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看到梵高的這幅畫《夜間的露天咖啡館》,瞬間就愛上了。大片大片明亮的黃和耀眼的藍,搖搖欲墜的如花朵般綻放的星星,是我想象中法國小鎮街頭咖啡館的樣子。
那時國內鮮有情調與品格兼備的咖啡館,更不要說露天的了。是近十年來,受老外的影響,國人開始注重自身與環境的關系,于是曬著太陽,望著街景,喝著咖啡,聊天或發呆,才成為流行。
坦白講,在國內我很少有泡咖啡館的熱情。一來室外環境實在惡劣,車輛吵雜,空氣嗆鼻,二來也很少有時間能與有閑有聊的朋友坐下來真正喝杯咖啡。偶爾走在路上,看到坐在陽傘下喝咖啡的老外,我還會悄悄嘲笑一番:外國人也不嫌空氣臟啊…
倒是出國旅行的時候,我倒很有坐在露天咖啡館的興致。不管是正餐還是下午茶,但凡有露天位的,都要求坐露天,真正享受下陽光和空氣。雖說空氣全是免費的,但卻有質量好壞之分。十分感慨人家的月亮不比咱們的圓,但空氣真比咱們的好~
當然,這露天座位也不是白坐的。在意大利的咖啡館,買一杯意式濃縮咖啡,在柜臺邊站著喝只要1歐,在店里坐下來喝要1.5歐,而如果你在露天座位坐下來喝就要2—2.5歐了。不是收空氣錢,而是咖啡館開設露天座位是要額外交稅的。
除了價格和空氣外,我覺得國內的咖啡館缺少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咖啡文化。國外的很多咖啡館都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積淀。在巴黎的雨夜,我路過海明威曾經常去的咖啡館,深深看一眼那明亮的燈光便心生向往:這可是只在書本上讀過的海明威去過的咖啡館吶!
或者即使有風格獨特的咖啡館,卻常常顯得逼格過高用力過猛,讓人望而卻步。你看梵高畫中的咖啡館,一張一張小小的桌子,緊挨的椅子,人與人之間沒有隔閡,強調的是交流和溝通,而不是隔著寬大的桌子各自玩手機。
前天臺風天的晚上,我和幾個朋友接待一位英國來的科學家,晚餐后帶他去秦淮河和城墻邊散步。非常紳士的一位先生,走累了看到有露天咖啡座,便提議坐下來歇息。四五人各要一杯啤酒,吹著臺風天涼爽的夜風,不著邊際的聊天,誰也沒有看一眼手機。臺風天游人稀少,我難得在這樣的旅游勝地安靜的坐在露天座喝啤酒看秦淮河,和第一次見面的英國人聊南京,感覺十分愜意。這恐怕也是唯一的一次國內露天咖啡館體檢吧。
—————————去過的露天咖啡館分割線———————————
1.希臘米克諾斯島小威尼斯·Sunset Cafe
邊曬太陽邊看海邊下午茶的絕佳位置
2.希臘米克諾斯島·庭院咖啡
充滿浪漫田園風格的露天cafe
3.希臘圣托里尼島·費拉小鎮街口
陽光熱烈的能把人融化,再加上熱情款待我們的餐廳老板,手把手交我如何卷pita~
4.希臘圣托里尼島·伊亞小鎮
伊亞小鎮的晚餐,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落日哦~
5.意大利威尼斯·亞得里亞海邊
威尼斯的海鮮意大利面是吃過的最好吃的意面~
6.夏威夷·Bubba&Gump Shrimp
充滿美國自由散漫風格的露天陽臺餐館,這可是阿甘的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