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買的書,《一對小兔子———胡適夫婦兩地書》,十年后的大年三十重新讀來,覺得胡適算個暖男。
如果你正在寫情書,或者沒寫過情書以后準備寫,一定要看看這本書。
10年前我在此書扉頁上寫下了心得:
此書同《魯迅許廣平兩地書》類似,大都為陳芝麻爛谷子之家常事,此書心得有五:
一、胡適多病
二、冬秀吃錢
三、胡適用功
四、冬秀開通
五、有其父未必有其子
現在重新讀此書,覺得當年的心得有失偏頗。新的感悟如下:
一、胡適是暖男
摘錄:我認為愛情是流動的液體,有充分的可塑性,要看人有沒有建造和建設的才能。人家是把戀愛談到非常徹底而后結婚,但過于徹底,就一覽無余,沒有文章可做了。很可能由于枯燥乏味,而有陷于破裂的危險。我則是結婚之后,才開始談戀愛,我和太太都時時刻刻在愛的嘗試里,所以能保持家庭的和樂。——胡適
民國佳人才子爆發,胡適只是其中一個,那么多佳人才子分分合合,找了小三找小四,唯獨胡適之從一而終,直到在寶島的講臺上暴斃,也沒有娶二房或是劈腿。這是其他人很難做到的。眾所周知,胡適和江冬秀的婚姻是包辦婚姻,但民國的才子佳人又有幾個不是包辦?最新的2016閱讀評分榜排名榜首的又是魯迅,可親知道嗎?魯迅婚姻也是包辦,最后劈腿了。他老人家甚至偶爾回老家連看都不看原配一眼,用現在網絡美女選男的標準,你們還會給他高分嗎?
二、胡適是情書高手
《一對小兔子》這本書,收錄胡適和江冬秀的通信最早是1911年四月廿二日,這封信抬頭胡適用“冬秀賢姊如見”,這稱呼客氣不?當然客氣了,比著現今你寫給女朋友的情書開頭用小甜心小乖乖honey或者mydarling客氣得多,為什么客氣呢?因為1911年胡適和江冬秀還沒結婚,1917年12月30日也就是胡適26歲生日那天才在安徽老家跟江冬秀舉辦了婚禮。一個月后,也就是1918年2月初,胡適就寫了情書,并發表在《新青年》上:
十幾年的相思剛才完結
沒兩月的夫妻又匆匆分別
昨夜燈前絮語
全不管天上月圓月缺
今宵別后
便覺得這窗前明月
格外清圓 ?格外親切
三、夫妻互補
《一對小兔子》里的書信,江冬秀雖從目不識字到識字不多,但寫給胡適的信還是很多的,從江冬秀的信里可以明顯的看到,她是一個比較粗獷的人,胡適跟她有二子一女,她不喜歡胡適和二子當官,她1939年在給胡適的信中這樣說三兒子:小三死沒有出息,他要學政治,日后做狗官。哈哈,在她眼里,當官都不如賣紅薯的。但是胡適給她的回信果然大家風范:小三要學政治,也不要緊。小孩子學什么,說不定后來都改變了。我初學農,后來改了多少次。你不用著急!這幾句話充分體現了北大那種老子不管兒子的自由精神。江冬秀在寄給大兒子的明信片這樣寫道:祖望,你還不寫信來給我。快寫信來!你好好的讀書,不聽話我回來要打你呢。我出來帶好東西給你。媽媽四日。這是什么教育?暴發戶式的教育。可江冬秀就是這么一個人,日后胡適和她在美國的一段日子里,有一天江冬秀正在廚房下廚,有個黑人小偷溜進了她家里,胡適又不在家,她就大喝一聲,對那個黑人又罵又吵,竟然把那個黑人嚇跑了,胡適下班回家聽到這一幕,不禁一身冷汗。這就是江冬秀,和胡適的溫文爾雅比起來,夫妻二人在性格和為人處世方面真是非常互補。想想胡適晚年擠公交時被陌生年輕人擠來擠去踉踉蹌蹌,如果換是江冬秀,一定早就破口大罵了。
四、胡適筆勤
簡書的牛逼作者很多,但我們往往只看到他們的風光,殊不知風光的背后一定少不了勤奮。當年的胡適之也是一樣,他在1914年寫給江冬秀的信里問及冬秀是否有功夫讀書寫字,說:識字不在多,在能知字義。讀書不在多,在能知書中之意而已。胡適的讀書觀,由此窺見一斑。次年也就是1918年,他在寫給江冬秀的信中又說:這幾天很忙,昨晚寫文章到三點半鐘才睡,今天八點鐘又起來了。1928年,信中又說:我把那篇紅樓夢寫好了,共寫了一萬六千字,三夜都到兩三點鐘才睡。這就是胡適之,筆耕不輟,說實話胡適這輩子文章數量遠不及同時代的其他文人,但他文章質量之高,影響之深遠,幾乎無人能出其右。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寫作習慣,王朔不喜歡熬夜寫作,照樣高產。古龍總在床事之后奮筆疾書,照樣高產。無論哪一種寫作,日出日落潮漲潮汐不重要,重要的筆勤。
五、江冬秀的麻將人生
江冬秀這一輩子最大的愛好,就是打麻將。胡適的高工資都被江冬秀輸在了牌桌上,無論在大陸、在臺灣、在美國,胡適的高工資除了貼補家用,大部分都被老婆江冬秀輸在了麻將桌上,國民黨一路撤退,從北平到重慶,從重慶到臺灣,無論什么時候,江冬秀的牌桌是一定不能斷的,在《一對小兔子》里,她多次在信中向胡適要錢,要錢的原因也很明了,就是打麻將缺錢了,1937年,江冬秀在一封別字滿篇的信中說:徐太太接我到李一秋家去打牌,潘太太、張太太、沈太太都到門口來了,再寫下次補。1938年,信里又說:我同小三都狠好,請放心,就是打牌打得太多,你看了一定要怪我不知身體自重。實在無法子,他們都是好意思,長伴我玩,一冬天來上海后,沒有病過了。1941年,信中說:我自己很會保重,用不著人管我,我打牌的話,也不過十幾個朋友玩玩小牌。從前在北平十塊錢一個六子,現在我們只算五角錢。胡適在北大的時候雖然工資是老師當中最高的,但也有受不了的時候,他在信中曾經這樣告誡冬秀:我盼望你不要多打牌。第一,因為打牌最傷神,你的身體并不是那么結識,不要打牌太多。第二,我盼望你能有多一點時候在家照管兒子;小兒子有一些壞脾氣,我頗不放心,所以要你多在家照管兒子。第三,這個時候究竟不是整天打牌的時候,雖然不能做什么事,也應該買點書看看,寫寫字,多做點修養的事。1962年,胡適在臺北中央研究院酒會上突發心臟病不幸逝世,就在同一時間,江冬秀還正在麻將桌上三六九萬。
胡適和江冬秀的一世夫妻,論感情絕對是鶼鰈情深,為后世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