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暖濕氣流在藏南孕育了繁茂的植被以及溫潤的人情,雪山上終年白雪皚皚,底下卻能看得見生命的翻涌,林海,草原,溪流。因為沒有被所謂的文明所渲染,所以這里的真情能夠被原本保存下來。
四季的信仰在這里,一生得到神的眷顧和保佑。瑤瑤純如思,吹來閑庭院。雪洛三分云,心定三生緣。
若非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是不能感受到為何世間能有倉央嘉措這樣偉大的人,寫出的詩歌,是那樣的動人心弦,仿佛讀一讀,情絲上的灰塵以及被世間所能蒙蔽的本心能被清洗反省一番,然后看得見最清澈的自己。
眼睛在三千年的風云上,看著被淤泥污染的心,身在萬里之外去追逐世間所謂的名譽,雙手在林海間不停的撥弄著荊棘,腳在隔壁的尖石上一步步帶血的走著。
這或許就是魯迅寫小說人物的感覺吧,一處眼睛,一處鼻子,一處嘴巴,組合而成。然而人世間的修行卻在西藏得到空前絕后的痛苦的抉擇。
在這里,我的心隨著倉央嘉措這一生的命運走動著,忽然感覺到他如果在內地或許寫不出如今這么美的詩歌,這么純凈的詩歌。
只有在這片土地上,才能孕育出那么情癡的春思,或者對佛的追求,亦或者是背后掩藏的修行以及政治漩渦。對倉央嘉措來說,即使是那么驚心動魄的宗教之斗,然而對他來說,卻心里明凈似水。對他來說,寧愿用這一生的身和情去愛這片土地。
如果我出生在這片土地上呢?我的命運該又該將是怎樣的?
來之前,領隊說雅魯藏布江大峽谷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首,然后進一步說,其實它甚至可以和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媲美,甚至超過它,是世界之首。
它是世界上最深的峽谷,被稱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既有喜馬拉雅的嚴寒冷峻也不乏亞馬遜河的濕潤溫情。
聽領隊這么說,它對我來說是如此的神秘。記得在地理課本上,對這個地方的水文地理環境也有了解,對它有著很多的向往,包括三江源頭等等。
沒想到來這里時,這里竟然給了我一種驚人的畫面,從靈魂里升起一種安詳,一種溫馨和本心的照見。這里像極了世外桃源,也像極了江南的氣候,只不過海拔高了點。
隱隱藏藏,尋尋覓覓,卻道時光荏苒,遲來迷瞪,竟然有種前世之約。
三千粉黛,也抵不過這里的桃之夭夭。堯堯之明,在于美的壯觀卻又和諧于溫婉和素雅。山谷間的沖擊平原恰好停留在深谷的雅魯藏布江峽谷之上,鬼斧神工的造化來不得一點多一點少,如果再多一點,想必就會毀掉峽谷的獨一性。
山谷間桃花粉翠,疊疊茂茂,如安靜的少女雪白脖子上圍著的毛絨衣領,將那一抹緋紅映在羞澀的臉龐,藏族的白的、綠的、紅的屋頂在一簇簇的桃花間,分明成了跳動的韻律。一杯紅酒的微醉,翩翩起舞,霓裳羽衣,洛神賦的女神想必也會迷戀這里。
連李白的“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或許也可能不必這么感嘆,如果趙飛燕不身在漢宮,在這片土地上,或許會快樂自在的多。
從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門口,坐車跟隨導游游覽了大概幾十公里的路。雖然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很長,但是開發出來的卻只有幾十公里,從門口一直到矗立著南迦巴瓦峰的碑的村子結束。
這片區域也是驢友們特別喜歡的徒步路線,比如著名的墨脫、雨崩徒步路線(去年差點去了),還有很多探險路線。其實一開始我是被這些探險路線吸引了,但是在見到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后,發現其實心里也是很高興的。
一路上,一位藏族的導游姑娘給我們說了每個景點的故事,還有江底的廟宇和魔鬼的故事,還有攀登南迦巴瓦峰的國內外驢友故事。
在每一個景點,都有當地特色的藏族商品鋪,賣著各種各樣的藏族飾品和東西。
每一次的穿越一處村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少數民族居住地。這些都帶給我無限的感嘆與新奇。
行走在雅魯藏布江上面的懸崖峭壁上,一騎灰塵揚起惹起千番心事,無所顧忌的孤獨以及對生死的參悟,對紅塵之痛的念及無論如何都不能緩解一個人在車子上默然相對雪山的空寂。
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一處地叫做情比石堅,兩塊大石中間,生出一株桃花。傳說當年是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路過此地時共同種下的,以此表明,他們的情比石堅。后來,這里成了一處圣地。
其實在西藏,只要是有關于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都受到藏族人敬仰和膜拜以及虔誠的感動的。
在這個情比石堅處,順時針繞石三圈,便能和自己心愛的人永結情緣,無伴侶也能求得姻緣。一車人下車,看到很多的情侶都拉著手,虔心地繞著,我的心突然孤獨起來。
這些人中,有年輕的情侶,有老夫老妻,而我有什么呢?我也繞了三圈,可是心里卻空落落的。恍惚間,不知道自己身心該歸屬何方?
從這里略過一片翠綠的青稞麥苗地,能看到遠處的雪山。那里無論怎樣取景,都是一幅畫,不需要精心構建新的人造的畫布,背后就是南迦巴瓦峰。
作為中國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圣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
據說南迦巴瓦山頂終年積雪,云霧繚繞,不輕易示人,有“羞女峰”之綽號。其實南迦巴瓦峰一直都是一片未被征服的處女地,直到1992年中日聯合登山成功后,第一次有了人類的氣息。但是此后再也無人攀登成功。
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質構造復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南迦巴瓦峰地區也因此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特別大,不像珠穆朗瑪峰已經被很多人征服了。
結果那些登上山頂的人過于興奮,跑到雅魯藏布江水流最為激烈的地方游泳還是玩漂流,結果幾個人都被水流沖走,喪命雅魯藏布江。在“峽谷激流”景點處,就是他們當年被沖走的地方。那里水流湍急,河水浩浩湯湯。
在那里,看著一江的翠水,兩邊是深山,突然感慨命運無常,人在大自然和神靈面前究竟該如何去修行?無常的感知不到自己的將來,對逝去的人這般的感慨,這條河流里流淌著多少的靈魂?
血染的桃花若非不是有這些靈魂,或許在佛的感召下也能放下執念,消除這一生的怨恨,最后在這片佛國凈土里安靜的看著南迦巴瓦峰,這片深情的地方。
每一處經幡隨風飄動的地方,都是對生命的祈禱,對神靈的敬仰。我在經幡處,看著遠處的雪山,心中蕩漾著雪的情懷,然而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千言萬語隨著云帶幻化在南迦巴瓦峰的山頂,佛的靈光在峰頂是若隱若現,飛流而下的云瀑隨即又上升到仙境,太陽在峰間被舞弄的嬌羞。纏綿悱惻,似飄帶,似遠黛,翻滾自倏,倒影云層。
每個人的一生都應該有一次洗滌靈魂,與雪山深情相擁的情緣與初見時恍若青春的舞動與懵懂。像孩子般那樣看著這座情動的山峰,心所有所系,也不過是那越長大越發璞歸真的如嬰兒的心靈。
在南迦巴瓦峰面前,陶然其中,我敞開所有的過往,無論是悲傷的、快樂的、喜悅的還是憤怒的、怨恨的都向雪山一一傾訴。心里越來越無所掛礙。
將這一生訴諸雪山,在它面前,我是一個虔誠的孩子。這一生的所有都被包容。洗去心靈的塵土,我愿意將我的后半生交付于雪山,去經歷所有的修行與成長。
去發現,去行走,去和她深情相擁,在云里,在霧里,在雪里,在花海里,用這一生去深藏一座山,去溺愛一個地方,去追尋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