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體驗,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這首小詩,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了我想說的。
可以居家辦公半天的日子里,我得以放空自己,我常常地讓自己躺在軟綿綿的沙發上,靜靜地舒展開來,如同躺在被陽光沐浴著的沙灘上,讓我的每個細胞都舒展到它想要舒展的模樣,讓它們盡情地靠近溫暖和柔和。
我的心常常地靜如止水,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美好。當我的心柔軟下來的時候,我開始接受一切的發生。
我理解在家懶惰了的孩子,我理解焦慮著的家長,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出來,很多個家庭因為居家學習的孩子而鬧騰得雞飛狗跳的場面。
我接受每個家長的求助,但我不去生孩子們的氣,也不去著家長的急。我常常地回憶,我自己帶孩子走過的路,我的孩子溫和厚道,但我們娘倆又何嘗不是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走過?失望,希望,爭吵,哭泣,理解,妥協,鼓勵,認可……一點點,直到孩子長大,我開始老去。誰說,爭吵和焦慮不是一段母子(父子)成長的歷程呢?
只有這樣,孩子才開始慢慢長大,只有這樣,家長才開始慢慢放手。就像春天來的時候,葉要發芽,花要吐蕾,都會有一場場風雨在催長。
允許,經歷,體驗,享受,正視孩子長大的過程,是我們每個家長和老師應該有的智慧。接納,理解,疏導,妥協,寬容,積極地達成共識,是我們和孩子共處的秘訣。孩子不聽話是正常的,家庭有分歧有沖突也是正常的,家長焦慮也是正常的,所有該承受的,我們都要去默默承受,沒有誰可以代替你,老師也不可以。
如此,家長才會懂得,養育孩子的不易,孩子才會懂得,長大成人的不易。如此,家庭教育才可能在摸索中真正落地,老師的職責才可能真正的提升到引領的層面。
我相信,yi情時代帶給我們的一定不只是保護好身體和生命安全的措施,還要我們學會反思,改變思維方式,改變生活方式,改變工作方式,改變學習方式,學會順從自然和規律。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不確定的世界,做好確定的自己。
(二)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體驗,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這首小詩,也寫出了我想寫的。
今天回家,走在路上,看到一片荒蕪,毫無秩序的荒野中:草是枯萎的,地是干涸的,有蘆葦在沒有方向地搖曳。我發現想用眼睛在這樣的荒野中尋找到美感,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的心情依然很愉悅,因為我允許自己在這荒野中,經歷,體驗,享受,我甚至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棵枯草,在無法向外展示生機的冬天,我學會了內斂。一顆草的心從來沒有枯萎過。
在這片荒野里,我透過樹枝望向藍藍的天,沒有任何季節的藍天,可以藍得這么純粹。純粹得讓人只能寧靜,不敢有任何妄想。
我還會坐在小時候坐過的石頭上懷想,冬天的石頭是最可愛,最有溫度的,它上面的音符仿佛記錄著我們小時候的故事。我撫摸它,閱讀它,在陽光下好石頭待一會,是一件幸福的事。
你一定不知道,在這荒野里,還有一處獨到的風景??催@個結滿冰旮瘩的石階。
我一步一步,手腳并用的爬了上去。
那份小心翼翼,那份挑戰自己的歡喜,竟然讓我覺得這片荒野就是我的樂土。四周一個人也沒有,我可以肆無忌憚地在這里像個小孩子一樣玩玩冰旮瘩,用腳探視它的光滑,用手探視它的冰涼。偷著允許自己做個孩子,像小孩子一樣,經歷體驗和探索這個世界,享受這個過程,是件很美好的事。
在每一個當下時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地允許,
全然地經歷,
全然地體驗,
全然地享受。
看,只是看。
允許一切如其所是。
我也把這首小詩送給你們,愿你們在這個冬天,在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記得允許一切如其所是,不要焦慮,好好享受生活給予的一切。
(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