,雖然書中教的是如何寫好行業分析報告,但對我來說學習如何分析一個行業,不如先去看一些行業分析報告,去看些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報告。如果以后有需要,那么再去學習如何寫。
主要是我感受到現在信息爆炸,文章多得看得看不過來,魚龍混雜,噪音太多。而我的確在有些時候也無法分辨一篇文章的可信度究竟有多強,也時常拿著兩篇觀點結論相反的文章一起對比著看最終也沒自己的結論,甚至很多時候看的調查報告也是披露了部分事實。
我知道需要訓練自己的辨別能力,但我目前也沒有很好的方法。也許以后多看一些行業報告,尤其是研究能力比較強的作者寫出來的文章,要多去看看。通過看牛人寫的報告去學習他們怎么研究,我知道這非常難,但至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公開的數據,或者試著去了解一項新的科技??傊胍私飧啵倸w自己先要動起來吧,比起別人投喂你一些你沒興趣的信息,不如自己主動去探索。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對我暫時沒什么用處,我也不需要為了漲粉去學習怎么寫爆款文。但書里提到的寫作誤區有一些我還是同意的,我自己身上也有不少的缺點。我也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對我有啟發的內容,總結記錄下來,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我發現自己在寫作上需要進步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我現在也不想貪多,一次就解決一個問題,把自己眼下最想改變的部分先嘗試養成新的習慣。有些缺點不是別人指出你就一定要改,如果這個缺點對別人沒什么影響也不是一定要改,何況缺點還是優點其實是相當主觀的一件事。
寫到最后我發現自己寫的內容跟標題的關聯度越來越遠,那就最后勉強點下題。通過寫作我有了以上的想法并寫下來;通過寫作我直面了自己缺點但也接納它們;通過寫作我在閱讀時更多地關注到每本書中能讓我學習的地方,盡量放下評判;通過寫作我對生活的觀察力也更強了。
其實能把自己閱讀的感受真實地寫下來,就是因為一直在寫,寫多了自然就會思考得多,慢慢走進自己的內心。這篇讀后感中所表達的想法,不就是我因長期堅持寫作而成長后的成果之一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