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第六十三回,祭賽國這一關,孫悟空替金光寺的和尚捉賊伸屈。
臨行前,國王一天之內連擺兩場宴席,好吃好喝傾力伺候,誠意足足,氣氛拉滿。
豬八戒放開肚皮,吃了個肚兒圓。吃完抹抹嘴,孫悟空要去捉怪,八戒主動提出一起去,做大師兄的幫手。唐僧不失時機夸一句“八戒這一向勤緊啊!”(好偏心)
1 不達目標,不好意思下班
兩人來到亂石山碧波潭捉兩個賊——萬圣龍王及他的女婿九頭蟲怪。
第一場戰斗,九頭蟲怪出來迎戰,他們打斗一場,豬八戒被捉。悟空變作螃蟹,救出八戒。
八戒對悟空說,猴哥你不太善長水下作業,你先出去等著,等我索戰,引出他們來你再打。
豬八戒在水下賣力打斗,要討回寶貝。萬圣老龍見女婿上次捉到過八戒,雖武功不咋地,也引著龍子龍孫來打。
眾人打出水面后,孫悟空一棒就把老龍打死了。九頭怪背著岳父的尸體跳進碧波潭,回家辦喪事去了。
八戒說,他們被挫了銳氣,不敢出來了。可是,天也不早了。言外之意,想下班。
悟空說,管啥晚不晚的,你再去攻戰,引他們出來,拿不到寶貝,咱也不好意思回去啊。豬八戒不想加班,不愿意去。
2 不好意思見故人
兩個人正在商量,看見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遠遠地在天上路過。
孫悟空想,這下有救兵了,可是轉念一想,上次與二郎神相遇,是大鬧天宮時,與二郎神斗法,最后在太上老君的協助下,二郎神把我給降伏了。
這次再見面,二郎神愿不愿意見我?愿不愿意幫我?這場面太尷尬了,真不好意思湊過去打招呼。
孫悟空和八戒說了這個顧慮,讓八戒先去打招呼,也不用說別的,就說孫悟空恰巧在這呢,能彼此見個面否?(試探)
如果二郎神愿意見,就是他沒把我當仇人,那就可以幫忙。
果然,二郎神一聽到孫悟空,果斷停下來,還很客氣地說,趕緊請過來呀。一見之下,二郎神開口先祝賀孫大圣,加入取經項目很有前途啊:
大圣,你去脫大難,受戒沙門,刻日功完,高登蓮座,可賀!可賀!
多么給面子,二郎神情商很高呢。孫悟空也不差,隨即謙虛地說,當初你沒怎么滴我,我還沒報你的恩呢。我這成不成的,也還不知道呢。
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須之報。雖然脫難西行,未知功行何如。
二郎神如此大度坦蕩,悟空如此謙遜有禮,很和諧。這下孫悟空心里就敞亮了。于是說出自己遇到點困難,如能相助就好了。
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當即答應,商量著立即行動。豬八戒提醒,天晚了。
梅山六兄弟提議,兄弟們好不容易遇見,我們正帶著酒肴,不妨來個篝火晚會吧,一來慶祝悟空和八戒加入到修正果事業中,二來也敘敘舊。
大家一拍即合,吃吃喝喝,說說笑笑,HAPPY一個通宵。
3?無顏見子孫,羞于見三仙
第五十六回,悟空為了保護唐僧,打死兩個強盜。唐僧又念咒驅逐悟空。悟空很苦悶,這次真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
卻說孫大圣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個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
悟空多么難啊。他有不服玉帝的傲骨,有不敬觀音的勇氣,他可是大鬧天宮、有神通本領、人脈極廣的大英雄。他不是沒地方過日子,只是,他是個愛面子的人,不體面,半途而廢的事,他不做。
在這樣的處境中,孫悟空只能回去求唐僧原諒,可是唐長老仍然鐵著臉,發怒道:
“你這猢猻殺生害命,連累了我多少?如今實不要你了!我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快走,快走!遲了些兒,我又念真言。這番決不住口,把你腦漿都勒出來哩!”
夠狠,夠絕情,夠拎不清!
4 悟空的寶貴品質
孫悟空的這三次不好意思,恰恰體現了他的寶貴品質。
第一個不好意思,說明他的責任感很強,領了任務,就要完成。雖然任務艱巨,可是他不抱怨,任務不完成,自己這一關就過不了。多么像埋頭苦干、有責任感的打工人,沒完成工作,主動加班,都不用領導吩咐。這樣的職員,太靠譜了!
悟空的第二次不好意思,說明他自尊心很強,且情感細膩。遇到關系尷尬的故交,怕人家不搭理,面皮薄得很,知趣、懂禮。
悟空的第三次不好意思,說明他對自己要求高,有擔當,有始有終。
此外,也正是唐僧的如此拉胯表現,讓孫悟空的大英雄形象,更高大,更悲情,更讓人心疼。
孫悟空這個大英雄,既有高貴大氣的一面,有溫情親切的一面,還有悲情酸楚的一面。
如此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如此精彩、豐滿的主角形象,就憑這,《西游記》不是名著,誰是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