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大學時,我沒和家里要過生活費,現在研究生階段,學費8000,生活費每月幾千,都是我自己賺的。
本科時,還是會和家里人要學費的,當時一年四五千,自己暑假打工賺的錢,也就這么點,交完就沒有了。和家人說好后,學費住宿費他們出,其他的,我自己來。
在我自己的意識里,成年后,要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慢慢負責任。
02
本科時,我會在暑假打工,同時,周末在輔導機構代課,每個月差不多1500塊錢,暑假最多兩個月賺了7000塊。
當時濟南的物價比價低,我一個月生活費只需要幾百元。當然,剩下的錢我也沒攢著,買書,看電影,每月一次窮游,安排得井井有條。
20幾歲,如何花錢比如何攢錢重要;投資自己比吃喝玩樂重要。
我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四年自己買了200多本書,大大小小走了三十多個城市,加入了山東青年作協,出過報紙,買了單反,自學了平面設計……
考上研究生后,再沒和家里要過一分錢,上個月給我爸買了攝像頭,新手機,也給媽媽買了一些化妝品,督促她保養皮膚。
現在一邊上學,一邊靠寫作和其他收入,每個月平均有一兩萬,花三分之二,留三分之一。
當然,我覺得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投資階段,所以我還會拿出大部分錢,投資自己,維護關系,買書,買課,旅行,看話劇,看節目,送禮物,請客吃飯……
自己的掌控力越來越好,優秀的朋友也越來越多。
也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
當你不再羨慕別人的時候,說明你在逐漸進步。
03
也會有人問我:“你會迷茫嗎?”
每個人都會迷茫,我現在就正迷茫,我也不知道未來會去哪里,什么樣的生活,何種境遇,等等等等。
其實孤獨和迷茫是人生的常態,長大的標志就是:習慣了對未來的迷茫,然后踏實走好當下的路。
我開始信了。
走好今天的路,明天肯定也差不了。
04
昨天晚上,我邀請了500位小伙伴來做一次線上的交流,很多都是學弟學妹,大家的問題很多,天很冷,但熱情很高。
想來自己磕磕絆絆的青春還是可以給別人提供一點借鑒的,他們前后提了四五百個問題,大多數,我都回答了。
“讀書讀不進去,應該怎么辦?”
“想旅行,但沒有錢,應該怎么辦?”
“學碩和專碩的區別在哪里,普通學校考名校的研究生。”
每個階段都有煩惱,很多煩惱,都會在下個階段找出答案。所以我特別喜歡和比我年長的人聊天,他們經歷過,所以看得透。
真正去感悟他們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我最迷茫的時候,感覺自己以后找不到工作,生活無趣,一生可能就瞎湊合了。
朋友和我說:你想得到什么,就要付出什么,其他的,都是矯情。
05
所以今天這個題目,這個事情,其實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大多數事情,靠我們自己,也是可以實現的,但前提是,你想了,之后就要努力去做。
想旅行,先賺錢,然后擠時間;想讀書,先靜心,然后踏踏實實去讀;想變得更好,就先定個可行的計劃,然后踏踏實實去做。
我們都是普通人,很多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踏踏實實。
投機取巧,要不得。
好吃懶做,也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