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小米的成功,放大了設計、營銷在其中的作用,卻讓人忽視了背后的供應鏈壁壘。套用錘子那句廣告,“漂亮得不像實力派”。一個企業臺前的光環,靠的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表,還有一套需要用時間去累積的實力。
銳評:企業臺前光環,不僅靠漂亮外表,還需要一套用時間累積的實力。
羅永浩在創立錘子科技之前,是一名英語老師。
他年輕時很貧困,朋友告訴他,新東方英語老師一年能掙100多萬元。羅永浩聽后很不爽,因為他最痛恨英語,其次就是老師。但迫于生活壓力,他還是去了新東方。
2011年11月底,羅永浩受邀去小米總部和雷軍會面。當時,他希望和小米合作,但發現兩者在理念上有分歧,他便有了自己做手機的想法。
就像做英語老師一樣,羅永浩認為,一件不是很依賴天賦的事,他通過努力基本都能做到。
錘子手機的商業模式,其實和眾多新興的互聯網手機品牌類似。企業負責微笑曲線上高毛利的兩端——研發和銷售,將低收益率的制造環節交給代工廠,小米早期也是這么玩的。
這樣的模式,使得錘子手機能夠輕資產運營,只要能設計出手機,就能夠銷售出去。2012年,錘子科技拿著 900 萬元起步。當時,大家都說900萬元只能做手機殼,而不是手機。在這種“沒吃過豬肉,甚至也沒見過豬跑”的情況下,羅永浩把手機做出來了。
其中的關鍵在于,羅永浩有2億粉絲。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就曾對媒體講到,投資人更看重的是羅永浩帶來的粉絲經濟,“打個比方,按照最初的設想,如果羅永浩的2億粉絲中,轉化率能夠達到百分之一,那么要養活一個公司并不難。”
事實也是如此。
2014年,是國內智能手機發展最迅速的一年,各類手機廠商風起云涌,小米手機依靠高性價比,迅速占領了2000元市場;魅族也在堅持小而美。
同年5月20日,錘子手機Smartisan T1在上海正式發布。雖然這款手機外觀設計還算精致,但其配置不免令人吐槽。作為3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和同期其他品牌2000元的旗艦手機差不多。看上去毫無銷路的手機,卻仍然有不少錘粉埋單,這款手機最終賣出了25萬多部。
錘子T1獲得了“iF設計金獎”。
只是這并不足以養活一家公司。創業7年,錘子手機拿了8輪融共計17億元,但2015至2017年,錘子手機三年間就虧損了12.9億元。
有人打趣,羅永浩賣手機還不如他開發布會。2018年5月,羅永浩在鳥巢開了一場3.7萬人的發布會,門票收入484萬元,這足以創下一場吉尼斯世界紀錄。
只不過,商業的本質不是說相聲,增長和效率才是關鍵。隨著錘子手機連年萎靡,以至于后來的發布會,羅永浩居然開始給媒體塞“車馬費”了。
接下來則是漫天的負面消息。資金鏈斷裂、裁員40%、成都公司關門……到最后,部分錘子手機員工續簽的勞動合同時看到,合同上印著“歡迎加入字節跳動”的字樣。
同樣的商業模式,小米公司港股上市,砍下了近3000億港元的市值,而錘子手機窮途末路,似乎再難翻身。
探究錘子手機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把控不了上游代工廠、震懾不到下游渠道、全鏈路沒打通就加碼多元化這三個環節上。
第一,把控不了上游代工廠。
第一種為“進料加工”模式。品牌商提出需求;代工廠向上游采購零器件再組裝;最后把成品交付品牌商。在這種模式下,品牌商較難把控采購環節,容易出現上游與中游聯合起來吃品牌商差價的情況。
作為一個小眾品牌,錘子手機沒有像華為那樣,擁有自己的生產流水線。除手機設計以外,其他的手機制造工序,都要代工廠代做。但是,代工行業套路很深,有諸多合作模式供客戶選擇。
第二種是來料加工。就是品牌商直接向上游采購零器件,再運給代工廠加工組裝。在來料加工模式下,品牌商整體采購量,遠大于單一代工廠采購量,因而獲得更具優勢的成本價格。但是,這種模式下,代工廠的收入只剩下微薄的代工費。
第三種是B/S模式。這種模式中,仍是品牌商直接向上游采購零器件,不同的地方在于:中游代工廠向品牌商“采購”了上述零器件,生產完成后再以成品價格交付給品牌商。
在蘋果和富士康之間的合作,就有多個核心原材料采用這種模式:蘋果買進來,賣給富士康,富士康組裝完,再賣回給蘋果。
錘子手機推出第一代產品時,就是和富士康合作。但由于單量太少,富士康肯定不會選用來料加工等低毛利合作方式,錘子手機在合作費用上就會吃虧。而當時恰值蘋果手機市場大好的時期,富士康為了將產能留給蘋果手機,對錘子手機產品進行了無限期拖延。
在與工廠的博弈下,稚嫩的錘子手機選擇妥協。大工廠“欺負”小客戶,于是羅永浩在推出T2產品時,找到了中天信。這家小廠對于得之不易的訂單,倒是很為珍惜,但在T2發布會前一周,中天信突然破產倒閉,老板卷款跑路了。
創業幾年來,錘子手機的工廠換了好幾圈,產能和品控一直沒有保障。堅果Pro2攝像頭脫落、堅果R1屏幕開膠、TNT顯示器停產……頻頻發生的質量問題,讓羅永浩每次走上發布會都得吃抗抑郁藥。
第二,震懾不到下游渠道。
我們都知道,手機是一個供應鏈高度整合的行業,所以上下游供應商的配合和供貨非常重要。在這樣的前提下,雷軍花費了50%的時間用于供應商洽談和磨合,來為手機的供貨提供保障。錘子手機的資金鏈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渠道建設不力導致的。
羅永浩恐怕沒有這樣去做。他曾在峰瑞資本的年會上坦誠,他自己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癥。如果某個飯局上有6個人,其中4個不認識,他很可能就找個借口不去了。
錘子手機最大的渠道,估計是京東。
2017年4月11日,京東與錘子手機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協議顯示,未來三年,錘子科技發布的新品,都將在京東獨家首發;618、雙11活動期間,錘子將推出京東獨家定制版產品。
當時簽約的,是時任京東3C事業部總裁胡勝利。據錘子員工透露,羅永浩與胡勝利私交甚好。在京東架構調整之后,閆小兵接替胡勝利負責電子文娛事業群,此人對盈利看得很重要。而錘子手機2018年發布的新品,在京東銷量卻不盡如意,加之錘子手機給京東每單的手續費很低,京東逐漸對錘子手機疏遠了。
一個知情人士曾向媒體表示:京東的銷售回款,能夠占到錘子手機日常資金流水的60%以上。可以說,回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每個月員工的開支。
而京東每個月回款不足,導致雪球越滾越大,資金問題就逐漸出現了。
實際上,這也不是人的問題。錘子手機品牌小眾,銷量一直沒有突破,根據成都市成華區錘子大本營的數據顯示,2017年以前的5年時間,只賣出了170萬臺手機。按小米2018年的銷量來看,這個數字還不及小米一個月的1/4。
沒有銷量、分傭低,錘子手機拿什么去換回渠道的重視?情懷畢竟不值錢。
第三,全鏈路沒打通就加碼多元化。
但羅永浩沒有去重塑供應鏈端的號召力,而是跟風小米做生態鏈。在過去幾年里,除了智能手機以外,錘子公司孵化了VR、空氣凈化器、子彈短信等項目。在這些眾多的產品中,除了低端機堅果Pro出貨量有一定好轉外,其他的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在擁有訂單量才擁有供應鏈話事權的手機行業,錘子手機的訂單量,一直是牽制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要知道,小米公司搞生態鏈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上游供應鏈自己能夠把控,通過參股、收購等方式,小米已然擁有了自己的生產線。其次是下游渠道的把控,一年5000多萬的出貨量,任何一個渠道都愿意銷售小米,更何況,他還有坪效27萬元/年的小米之家。
除此之外,小米的發燒友集群初具規模。以小米手機為中心的粉絲社群形成,米粉愿意為小米品牌埋單,不只是手機,還有音箱、掃地機器人,甚至電飯煲。
錘粉則不一樣,他們是以羅永浩為中心,而非錘子手機。
2014年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羅永浩就曾表示,總有人提他依靠粉絲賣手機,這是完全低智商的判斷。
他認為,粉絲經濟帶動的產品一定是唱片、書、電影票等單價在100元上下的產品。沒有人因為崇拜偶像,會去買他代言或者生產的手機,除非手機本身足夠好。
羅永浩的2億粉絲中,轉化率沒能夠達到百分之一。這群粉絲養得起羅永浩,但養不起錘子手機。
落到商業上,沒有上下游和品牌效應,錘子手機貿然進行多元化嘗試,這必然會和樂視造車一樣——資金鏈斷裂。
就像孫燕飚所強調的那樣,錘子手機需要顛覆其商業模式,回歸產品研發的本質,才能最大化地解決產品持續性,和商業化后等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
商業模式觀察
從羅永浩正式宣布做手機那天起,大家都在看熱鬧。
錘子手機的失敗,大家總結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入行太晚、定位模糊、對手太強等。
羅永浩忽略了的一點是,手機歸根到底依然是實體產品,它不像牛博網、新東方,是虛擬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型產品。
對于實體產品,尤其是手機這樣技術型的工業品,用戶除了好看、情懷,還有一個最基礎的要求:好用。
對新一代消費者來說,好玩比好用重要,因為他們默認覺得,這個產品就應該好用。好用是必需的基礎功能,好玩是提供購買理由的差異功能。
蘋果、小米的成功,放大了設計、營銷在其中的作用,卻讓人忽視了背后的供應鏈壁壘。套用錘子那句廣告,“漂亮得不像實力派”。一個企業臺前的光環,靠的不僅僅是漂亮的外表,還有一套需要用時間去累積的實力。
圖片來源網絡 純屬網友惡搞
網友云
?? :
錘子手機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本來只有一千萬粉絲,卻號稱兩個億。不誠實!
cruise :
失敗的原因的羅胖子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得理不饒人,逮誰罵誰,得罪的,很看不慣他越來越多,最近又開始噴宜家,噴子祖師爺是也,自己也是做過生意的,法律規范以及客戶體驗跟你想賺更多錢是互相矛盾的,平衡點不好找,宜家肯定不完美,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你羅胖子從來不給別人留一點面子,等你有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會一起踩死你,即使你的堅果系列手機質量不錯,我買過,你生意也起不來,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和氣生財吧
五官制作師傅 :
確實,有毛兩個億,兩個億是啥概念?說有兩億粉絲的都是不要臉的東西。
★chapter.2019★:
充分說明,單靠打嘴炮是無法成功的,羅老師您以后還是就買中杯吧
cruise :
手機確實不錯的,我買過,從來不出問題,手感還好,但是這胖子是噴子祖師爺,逮誰噴誰,他一有事,積攢那么多的仇人以及看不慣他的都想踩死他,他根本不知道和氣生財,
如魚得水 :
還好小米沒和他合作,不然小米也黃,錘子手機的失敗是羅永浩的人品有問題,搞得個個人都討厭他誰還買他的手機,關注他的人只是看熱鬧看他怎么完蛋而已。
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
這人為人太飄了,一邊要吃掉華為成中國第一,一邊又要收購蘋果,要知道連任正非都對蘋果十分的尊重,你算什么,蘋果萬億級別的公司,你這才哪到哪,簡直是笑死人!
晚風@吹愁 :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而且是一個中國人,被人冠以“精日”,甚至“太君”的稱呼,如果還能在中國創業成功,也只能說是國人的悲哀!所以倒閉是正常的,能夠理解的。
50m深藍 :
錘子為什么黃了,個人原因是非常不喜歡羅永浩這人,整的吹噓什么所謂的情懷,沒有一句可信的。
E路清歌 :
錘子手機性價比低,就靠老羅忽悠下UI。一個人上一次當,就會打消幾十個潛在購買者的想法。其次,老羅不懂技術,這個和喬布斯、雷軍有根本區別。
PING :
錘子??手機失敗有兩個原因:第一:好好的一部手機為什么叫錘子,第二:為什么被叫做羅太君
W.laozi :
心疼老羅呀!碰的頭破血流!創業九死一生!
王旭啟航籃球 :
戰略失誤,不應該著急做線下渠道。其實第一代錘子的手機設計還是不錯的,只是故障率趨近于100%,但問題也不大,所有人都奔著情懷去的,第一批體驗失敗也都能理解,只要學當年海爾和聯想搞好售后問題也不大,可是售后跟不上,傷了第一批死忠?再后來就是原本錘子的用戶就都是活躍線上的,線上還沒搞好,就著急玩線下,太低估線下的燒錢速度了。和大的零售客戶合作是需要給錢的,沒錢就沒有好的銷售位置,沒錢就挖不到好的促銷員,沒錢就搞不了促銷活動。你和華為,oppo,vivo,小米比錢多,你不瘋了么?比的了一個月,比的了一年,第二年錢跟不上了吧。線下真的特別燒錢,如果魅族也老老實實的玩線上也不至于現在這樣,線下燒錢錢從哪來?手機上,這樣就提高了手機銷售價格,魅族原本的最大優勢性價比沒有了,也瞬間完犢子了
山 :
錘子手機失敗:第一,產品價格定位存在嚴重的問題,T1剛出來3000多的定價,并沒有從感官和使用上比華為、小米2000元的手機好出多少;第二,產品質量并不是很過關,這也是一直被詬病的地方,你可以貴,但不能又貴又質量不好;第三,品牌又不夠響,性價比又低,不知道買錘子手機意義呢?!誰也不是羅永浩的腦殘粉。
游泳的青蛙 :
錘子手機的沒落說明從事那個行業,就應該遵循行業的游戲規則和固有的規律辦事,抓住行業的核心才是最有效和最現實的。
難遇難求:
我的錘子手機兩年了還挺好的。為啥沒人買呢
藍精靈 :
我也用兩年了,真的好用
男人 :
死在TNT上了,產品沒有成熟就拿出來,那個發布會還不如更好的營銷R1
花言、巧語 :
側面說明學歷還是有用的?人家雷軍武漢大學學霸,羅太君高中都沒畢業,拿啥跟人家比?
Q貓 : 老羅苦讀自學英語 能去新東方當上老師也很厲害了
羅大嘴,別忘了你的夢想和口號,收購蘋果!拿無知和狂妄當夢想!|
freedom :
我覺得吧,有一半是死在嘴上和公司名上,做企業就得忍!和做游俠時可不一樣.
—— END ——
更多精彩創意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斗服腦》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