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Thomas Jefferson
《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影片改編自改編自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2007年出版的同名自傳。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后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一、家庭教育
不得不說,克里斯是一位盡職的父親,他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負責給孩子洗澡道晚安,當他的妻子離他而去時,在孩子眼中他也扮演了母親的角色。這些在大部分人眼中看起來應該是母親做的事情,他都參與了。但是電影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以下兩個場景:
1、當他們不得不住在廁所時,克里斯順勢為孩子創造了一臺時光機,穿越到恐龍時代,然后一起陪著孩子為了抵御恐龍的追擊而躲避到山洞(廁所)中。
在這樣窮困潦倒的境遇中,克里斯不僅沒有顯露出困難、艱苦的神情,還想辦法為孩子營造一種游戲的氛圍。在困難面前依然給孩子一種樂觀的情緒,我想這對于培養孩子積極地面對困難有很大的益處,與其不停的給孩子嘮叨面對困難不要氣餒,要勇敢的面對困境,不如親身給孩子示范一次,遇到困難家長會怎么做。
也許你會覺得,你不可能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但你肯定有過因為工作的繁忙回家感到精疲力竭,而對孩子懇請陪玩的要求大發雷霆;也許還有過當你在專心工作時,孩子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而故意搗亂,導致你粗暴的拒絕孩子的情境。因為我們主觀的原因而傷害孩子情緒的情形,我想每個父母都有過吧!
2、捍衛夢想
當兒子告訴克里斯他想要當籃球明星時,克里斯的直覺反應是打擊他。對于克里斯打擊孩子夢想的做法,我非常的不解,難道他忘記了妻子對于他要做股票經紀員的打擊可嘲弄嗎?當時他還跑去找妻子理論。而現在當他的兒子說:他要做籃球明星時,他的態度竟然與妻子是相同的。但是最暖心的應該是接下來,克里斯對兒子所說的話: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you can't do something,not even me.克里斯一開始破壞了兒子的夢想,但后來他又彌補了。
回看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在孩子面前犯錯時,盡管意識到自己錯了,但卻可能不會改正,這不也是值得我我們學習的嗎?
二、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批判
當克里斯與兒子為了得到住宿的地方而與女士搶公交時,受到旁人的批評。
如果沒有親身經歷過別人的困苦,對別人任何道德上的評判都只能是主觀的、一廂情愿的。想像一下,如果你是電影中為了能夠給孩子搶到一個安心睡覺的床位而不顧女士優先這一“道德規則”,遭到外界譴責的時候,你會怎么做?一定有一大堆的理由。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外人是無法理解克里斯為什么這樣做的,他根本不知道克里斯所面臨的困境究竟是怎樣的,他的判斷也只能是主觀的。
最后說一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幸福本來就是要去追求的,而大多數的人都是坐在原點上,一邊抱怨著幸福離自己太遠,一邊重復著昨天的故事。想要追尋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坐等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