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九層意識(一)
今天,我們將討論并且與你們分享關于我們稱之為“意識的九個層面”的信息以及我們的理解。我們將討論的“意識的九個層面”,將會是與你們的物質實相經驗直接相關的層面,盡管其中一些也許不處于并且本身也不是意識的物質表達。
他們緊密地與你們的物質現實體驗相關聯,而且你們的物質意識,物質心智與這些層次相連接,并且從這些層次里獲取信息,并且通過從這些層次獲取信息,來解決怎么去創造你們所體驗的物理實相,來決定你們的物質實相體驗的質量。先請注意,通常情況下,我們說:你們對物質實相體驗,而不是說:你們在物質實相里的體驗。因為無知實相不失時機你們所處于其中的什么東西,它是你們之中的什么東西,它處于你們的意識之中,是你們意識的一宗體驗。并且在我們將在今天的這次傳導“意識的九個層面”的描述中,我們將致力于澄清關于意識的某些方面,我們曾經講到過這些,但是從來沒有這么深入地,以這種方式講過。以便你們能夠有更清楚的理解和更清晰,更強的能力去處理你們自己意識的這些層面,去理解那些層面是怎么聯戶合作的,然后讓更加平衡的物質實相體驗得以在你們意識中出現。我們將開始給出這些不同層面的標簽和標識,其中有一些你們曾經聽說過,有一些你們沒有。盡管如此,你們最終會看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再次申明,請記住這些層面只是對你們所是的全部意識,你們更廣泛的存有的簡單粗略的劃分。但是,在你們意識內所創造出的振動的不同所導致的對于意識的不同維度層面的不同體驗,全都是存在于你更廣泛的存有里的。
我們將從頻率最高,但仍然與你們的物質體驗相關的層面開始。那個層次被稱之為“超靈”,現在,你們星球上的某一些個體常常給它賦予各種名字,超靈是其中之一。有一些人叫它“星靈”,如果你們喜歡,你們可以這么叫,還有其他比超靈更高層的東西,也是是更能夠體驗我們一開始對你們所說的“更廣泛的存有”的東西,也有可能被叫做“星靈”,但是目前,我們將用“超靈”這個概念,因為如果你想的話,它能夠將擴展自身,將自己表達成許多個體化的靈。在這種語境下,“個體靈”就是比“超靈”頻率低一點的下一個層面,并且“個體靈”是以這次傳導為目的,可以與其他詞互換同義詞。
那么,“超靈”,從某種意義上說,養自己擴展或者,如果你們愿意的話,可以說,將自己分裂成許多個“個體靈”,它們每一個獨自地體驗,這也是我們將要描述的,如果這一個“個體靈”選擇去體驗物質實相這個概念。我們將要描述的是,從那個層次下來,在體驗物質實相的意識中“結晶”的大方向,總體藍圖。一旦“超靈”將自身分解成多個“個體靈”,那么這些選擇想有一個物質投生的體驗的“靈”,接著將自己,從振動上講,再一次分裂。
第一層,它將把自身分成“高層心智”和“物質心智”。“高層心智”保持在非物質狀態,作為靈性振動的代表,但是它并不是全部的靈。它依舊是那個為了創造一個物質實相體驗的什么東西的一部分。并且,正如同“物質心智”體驗一個獨特并且獨一無二的物質世界,物質領域,物質實相一樣,“高層心智”也實際上有它自己的世界,自己的領域。在物質世界里你們將會注意到,它絕大多數由你們所說的“三維空間+一維時間”的所定義,但是在“高層心智”的領域里,在它的實相里,可以體驗到一種更加全面的多維時間的體驗,反而沒有太多對空間的需求。于是你會發現,如同“物質心智”可以出現在三維空間里,并且到處移動,“高層心智”能夠在多維的時間里到處移動。這就是為什么,從“高層心智”的視角出發,它可以同時體驗到“物質心智”稱之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并且站在它的視角上,它可以給出更加廣闊的視野,讓它可以給處在所謂的三維空間的旅途上的物質心智提供指導。
因此,這么說來,有兩個平行的世界。“高層心智”的世界,在其中可以有某些體驗;“物質心智”所在的世界,在其中會有另外一些體驗。并且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實相,與包含所有這些的,但是運作于更高的頻率的“個體靈”的,乃至是同樣運作于多維度的更高頻率中的“超靈”的實相也大不相同。而超靈的這種“高頻率”允許它可以同時擁有多個“個體靈”的體驗。
現在,從振動上,再往下走,從“超靈”到“個體靈”,再到“高層心智”,再到“物質心智”,在這二者之間,還有另一個振動層面我們稱之為“模板層實相”,將非物質的“高層心智”世界與物質世界分開來。這個““模板實相”是一種兩者的混合體,它就類似于“藍圖”實相,在其中,“高層心智”可以定下來某些整體存有的“物質心智”部分,可以體驗的“藍圖”或者說“模板”。在過去的傳導中,我們說過的,當“高層心智”和“物質心智”能夠在平衡的關系下工作,那么這樣就能讓整個存有,正在體驗物質實相的整體存有,以平衡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這就是為什么“物質心智”與“高層心智”聯合起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它能夠以整體來運作,利用“高層心智”在它的世界里的視角,并且運用“物質心智”在它特有的領域里的感知來修正它。但是,要這么做所采用的方式,要實現這種連接,這種關聯所需要處于的實相層面,就是“模板層實相”,它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并且在這個展開著將要被體驗的物質實相的藍圖的模板層實相里,有一種導體連接“高層心智”和“物質心智”,我們把這種導體叫做“想象力”。在這個地方,你給了你自己自由去讓“高層心智”的感知和“心靈感應交流”不受限制地去穿過模板層實相,進入那個在物質實相中被創造出來的接收器漆面,這個接收器被叫做物質大腦。接著讓這個接收器,按照我們的說法,以必要的方式去組合信息系統,情緒,思想模式和行為模式,以便去探索物質實相這個概念。在物質世界里,即使我們曾經說過,它包含了這些信念系統,情緒系統和思維系統,我們還想針對它們在物質實相中怎么排列的,做以此非常針對性的闡述。因為我們理解,這個概念被傳導的方式,以及你們的語言被設計來解釋這個“你們的多重人格結構”的概念的方式,讓你們認為,它們是以某種結構存在的,而事實上,他們存在的方式與你們所以為的正好上下顛倒。
換句話說,當我們談到“物質心智”的三個組成部分,信念,情緒,思維的時候,它們在振動上有特定的顯化層次。在“物質心智”之內的振動層面,信念系統的顯化,通常被你們社會稱之為“無意識心智”。產生“情緒”的層次,通常被稱之為“潛意識心智”。產生通常被體驗到的“思維”的層次被稱為“顯意識心智”。這里面存在著一小點困惑,需要做一些澄清,因為從你們的物質視角來看,你們被教導或者訓練過這樣的一個概念,就是“你們的顯意識心智和思維是在最頂部,而你們的情緒要低一個層次,并且你們的信念系統是被埋在更深處”。處于這樣的視角,你實際上得到了一個與它們實際的構成相反的圖像。實際上,在“無意識心智”中的信念系統在振動上是處于最頂部。
情緒,處在中間的層面,但是思維是在最低的振動層面。應該這么去看人格結構怎么構成的,因為它在振動上從高到低,穿過“模板層實相”,被創造出的第一個最能代表“高層心智”的層面是“無意識心智”,它包含來自“模板層實相”的信念,因為信念和定義是決定怎么去體驗之下層面的藍圖。因此你實際上是從比“情緒層面”振動更高的“信念層面”往下,然后從比“思維層面”振動更高的“情緒層面”再往下,即使是你傾向于去想你是在從人格層面往下挖掘出你的信念。為了真實體驗和識別你的信念,你實際上需要提升你的振動,進入到“無意識層面”。這就是主要的不同,以及你們星球上存在的某些試圖找出你們的定義和信念所在的過程之中有搞糊涂的地方。因為你們星球上很多人想當然地假設你必須深入你的意識去找出你的信念,而實際上你必須提升你的頻率并且向上去尋找。因為那些信念更加接近“模板層實相”,它們源自那里,更加接近于產生原始藍圖的高層心智。
但是在思維層面之下,還有更多層面。再往下走,是第八個層面,我們稱之為個體層面上的“自動心智”。在這個層面之中,你們體驗到了被典型的稱呼為“行為模式”,“行為習慣”的概念。它有那么一點無意識,無察覺的感覺,但是它不同于我們現在所定義的包含了信念(實際上比信念層面更高,比情緒和思維層面更高的)的“無意識層面”的概念。這是不同的,另一種無意識或者無察覺,它處于另一種意識的限制,分割或者分離之中,這種分離創造了你所沒有意識到的“模式”,“習慣”的概念,直到某一刻你有意識地注意到了它們,常常是通過去尋找你的信念是什么,通過提升你的振動去找出那些信念,從而找出那些你所鎖定的其中的(并且反過來增強那個信念的)“模式”,而這個信念則是在比“有意識思維”更低層面內產生了特定的無意識的模式。
比這更低的還有第九個層面,稱作“集體無意識”,這里是集體協議被定制的地方,一些事情是非常自動化,非常深得被認定的理所當然,以至于你根本不想為什么,一些通用的,比如被你們稱之為物質實相體驗的因素或者屬性,比如說引力,時間和空間,上和下,左和右,諸如此類的事物。它們所有都處在你們稱之為“集體無意識”層面的最低處,在那里存在這所有的集體協議,以至于你們根本不用考慮這些。你們只是去體驗他們。在第八層個體的自動行為上,你們仍然能夠體驗你們與“集體無意識”,“集體協議”的關系。你們與這些東西無意識之中有著怎樣的關系,你單獨認同過你內在的哪些模式,讓你不用費心去注意到它們。但是在這個層面之中的事物可以通過運用最上面的“思維”,“情緒”的“信念”三個層面而被轉換成有意識的覺察。但是你必須拴線從“信念”層面著手,因為那是最高的層面,在那里信念被創造出來。我們知道這聽起來自相矛盾,但這是實際上怎么構造的,并且信念不是在最伸出,它們在振動頻率上比“情緒”和“思維”高很多。
那么,如果“個體靈”被“超靈”創造出來,接著個體靈選擇去擁有一個物質體驗,接著就將自己分裂為“高層心智”處于它自己的領域,創造出“模板層實相”,并且通過它來將自己的理念概念轉譯成物質藍圖,接著由這個物質藍圖,首先創造出“無意識的信念”層面,接著往下通過“情緒”層面,再接著往下進入“思維”層面,接著再進入“自動行為”層面,然后再深入,通過往下進入“集體協議”層面,將自己錨定于“物質體驗”上。這樣,按照這種理解,你就有了為了體驗物質實相所必須的總共九個層次。
現在,我想再補充一句,關于那三個層面“思維”,“情緒”和“信念”的迷惑,并且你們以為“信念”是在最低的層面。現在我們也想談一談這個存在著一些困惑的概念。關于這個三個層面的概念以及認為“信念”系統是最低的層面的想法,可以看出這種特定的視角實際上造成了在理解處在更低的“無意識層面”的“模式”與“行為”上的困難,因為當你們星球上的個體給“信念系統”貼上標簽認為是在振動上比較低的,以至于你們必須在你們意識里往下走才能找出你們的信念。他們實際上做的確實往下走,進入了第八和第九曾念,而不是向上進入“信念系統”實際所處的地方。通過假設“信念”是在下面,你實際上在降低你自己的頻率,并且被無意識的“模式”和“習慣”的所困,并且不斷在強化它們而不是真正地通過提高自己的頻率去發現“信念”。這就是為什么許多你們星球上的個體在尋找他們的信念和定義這個概念上覺得有其困難,因為他們在“什么是物質意識,什么是人格結構”這個概念上,被覆蓋了這樣特定的模板,并且因為他們相信他們必須往下深挖,結果他們讓他們的振動降低進入了處在“無意識層面”伸出的“模式”,“習慣行為”的層面。砸尋找他們的信念時,他們其實質是,從某方面講,重新將他們自己重新附著在那些“模式行為”,那些“習慣”上,心里面還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老是不斷地重復被困在其中。很大一部分與這個你們星球上的人類的上下顛倒的,關于“信念系統在人格結構的哪一個位置”的定義有關系。
因為,為了進一步澄清,為了讓你們自己最終將那些位于第八層“個體無意識心智”中的“行為模式”帶入到“顯意識心智”里,以便讓它們被處理,你實際上必須提升自己的頻率,網上進入“信念系統”的層面,然后在那里重新安排,讓新的“信念”到位,然后往下經過人格層面的過濾再次帶著新的振動,在它往下走的時候,重新校準所有的東西,并且重新生成,重新“結晶”,并且重新構造人格,以至于這個被重新校準的新人格,成為能力更強,足夠通透的接收器,可以識別出那些“模式”,能夠懂得怎么讓那些“模式”,“習慣”往上浮起到人格結構之內,以便讓已經被重新標準的,擁有更深刻洞見的,更清明,有更高洞察力的“思維”,“情緒”,“信念系統”去處理它們,去處理那些埋藏在第八層面的“模式”,“習慣”,“信念系統”想法,甚至可以再深入到第九層面的你個人的協議,因為它們與你們整個社會的集體協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