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211號
看見色彩,看見生命—《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尊敬的讀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個深度解讀的經典繪本公眾號,你可以先點擊上邊藍色的“經典繪本導讀”再點擊“關注”,這樣你就可以詳盡看到之前發布的幾十篇導讀文章了。每周都有2~3篇文章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本導讀的宗旨是為親子閱讀而努力、為父母深度掌握繪本精髓而奉獻。請放心關注,并期盼您的回饋! 為方便交流,請加微信號:aa052631 附言:經典繪本導讀 |
一、內容簡介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紅色的鳥在看我。”“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黃色的鴨子在看我。”……隨著這樣一問一答的句子、重復的韻律與節奏,一本充滿各種動物與色彩的圖畫書在孩子面前慢慢展開。
二、繪本信息
書名: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文:[美]比爾·馬丁
圖:[美]艾瑞·卡爾
譯者:李坤珊
出版社:明天版
適讀年齡:1-3歲
出版年:2009年7月
三、繪本導讀
【封面】
解析:
封面是一個大大的剪貼熊,歪著腦袋看著畫外,正佐證著書名《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它到底正在看什么呢!
棕熊占據了幾乎整個封面,顯得憨態可掬,楚楚動人,哪有孩子不喜歡的道理。
這是一本教孩子認識色彩的書。“色彩”之于孩子,既是在藝術創新中的啟蒙和想象,更是在生活中對美的理解和感悟。善于引導孩子認知色彩的爸爸媽媽,一定是熱愛生活、傳播真善美愛的使者;而善于運用色彩的力量把教育滲透到方方面面的爸爸媽媽,一定是智慧儒雅、可以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的父母。?
這是一本可以用來唱的書。這本書的韻律很強,不斷地重復同一個模式的語言,用唱童謠的方式來讀這本書,孩子怎么可能不喜歡呢?
三歲是孩子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通過邏輯去理解語言的能力尚未形成,孩子們通過韻律的感知使自己識記語音,然后將語音與面前的事物聯系起來。這是孩子在幼年時期認知世界、與世界建立聯系的方式。因此,一段美妙的、極具韻律的文字極易引起他們的注意,也容易幫助它們認識這些可愛的動物們。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這本妙趣橫生的圖畫書,感受它朗朗上口的語言和鮮艷明麗的圖畫吧。
【環襯】
解析:
打開扉頁,就是9種日常生活常見的顏色,從上到下依次為:褐色、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紫色、白色、黑色和橙色等。這9種常見的顏色放在環襯,一定暗示內頁是大塊的繽紛色彩的再現。
從孩子出生幾個月對黑白色的認知到全彩的世界是有一個逐步的過程,而把色彩和動物聯系起來卻更好的抓住了孩子認知的心理,由動物記住了顏色,同時又加深了對動物的認知。
這是一本低幼階段的繪本故事,簡單的造型、明亮的色彩、循環的文字讓孩子看上一眼就能喜歡。
【扉頁】
解析:
如何給孩子閱讀,怎么來消化和吸收,真需要父母做些功課。配上錄音,一頁一頁翻給孩子看就可以了嗎?這是父母的感受代表不了孩子的感受。這樣走馬觀花的看多遍,孩子的興趣也很難被調動起來。
這么一本簡單有趣,聲韻俱佳的作品,卻沒講到位,想來其中的根本差異,閱讀方式要因人而異。有感情地大聲朗讀固然好,而這像兒歌式的短句并不是太適合。這篇有節奏、有韻律的作品要有節奏上的規律才是更好的選擇。
做導讀難,給孩子講好故事難上加難。
【第1畫面】
原文: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紅色的鳥在看我。I see a redbird looking at me.
解析: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隨著家長的朗讀,孩子們直觀地看見這只大熊出現在畫面上。這樣,孩子同時了解了“棕色”與“熊”的概念。看清了棕色大熊龐大的身體,健壯的四肢和尖銳的腳趾甲。仔細觀察大熊的神情,圓溜溜的眼睛,歪著圓圓的腦袋,顯得十分憨厚。
父母可以進一步描述熊的身體特征、走路的方式?以及棕熊喜歡吃什么東西?讓孩子看到圖畫的同時,得到語言的描述和引深熊的其它特征。
整本書都是用艾瑞·卡爾一貫具有創意性的貼畫構成,層疊出明亮歡樂的圖案,有種大巧若拙的感覺,和他的《好餓的毛毛蟲》一樣。書中帶有特殊的立體、折頁設計,賦予書本閱讀和游戲的雙重特性。他的創作流露出童稚般的天真,表達出對自然的了解與關愛,也引導小朋友從周遭事物中學習。
另外,幼小的孩子可以從書中學習語法、欣賞預測的節奏性,并學會各種動物的命名,更可以認識顏色,增廣視野。
本書文字上采用了一問一答的問答形式,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紅色的鳥在看我。而畫面中卻沒有看見什么顏色的東西,這樣孩子們一定非常期待翻到下一頁看看,看看那只紅色的小鳥。作者的老套真厲害!
【第2畫面】
原文: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Red Bird, RedBird,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黃色的鴨子在看我。I see a yellowduck looking at me.
解析:
隨著翻頁,果然出現了一只紅色的小鳥,孩子的期待得到了滿足。我們順勢又可以一起發問: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
這只紅色的鳥有一對紅色的翅膀,翅膀上的紅色深淺不一,有的紅色更深,有的紅色更淺,有的紅色帶點兒紫,有的紅色帶點兒橘。作者還剪裁出了羽毛的形狀,讓小鳥可以自由地在空中飛翔。
紅色的鳥平時最喜歡在天空里飛來飛去,你知道為什么它會飛嗎?那紅色的鳥是怎么飛的呢?你有見過小鳥嗎?你喜歡小鳥嗎?等一系列問題就應運而生了。
本書采用的一問一答的句子,重復出現、節奏感特別強,讓人不自覺的就像唱歌一樣,讀起來、唱起來了,真是很有意思的韻律。
另外,這本書色彩鮮明、動物活潑、文字簡單,拼接和色彩鮮艷的可愛畫風極具視覺沖擊力,而且每一個動物都畫得滿滿的很巨大!讓孩子們在色彩的世界里認識動物,讀出快樂。
還賦予了書里的每個動物獨一無二的形態和質感,它們的顏色奔放又鮮艷,毫無拘束、毫無保留,就像童年本身那么天真爛漫。同時,拙樸的畫風中也有細膩之處:每一個動物的每一個細節都被用心地刻畫過,如棕熊的眼睛和鳥的翅膀。
【第3畫面】
原文: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么?YellowDuck, Yellow Duck,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匹藍色的馬在看我。I seea blue horse looking at me.
解析:
小鳥的回答將我們引向了另一位動物朋友,它就是小鴨子。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么?我們可以嘗試著鼓勵孩子大聲念出來了,經過兩個循環波次的練習,相信他們已經掌握了這樣的句式和韻律。在這種簡單、重復的韻律與節奏中,孩子不僅學習到語言,還可以認識各種小動物和顏色,可以在生活中隨機創造這樣的句子,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繪本!
作者用了非常純粹、干凈的黃色來塑造這只小鴨子,粉紅色的腳蹼、橘色的嘴巴,長長的脖子正在向后看,翹起的尾巴又多了一份情趣。一種顏色搭配一種動物,不光顏色鮮艷還比較明顯,孩子比較好記印象深刻,不光記住了各種顏色還認識了這么多動物。
黃色的鴨子有一對像漿一樣的腳,幫助它在水里游來游去。它還有一個扁扁的嘴巴,平時“嘎嘎嘎”地叫,親子一起學鴨子叫。其它的環節也是如此。
我看見一匹藍色的馬正在看我。我們都很期待了,下一頁會出現一只怎樣的“藍色的馬”呢?
這個簡單的故事,如果孩子的年齡大點,讀多了,就可以親子玩游戲,親問子答。
親:“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子: “我看見一種紅色的鳥在看我”
親:“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
子:“我看見一只黃色的鴨子在看我”
親: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么?
子:我看見一匹藍色的馬在看我。
【第4畫面】
原文:藍色的馬,藍色的馬,你在看什么?Blue Horse,Blue Horse,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綠色的青蛙在看我。I see agreen frog at me.
解析:
這匹藍色的馬渾身都是藍色,只有四個馬蹄和眼睛是黑色,他的后蹄微微抬起,尾巴彎曲,似乎正在悠閑地擺動呢。它低頭露出潔白的牙齒,似乎正在地上尋覓著食物。
你可以問孩子見過真正的馬嗎?可以給孩子補充介紹馬的特點,比如跑起來很快、站著睡覺、尾巴像頭發等。
我們一起來問問這位藍色的馬:藍色的馬、藍色的嗎,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綠色的青蛙在看我。讓我們趕快翻頁,去見一見綠色的青蛙吧!
【第5畫面】
原文:綠色的青蛙,綠色的青蛙,你在看什么?Green Frog,Green Frog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紫色的貓在看我。 I see apurple cat looking at me.
解析:
這個胖乎乎的家伙就是綠色的青蛙啦!大自然賦予它美妙的色彩,被畫家用深淺不一的綠色表現在紙面上。它的背上,是帶點檸檬黃的綠色,它的四肢是叢林與草地般的深綠色,便于它在棲息處隱藏自己,青蛙腳蹼間透明的綠色有如薄紗一樣的綠。
青蛙張開嘴,露出粉紅色的舌頭,因為它正要回答我們的問題:綠色的青蛙、綠色的青蛙,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紫色的貓在看我,父母在沒有翻到下一頁時,描述青蛙身體特征,讓孩子有一個預知,和后面見到的畫面對比可更加深印象。
父母可以問:綠色的青蛙是怎么叫的?怎么跳的?一起學跳和學叫吧!至于青蛙小時候長什么樣子可能就因人而異了。
【第6畫面】
原文:紫色的貓,紫色的貓,你在看什么?Purple Cat,Purple Cat,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白色的狗在看我。I see a whitedog looking at me.
解析:
這只紫色的貓正在給自己“洗澡”呢!它舔著自己的紫色爪子,搖著它的紫色長尾巴,一派安靜自得的樣子。但紫色的貓正盯著前方。紫色的貓、紫色的貓,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白色的狗在看我。
貓還有什么顏色的呢?貓是怎么叫的呢?喵、喵、喵...
你知道貓先生喜歡吃什么嗎?貓的本性是吃老鼠等小動物,可不是你家貓糧啊!
【第7畫面】
原文:白色的狗,白色的狗,你在看什么?White Dog,White Dog,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只黑色的羊在看我。I see a blacksheep looking at me.
解析:
雪白的小狗,戴著一個紅色的項圈,它的鼻尖也停留著一點紅色。它的神態活潑,好像剛從茫茫的雪地里歸來,發現了什么驚喜,期待著與我們分享呢!
白色的狗,白色的狗,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黑色的羊在看我。白色的小狗說。
白色的狗長什么樣子?你知道為什么它把舌頭伸出來嗎?你知道小狗是怎么叫的嗎?汪、汪、汪....
【第8畫面】
原文:黑色的羊,黑色的羊,你在看什么?Black Sheep,Black Sheep,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條金色的魚看我。I see a goldfish looking at me.
解析:
我們仔細觀察這只黑色的小羊,身上還有白色的、卷曲的羊毛、尖尖的耳朵、圓溜溜的綠眼睛、尖尖臉蛋就像是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婦人。
黑色的羊,黑色的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條金色的魚在看我。
你知道黑色的羊先生是怎么叫的嗎?咩、咩、咩...
【第9畫面】
原文:金色的魚,金色的魚,你在看什么?Goldfish,Goldfish, 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個老師在看我。I see a teacherlooking at me.
解析:
最后的出場的動物是一條金色的魚。它有美麗的魚鱗、金色的魚鰭、像葉片一樣的魚尾。可是故事還沒有結束,因為金色的魚也在看著什么,它究竟在看什么呢?
金色的魚、金色的魚,你在看什么?魚張著嘴巴說:我看見一個老師在看我。
金色的魚有一條靈活的尾巴,它每天都在水里游來游去。你知道它是怎么游的嗎?它在水里游來游去的時候,在想干什么呢?
【第10畫面】
原文:老師,老師,你在看什么?Teacher, Teacher,what do you see? 我看見一群孩子在看我。I see children looking atme.
解析:
故事在此刻發生了變化,突然,有一個女老師闖入了故事,她和這些動物們可不一樣,究竟,她為什么出現在這里呢?原來,我們的老師也是這個游戲中的一員呢,我們可以仔細觀察老師的神情,她的眼睛認真地注視著什么地方。老師,老師,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群孩子在看我。
在接近結尾的部分,作者將故事中的人物進行了拓寬,將故事外的“孩子們”巧妙地拉進了故事中,這給觀賞這本書的小讀者帶來了身臨其境的游戲體驗。
【第11畫面】
原文:孩子們,孩子們,你在看什么?Children,Children, what do you see?
解析:
這里一共有多少個孩子呢? 我們一起數一數吧!哪些是男孩子?哪些是女孩子?你怎么知道的呀?
這本書的文字結構是一環套一環的,非常的有韻律感,而且每種動物都是不同顏色,讀起來就好像是在說唱中認識不同的動物和顏色,是中英文雙語的,英文讀起來更是像唱歌一樣,身體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動。那么這樣的一環一環的唱下去,怎么結尾呢?老師出現了,孩子們也出現了,更大的世界等著我們去看呢。
【第12畫面】
原文:我們看見一只棕色的熊,一只紅色的鳥,一只黃色的鴨子,一匹藍色的馬,一只綠色的青蛙,一只紫色的貓,一只白色的狗,一只黑色的羊,一條金色的魚,和一個老師在看我們。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we see a brown bear, a red bird, a yellow duck, a blue horse, agreen frog, a purple cat, a white dog, a black sheep, a goldfish, and a teacherlooking at us. That's what we see.
解析:
棕色的熊、紅色的鳥、黃色的鴨子……所有這些動物們都出現在了正文的最后一頁,也表明了小讀者真正看見的事物,進行了一次回顧,讓孩子們再一次重復他們所見到的事物。
在這樣的重復中,孩子們能夠了解這些顏色與動物,在韻律中記住它們,并使認知的過程充滿游戲性、其樂無窮。
故事講到這里就要結束了,孩子們是否對這些美麗的顏色有了新的認識呢?也許他們會給出更為廣闊的答案。
可以讓孩子試著自己指讀出每種動物,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呀?如果爸爸/媽媽送你一個小動物,你想要什么?
這是一本雙語的圖畫書,在不斷重復的句式中,孩子漸漸感知到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的韻律,隨著那節奏可以輕松、歡快的唱起來!同時配有大大的色彩鮮艷的畫面,讓孩子在即使不懂所聽的語言是什么意思的情況下,也一樣知道媽媽在講什么。
【后環】
解析:
看完故事,真得很佩服大師的創作,9種顏色讓不同動物加身,讓小讀者和顏色一起記住了身邊的動物,并且是一勞永逸的。讓孩子們一看到這環襯的顏色就不由自主地聯想到書中提到的動物,雖然現實中這些動物的顏色并非如此,但又以此來鋪陳了一種動物的不同顏色的差異。
無論是《好餓的毛毛蟲》、《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還是《小藍和小黃》等,都深刻地體現了對孩子清澈、純凈、快樂的心的洞悉。但面對這個太多浮躁的世界,大人們或多或少趨向于更多的追求快捷、立竿見影的效果,用成人的世界觀來過早規劃孩子的成長。一些家長往往問一些帶有傾向性的問題,如:成就習慣的繪本、環保的繪本、面對離異的繪本、養育二胎的繪本等等,都是出于功利心太強。可孩子內心更需要快樂,需要心無雜念的感受于心,其它一些功效都是父母需要的。讓繪本閱讀回歸理性、回歸本真才是躍進。
【封&底】
解析:
通過精讀,對這個繪本有更深的認識。
根據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的觀點,這樣的美術作品在培養孩子的審美情趣上比一般的認物卡片存在不可估量的價值;采用中國古典詩歌的重章復唱和頂針修辭式,復現各種主要的動物(熊、鳥、鴨子、貓、狗、羊)和顏色(棕、紅、黃、紫、白、黑),幫助孩子逐一認識它們,包括中文和英文的詞匯;循環式格局形成一個情節的鏈條:一種動物引導出另一種動物,最后引出老師,引出學生,學生再重現以上各類動物和老師。這種回環結構特別適合編故事;每頁的中文和英文都句式短小而朗朗上口,像兒歌一樣,方便孩子誦讀和自然背記。
好的作品要有好的閱讀,好的閱讀要有上心的父母,父母對繪本的理解和演繹決定繪本價值。
四、作者信息
比爾·馬丁(1916-2004),作家、編輯、教育家,曾任小學老師、校長。1967年從火車得到靈感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并邀請艾瑞·卡爾畫插圖。
艾瑞·卡爾,1929年出生于紐約,1935年隨父母返德國定居。艾瑞·卡爾討厭德國式的教育,專業教育下的學校生活及時代的戰亂,讓他的少年時光并不快樂。戰后,從小就展露繪畫天分且向往自由浪漫的艾瑞·卡爾,在中學繪畫老師的推薦及母親的鼓勵下,進入斯圖加特藝術學院學習了四年的商業設計,一畢業即在時尚雜志擔任藝術總監。1952年,艾瑞·卡爾再次踏上他要實現夢想的土地——美國。因緣巧合,艾瑞·卡爾得到李歐·李奧尼的賞識和推薦,順利開始他在《紐約時報》的工作,發揮美術兼廣告設計的長才。1960年成立了個人工作室,辛勤工作之外,他更渴望蛻變、渴望創作!
1967年,艾瑞·卡爾首次有機會為孩子的書配上插畫,這次充滿樂趣、大膽發揮創意的過程,讓他感覺暢快淋漓,也引領他日后走向為兒童創作圖畫書的道路。他年近40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迄今為止,已經創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好餓的毛毛蟲》《海馬先生》《爸爸,我要月亮》等70多本色彩繽紛、富含想象力的拼貼畫風格的圖畫書,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小讀者遍布世界各地,并榮獲多項世界著名兒童圖畫書獎。他筆下那條著名的毛毛蟲,已被翻譯成近50種語言版本,銷量突破3300萬,風行世界40余年。
李坤珊,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博士,曾任幼兒園老師、兒童閱讀班策劃及教師、蒙特梭利基金會講師。著有《童書非童書》《小小愛書人》等。
?
下面附上這本書的內文: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紅色的鳥在看我。
紅色的鳥,紅色的鳥,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黃色的鴨子在看我。
黃色的鴨子,黃色的鴨子,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匹藍色的馬在看我。
藍色的馬,藍色的馬,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綠色的青蛙在看我。
綠色的青蛙,綠色的青蛙,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紫色的貓在看我。
紫色的貓,紫色的貓,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白色的狗在看我。
白色的狗,白色的狗,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只黑色的羊在看我。
黑色的羊,黑色的羊,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條金色的魚在看我。
金色的魚,金色的魚,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個老師在看我。
老師,老師,你在看什么?我看見一群孩子在看我。
孩子們,孩子們你們在看什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