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烽火,軍歌嘹亮-55】關東軍:中央軍的對手
1.鐵齒鋼牙的現代化戰爭
3月10日,日軍主力第16旅團陸續到達。下午發起猛攻,進攻的重點就是東北軍112師的防區——370高地和將軍樓。
如果說日軍的作戰方式是半現代化,那么依托長城進行的防守跟幾百年前差不多。關東軍司令官武藤,被稱為“滿洲的守護神”,看透了攻下長城的要點——火力。他把能找到的重炮,幾乎都搬到古北口。在地面部隊攻擊前,先對作戰目標進行飛機偵察。繼而火炮覆蓋、飛機轟炸、步兵開路。
一線防線和370高地很快被突破,二線的中央軍25師也開始投入戰斗。日軍,東北軍、中央軍爭奪的焦點放在了防線另一個制高點——將軍樓。日軍連夜將大炮運上先前攻占的370高地,居高臨下開始猛轟,日軍第8師團師團長也親臨前線指揮。
11日中午,將軍樓失守。一天內,古北口的戰略高地盡失。
同時,日軍切斷了防守一線右翼的25軍145團戴安瀾團與主力的聯系。
2.偉哉!上將軍
25師師長關麟征親自帶兵反攻將軍樓,激戰中,149團團長王潤波陣亡,關麟征帶頭沖鋒時被手榴彈炸傷,無法繼續指揮部隊,只能后送急救,杜聿明代理師長。
關麟征的這次沖鋒雖然沒有反攻拿下將軍樓,但打通了與被分割的145團的聯系,145團得以乘機收縮防線,避免了被日軍包圍殲滅的命運。
日軍稍作調整后,即全線居高臨下向古北口山下的25師發動總攻。25師憑借古北口關城奮力抵抗,連續擊退日軍三次進攻。堅持到13日下午,杜聿明所在的師指揮部——關帝廟被包圍、通訊斷絕、彈藥和人員消耗巨大,難以為繼。
25師全面崩潰,退守古北口以南的南天門預備陣地。徐庭瑤軍長令黃杰的第2師接管第25師的防務,第25師撤回補整,25師的第一輪阻擊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25師是一只擴編不到三個月的部隊,沒有多少訓練就開赴前線。是役,師長重傷、代師長被圍、團長陣亡,全師傷亡4000多人,打死打傷日軍2000多人。后來,蔣介石稱贊25師(那時,25師已劃歸52軍):“中國軍隊如都像五十二軍那樣戰斗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此戰也被日軍高度評價為“激戰中的激戰”。
3.現實版《集結號》
145團脫圍期間,還有一段小插曲。據日軍記載:團長戴安瀾派出了一個班的軍士哨,有7名士兵,他們因故沒接到撤退命令。7個人占據著一個山頭堡壘,封鎖著日軍的必經之路。
據第二十五師下屬旅長梁愷回憶:“據云(日本文件所記)日軍為清掃陣地,發現一處堡壘,派兵搜索前進,竟遭槍彈密發,日軍傷亡多人,嗣加派兵力猛攻,由于守軍頑強抵抗,仍未得手,而傷亡更大,乃改調炮兵施以轟擊,以致堡壘全毀,迄至寂靜無任何反擊聲后,日軍始派人前往探窺,僅見七具尸體。日人認為守軍七人,自知寡不敵眾,如棄堡退卻,或坐以待虜,當不致死,于此可見其忠勇,可敬可畏。因此就地合葬,以慰忠魂。”
“此項事實之經過原出自敵酋之傳說,且表謹仰之忱。我七勇士為國捐軀,當可瞑目于九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