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的囈語20161113
(五十七)
醒來,已經五點多了。
發了一會兒呆,開始刷微信。
朋友圈里看到了三弟妹發的荒漠甘泉。
每天都是這樣,三弟妹發,我在喜馬拉雅上讀,讀完發布完在三弟妹的朋友圈里留言:已讀,謝謝,好心情??,然后三弟妹回我一個擁抱或笑臉。
這成了我們每天的功課。
讀荒漠甘泉的好處之一是終于確切知道今天是哪天了,因為每次發布我都會加上日期。
(五十八)
Cookie和我蹓跶在簋街,深夜,找吃的。
我問Cookie想吃什么的時候,她說:去簋街。
我喜歡這樣的一拍即合。
出租車到簋街,這是什么鬼地方?那滿街滿街的紅燈籠哪里去了?
師傅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讓掛了。
很不開心。
(五十九)
簋街的簡歷:
簋街經歷了老簋街和新簋街兩個時期。
老簋街的來歷說法很多,比較靠譜的是那樣說的:很久也不久以前,那些以販賣雜貨菜果為主的攤販們喜歡在后半夜開市,黎明即散,攤主們以煤油燈取亮,遠處看上去燈影憧憧,再加上整條街上比肩相鄰的棺材鋪和杠房,故名“鬼市”,也叫鬼街。
新簋街早已不再是舊時模樣。據說最初是出租車司機后半夜收工,餓了累了要找一個吃吃喝喝歇歇心情的地方,第一家店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的,后來人氣越來越旺,成了京城一個著名的刷夜的好去處。
很多人“刷夜”的經歷都是從簋街開始的。簋街曾經是北京飲食文化的代表和時尚餐飲的標志以及人們心中的一個向往,一處歡樂,甚至是一段茶余飯后的談資。
人們都是在這里通宵游蕩,大家在一起聊天、罵街、喝酒、擁抱、哭泣,整條街都在夜夜不安著,躁動著。
隨著大紅燈籠的隱去,是不是簋街也要開始沒落了?
還是因為冬天來了?
還是因為我的心情,有些寂寥?
(六十)
把Cookie送到酒店,走著回家。
已經是新的一天了,街上空蕩蕩的。
路邊的小酒館里走出來幾個喝多了的,搖搖晃晃,嘴里不清不楚地在說:我沒喝多。
我在清冷的空氣里走著,想著不知道什么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