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是湖南人,自大學畢業就在這北方小城扎下了根,但30多年來,鄉音不改,習慣依舊,對家鄉的風味更是一往情深。因此,臘肉、熏魚就成了我們家不可多得的美味上品。與公公血脈 相承的夫君自然也沿襲了這一特點。
春節過后,一湖南老鄉送來一塊臘肉。聞著地道的老家灶間熏制的臘香,公公如獲至寶,特分成幾塊收好。一為慢慢享用;二來夫君在鄰市工作,每周只回來一次,公公此舉自然也是為兒子著想。
接下來的每個周末——夫君回家的日子,公公都會獻寶似地拿出一塊肉來,親自動手,切成薄片,佐以豆豉、青蒜或辣子,炒得油汪汪、透亮亮,香味撲鼻,恰到好處,等著與兒子共享。偏偏陰差陽錯,夫君事務繁雜,竟連續幾個周末來去匆匆,沒有在家吃上一頓囫圇飯。為避免暴殄天物,我們只好獨自享用了。
剩下唯一的一塊臘肉了。夫君表示這次一定準時回家一飽口福,并邀來好友共享。當天晚上,公公把自己的廚藝發揮得淋漓盡致,一盤臘肉被吃了個底兒朝天。饒是如此,大家仍意猶未盡。
次日一早,我正為夫君的早餐費神,公公忽然來到廚房,像變魔術一般,從冰箱里端出一個碗來,里面居然是一片片切好的、碼得整整齊齊的臘肉,足有半碗之多。公公神秘地一笑:“昨天人多,我兒子肯定沒吃夠。我特意給他留一份兒。快給他炒吃了吧!”未及多想,我便揮刀弄鏟地準備起來,卻被夫君攔住了:“別炒了,給爸留著吧,爸更得意這一口兒!”見他態度堅決,我只有乖乖服從。
夫君空著肚子匆忙上班去了。公公得知后,說了一句:“那就留著下次他回家再吃吧!”于是,臘肉被原封不動地放回了冰箱。
一周很快過去了,夫君應酬在身又沒有在家吃飯;我幾次提醒公公自己享用算了,但公公不為所動。又一個周末來到了,夫君按時回了家。按照公公的吩咐,我端出了那碗珍貴的臘肉。揭開碗蓋,但見臘肉上齊刷刷長出寸把長的一層綠絨,竟似蓋了一層綠紗。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急急端著碗去咨詢夫君是否還有可食性。他沉默片刻,嘆了口氣:“吃吧,別辜負了爸的一片心哪!”
餐桌上,這盤發霉的臘肉似乎并未因反復的漂洗而削減它絲毫的濃香。父子倆心照不宣,你謙我讓,推杯換盞,吃得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