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錄:
人不是被事情困擾住,而是被對那件事情的看法困擾住。——斯多葛學派哲學家
生涯信念,是一組對自己,以及對自己在工作世界未來發展的綜合性假設。這些假設會影響個體的生涯選擇行為。
克朗伯茲認為:生涯干擾信念,這些信念并不等于錯誤的信念,它無所謂好或壞、對或錯,只是有時候令人產生不愉快的情緒,阻礙正常的或有效的行為,造成自己的麻煩。
七種生涯信念常常會在當事人生涯決定時帶來困擾,他們稱之為生涯迷思: 1 在我行動之前,必須一切成竹在胸。
2 生涯發展只能有一次機會。
3 如果我做了改變,注意就是失敗了。
4 我只有從事這件工作,才有快樂可言。
5 我的工作必須滿足我所有的需要。
6 只要我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沒有什么事是我不能做到的。
7 我這個人有沒有價值,完全要看我從事什么職業。
核心轉述:
生涯干擾信念,并不等于錯誤的信念,無所謂好壞、對錯,只有有時候令人不快,阻礙正常的行為,造成自己的麻煩。
人不是被事情困住,而是被對那件事情的看法困住。
如果不想被困住,那得看到干擾信念,并進行改寫。
個人體驗:
事件是中性的,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人對那個事情的看法會因人而異。
以前有個故事,有一個老婆婆,老是哭。因為她有兩個女兒,一個賣布鞋,一個賣雨傘。下雨的時候,她想到賣布鞋的女兒,下雨了沒人買布鞋了,哭;不下雨了,她想到賣傘的女兒,不下雨沒人買雨傘,哭。有智者告訴她,你怎么不這樣想呢?下雨的時候,賣傘的女兒生意好;不下雨的時候,賣布鞋的女兒生意好。婆婆這樣一想,化哭為笑了。
最近坐地鐵也特別有感受,在晚高峰的時候,1號線經過老街地鐵站,竟然有座位,不由感嘆現在的經濟形勢真的沒恢復。以前每天擠地鐵,擠都擠不上去的時候,想到的都是深圳的經濟條件好啊,有那么公司,才能提供那么多工作崗位,那個點都是上班的人。這樣一想,擠車都是幸福的。
利用這個時間,抓緊時間成長,等經濟漸漸復蘇了,工作機會多了,就能接得住了。
當然這個并不完全是生涯信念,但這個道理是放在生涯以外,仍然適用的吧。
行動指引:
遇到事情,看到危機里的機會,把問為什么,改成,我可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