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銘銘在數學計算上的錯誤很多,不知哪里來的那么多千奇百怪的錯誤。總結一下,簡直可以寫成“計算錯誤大全”了。
計算原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就是幾加幾等于幾嘛,又不用動腦子。相對于解應用題,那是小巫見大巫啊。
這么簡單的事,還做不好?為了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和銘銘一起賦予了“計算”以極其重大的意義。
我說考試呢,就像一場戰役,為了贏取勝利,我們需要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文能安天下,武能舍其顱。需要識破出題者的意圖,還要有應戰對策。平時我們就要強身健腦,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嘛。最為關鍵的是,咱不能還沒上戰場,還沒和敵人過招就敗下陣來吧?——比如漏題。又或者說,我們不能總踢烏龍球吧?——比如計算錯誤。計算好比是這場戰役里的糧草和后防供給。沒有糧草,光有文韜武略有什么用?因此,糧草必須充足,計算必須過關。
鑒于“計算”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又因為我們要“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因此,借鑒羅胖的口號:“死磕自個兒,愉悅大家!”銘銘有了自己的口號:“死磕計算,強壯自個兒。”
我和銘銘一起梳理了“計算錯誤大全”,分析每一道錯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接下來再進行操練。經過半個多月的磨煉,三頁紙30幾道計算題,原本錯7、8道有余,前天只錯2道,昨天只錯1道,進步很大!因為有進步,銘銘也喜歡上了計算。
今天晚上,銘銘做好題,我拿著紅筆,對照答案批卷。第一頁紙全對!第二頁紙全對!我越批越開心,第三頁紙全是解方程,理論上,解方程出現錯誤的機率更小。因為可以代入驗算的嘛。假如原本做錯了,那么代入后還算錯,相當于錯2道啊。馬上就要見到全對了,我一邊批卷,一邊想著怎么表揚銘銘。表揚的話已經到嗓子眼兒了,呼之欲出……奇怪,為什么答案上有第8題的答案,而銘銘沒有?暈,又出狀況了,竟然最后一題——漏!題!那已經到了嗓子眼兒的話,活生生地被吞咽了回去……
呃……這到底是在鍛煉他的計算能力,還是在鍛煉我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