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馬華文學(xué),馬來西亞作家黃錦樹的書也是第一次接觸。當(dāng)發(fā)現(xiàn)一個不曾接觸的新門類,就會有很多第一次,這是一個視野不斷拓寬,內(nèi)心不斷謙卑的過程。世界那么大,好的文字也不少。
《雨》的封面神秘、詭異,給人一種斑駁、割裂之感,令人欣喜。全文用第二人稱來敘述,這樣的一次視角讓我有點不知所措,代入感沒那么強,更多的是迷離、恍惚。作者圍繞一個家族的幾個人,變奏、分岔。何為生、何為死,似乎都不是結(jié)局,在不同人命運的更迭中,陰陽相對,人物仍舊矗立在那,永無休止。
雨貫穿全文,因著下雨,割膠人不得不停下割膠的工作,停留在家中,守在家人和狗身邊。或許因作者描述的更多是南方之境,對于那樣的場景常常感同身受。而像讀李娟的文字,她寫得那樣的生動,但總覺得隔著什么,更多的是想象,盡可能感受,沒有體會過,說感同身受顯得虛偽了。
辛、辛的兩個妹妹、阿土、阿根、阿土嫂、阿根嫂以及獵人甲乙丙丁等,全書的人物可輕松羅列出來,可我無法敘述出整個故事。每一個雨作品都可單拿出來閱讀,所有作品也可連著起來讀。
在上一篇中,辛、辛的妹妹和母親都死了,只剩下父親生活在世上。而在下一篇《另一邊》中是父親死了,辛、辛的妹妹和母親生活著。當(dāng)還未在悲傷中恢復(fù)過來時,又生出歡喜。《另一邊》的意思就不得不讓人聯(lián)想到相對的世界,生死轉(zhuǎn)換,活著的人又將如何自處。
我喜歡的一段話:你聽到他們在反復(fù)地訴說過去。過去。重要的都在過去。然后,幸與不幸,你們到了那自異鄉(xiāng)歸來的說故事者。他的故事有大森林的雨聲,猿猴的戾叫,犀鳥拍打羽翅的撲撲響。他說了多個死里逃生的不可思議的故事。他是那歸來的人。從死神的指掌間。
作者雨林的生活經(jīng)驗給予他無盡的養(yǎng)分,他不就是那說故事者嗎?訴說著故鄉(xiāng)、反復(fù)訴說著過去,來來回回的那幾個人,多少個不可思議的故事。現(xiàn)實的殘酷與離家的感傷都在那不斷傾瀉的雨中不斷蔓延。
一聲驚雷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暴雨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