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一個佛家故事,大體是這樣的:
一個僧人伸出手來,問弟子:“這是什么?”
弟子說:"手。"僧人笑道:“這是佛手。”
僧人又伸出腳來,問弟子,“這是什么?”
弟子答道:“佛腳!”僧人又笑道:“這是驢蹄。”
這個故事的意思是,眾生平等。人和驢本質上沒有分別,人若能開悟,和佛也沒有分別。
剛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以為我真的懂得了眾生平等的含義,直到有人問了我下面的問題。
既然眾生平等,那何必出家?佛祖何必修行?佛和人真的平等的話,呆在家里平平凡凡過一生不就好了?
既然眾生平等,為什么和尚要受信徒布施?為什么不是反過來,僧人們四處散播財物給他人?
既然眾生平等,為什么要分人,豬,狗,馬,羊等等各種生物?
既然眾生平等,為什么有人富貴有人貧賤?
當時的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我沒有考慮過。自以為是的認為把“眾生平等”掛在嘴巴上,就是懂了。
我思考了很久,現在,我覺得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了。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眾生是不同的。貓和老虎不同,人和豬馬狗羊不同。你不能因著一句“眾生平等”就要求狗下蛋,貓耕田,牛抓老鼠,馬司晨。就算是人,你也不能要求一個不懂廚藝的程序員去給你弄一桌滿漢全席,不能要求一個不懂建筑的理發師給你畫工程圖紙。雖然都是“有情生物”,物種和物種是不同的。即使物種相同,我們各個個體也是不同的。
那“眾生平等”難道就是一句空話?
不是的。什么是佛?是覺醒了的人哪。
所謂“眾生平等”,說的并不是所有眾生都一樣。它的意思是,眾生都有成佛的條件,只是迷而未覺。
人為何修行?
是因為我們需要破開迷障,尋找智慧。人生在世,有多少煩惱啊!破除這些煩惱的方式,就是增長智慧。怎么增長智慧?那只能是修行。每天被各種煩惱纏身,不知道怎么化解的人生是渾渾噩噩的。而修行,就是解決調服這些煩惱的過程。當人的智慧增長到一定程度,視野和心胸會更廣大,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會變得更好。能不能成佛倒在其次,您的人生肯定會變得更圓滿。
其實,在家里也是可以修行的。那僧人為何要出家?
我一直認為,出不出家跟修行的關系不大。六祖慧能,聽別人念一段《金剛經》就有所領悟,智慧比許多出家多年的人還要高。
出家,只是因為僧人們的追求不同。他們要研讀佛學經典,傳承佛的思想,傳播佛的智慧,讓更多的人受益。試想,如果沒有僧人傳播,哪有人會讀《金剛經》給慧能大師聽。沒有人念給他聽,哪有后來的禪宗六祖呢?
為什么僧人要受信徒布施呢?
其實,僧人受到衣食和財物的布施時,施主也得到了布施。那就是“福田”。“福田”并不是什么虛無縹緲的東西。它就在您的內心,就是您那一顆向善之心。
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當信徒向僧人布施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愉悅祥和的。人生煩惱多多,能用布施的方式獲得內心的寧靜歡愉,對施主而言是好事。
當然,在我看來,用不義之財布施,胡亂的放生,是沒有福報的。
因為不義之財,本來就受之有愧,良心受到折磨。即使用來布施,內心也不會安寧。因為心永遠不會欺騙你自己。而胡亂的放生,會使得許多無辜生靈遭難,也是沒有什么福報的。
人又為什么有的富貴,有的貧賤呢?
道理很簡單。同樣一塊豆腐,可以做麻婆豆腐,可以做豆腐湯,也能做成臭豆腐。本質上,它們都是豆腐,但做法不同,就出現了不同的食物。
人也是一樣。雖然都是人,各自因緣業力不同。出生前,大家的父母和家庭情況就很不一樣,甚至在娘胎里的體質都不同。這就是決定你人生的先天因素。而你的生存環境,受到的教育,性格,努力的程度等等,就構成了你的后天因素。
先天和后天因素在一起,就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了。這兩種因素都很重要。先天因素好的人,可以付出更少的努力就能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而先天因素不好的人怎么辦呢?
先天因素不好的人,想要成功,只能依靠努力,依靠更聰明的處事方式和運氣了。但是也不要沮喪,因為“煩惱即菩提”,更多的煩惱能生出更多的智慧。你的人生等于是有了更多的修行的機會了。
總的來說,“眾生平等”這句話,不是說眾生都是一樣,眾生都在一個起跑線。這句話真正的目的,是讓我們放棄傲慢之心。
我們不能因為生為人類就輕賤其他生物,不能肆意屠殺虐待其他生物。因為只有人類的地球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沒有人類以外的生物,人類必然不能獨存。
同樣的,作為一個人也不能輕視其他人。肆意侮辱輕賤其他人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反擊——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血的教訓我是看夠了。而且,人生的可能性是很多的。說不定哪一天,你所輕賤的人時來運轉,一飛沖天,你該如何面對他。
六祖慧能說過:“下下人有上上智。”所以,我們要理解“眾生平等”的真實含義,放下傲慢之心。
這是我的一點淺見,不當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