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愛。親情與美食,友情與美食,愛情與美食?我搭建不出圈住某一個主題的具體框架,所以,我只能零碎的寫下,因為食物帶給我的,想要回憶的瞬間。
(一)山楂
不知道人從幾歲開始才會有關于味道的記憶,我的記憶,是從酸開始。爸爸的朋友從山區帶來滿滿地一籃山里紅,那時我應該只有三四歲,一籃子山楂放在炕上,我一個個的抓著吃,記憶里,在吃完大半籃被大人發現后,我已經是嘴里不停地流酸水了。以我現在的眼光來看,當年的我應該是做了件讓父母有一點兒擔心,又有一點兒歡樂的大事,試想如果哪天我生出這么個不怕被酸死,無畏地吃山楂的小孩來,我一定是難以置信外加忍俊不禁。
(二)葡萄
后來,七八歲的時候,我喜歡上了吃葡萄,確切地說是一種叫“玫瑰香”的葡萄。97、98年的那個時候,爸爸是村子里做小本生意富起來的第一批人,作為暴發戶的女兒,我理所當然地享受著每天傍晚爸爸帶回家的一大塑料袋的葡萄,在葡萄季,基本每天都有?;叵肫饋恚鳛椤氨┌l戶”的女兒,小時候的我吃得多猖狂呀,可以隨便請小伙伴來家里吃冰棍兒,可以吃灌腸兒的時候,只吃皮,不吃肉。不過很多事情,只有長大后才知道,爸爸每天做的小本生意,需要一天給人家扛幾百袋面,爸爸每天在外邊,即使賺四五百塊,也是舍不得吃一盤貴一點兒的炒菜的。我認為自己十幾歲的時候,便讀懂的父愛,我想著,等我賺錢了,等爸爸老了,爸爸想吃的,我都買給他吃。可是,幾年前,爸爸突發腦溢血,味覺基本喪失了。
(三)感謝你們陪我任性地吃
再后來,外出讀書,過上了與朋友廝混的日子。大學生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消遣,莫過于吃。最自由最美好的一段時光,我們喜歡大冬天,把羽絨服帽子里,大衣兜里,滿滿地裝上蟹黃瓜子、小魷魚、大白兔奶糖……這群朋友,已四方離散,一個在六盤水,出租屋里自己煮飯;一個混跡北京,過著兩個蘋果,一個橙子要花13.3的日子;一個漂在深圳,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與三兩好友,約著吃頓大餐。但我們依舊神奇地每天聊著天,關心著彼此的飲食與冷暖。
現在,我嫁人了。不會做飯,趙先生是被我逼著做飯的初學者。對于兩個做不好飯,又懶得滿大街尋找美食的人來說,外賣加自制黑暗料理,就是我們愛情與美食的尷尬結合。
“還想每天用咖啡香不讓你賴床,周末傍晚踩著單車逛黃昏市場”。
一年后的婚姻事實證明,歌詞里的愛情絕對不能當真。
周一到周五,兩個人誰都不能賴床。周末一定會賴床,我或是趙先生,沒有哪個人會有興趣起來沖咖啡。
黃昏十分逛菜市場倒是有過,不過騎單車逛是萬萬不能的。我們居住的城市多山,路上多陡坡,加之體重限制,騎一張單車載我的話,顯然到不了市場趙先生就會累趴。逛超市還好,逛市場就經常會吵架。第一次去菜市場買菜,四個大土豆用了六塊錢。趙先生問賣菜的土豆多少錢一斤,被答兩塊的時候,便讓我放下不要買了,之后我們便為土豆到底多少錢一斤狠狠地吵了一架。而后達成約定,為保持感情和諧,在弄清瓜果蔬菜的市場價格之前,菜市場還是少逛一些了。
前段時間加班,會忙得忘記去單位食堂吃晚飯,回家就有趙先生的黑暗料理等著了。很好奇,在掌握做菜基本功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把一道榨菜肉絲面每次都做成不同的味道,后來才知道,是趙先生童心未泯,每次都想放不同的調料試試看。說實話,不管嘗到的是哪種味道,窩在沙發上,一邊被嘮叨著為什么不找個凳子坐著吃,一邊把大腿放過來允許我更任性地躺著吃,便是滿心歡喜。
辭職在家待業的第三天。11點,趙先生居然提前回家,我問:"怎么不在食堂吃",他答:"我來給笨豬做飯"。一剎那的感動中,我真的想放棄辭職,滾回去孫子一樣上班。接著,吃到趙先生百忙之中做出的午餐后,我想飛回去像孫子一樣上班。
美食與愛的故事還很多,但我只講到這里。我懷念的,是浸滿酸味的童真,是拎一袋葡萄的父愛,是游走在青春時光的小魷魚;我珍惜的,是生活,是每天還能談論彼此吃了什么的親人、愛人與朋友。
《美食和談談情說說愛專題聯合征文》活動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