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考題
自指悖論:
兩個句子矛盾的根源在于突破了各自的邊界
如果沒有B,只有A的話,A是可以成立的,因為A在自己獨立的系統(S1)里,邏輯成立。現在兩個句子之所以自相矛盾,就是因為它們被放在一起的時候,就處在同一個更大的系統(S3)了。在S3系統中,A和B的各自的邏輯成為對立,無法調和的矛盾了。
二、破局就是跳出小系統,在大系統中解決問題。
有悖論的時候,則在該維度下問題不可解決。比如,忙--無暇思考、無暇確認事情優先級--隨便抓起一件事就開始做--出錯--糾錯、更正--更忙,這個系統中如果只關注需要做的事情,則受限于可支配的時間、資源、精力,簡單在這個系統中試圖通過提高做事情的效率來完成所有任務是無解的。我們需要后退一步,了解到每日工作任務系統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靈活的系統,那就是人+事情。如果在一個系統中,最靈活的部分最能夠影響大局,那么人在認知上的躍遷,就能幫助我們在大系統中解決問題。
比如忙--盲的事情,如果空出時間來思考自己需要的生活是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把已有的事情進行分類和排序,那么即使他做不完手頭所有的事情,也能夠保證做完了對他而言最為重要的事情。
三、這個規律還可以用在哪里?
吵架。很多時候并不是出現意見不合二吵架,而是有情緒了、想吵架了,意見不合也會當做一個吵架的契機了。那么如果看到問題癥結在于兩個人的情緒,那么就能了解到,解決爭端的方法不是意見不合本身,也不是要努力說服對方,而是首先建立與對方聊天的安全感,只有有了安全感,才有可能找到意見不合的觀點、以及要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