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柯高峰的第16篇原創文章
【升級路線】 給別人打工—同時給自己打工,獲得成長與金錢雙份工資—徹底為自己打工
【需要修正的觀點】
*最初:單份出售時間—如何提高單位時間售價。 “不明智”的選擇——磨洋工、喊高價。但無法獲得財富自由,起碼我們都沒見到。
*你不斷成長的結果,就是你終將被低估——這是必然。
*老板給員工發的都是“市場平均薪水”。
*幾乎市場上所有的頂尖人才都被低估,或者:更可能被低估。
*被低估的人不會難過,反而可能很高興,因為那是他們成長的證明。也很清楚:終將有一天,自己確定地被“過分低估”——那就是到了“該自己闖出一片天空”的時候了。
*人分三種:給老板打工、給老板打工同時給自己打工、徹底為自己打工。
*“同時為自己打工”不如“徹底給自己打工”。
*賣時間終將不劃算,買時間終將劃算。
*“單位時間的市場售價”終將有玻璃頂,不斷成長的人終將遇到玻璃頂,直至“不得不”、“必須”、“必然”沖破那個玻璃頂,而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這一刻做準備。
*從這個意義上看,很多人去大城市“明星企業”里打工是正確的,因為在哪里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經驗。在明星企業里競爭非常激烈這個事實本事就是很大的優勢,人就是這樣,不參與競爭,就會自然而然的趨向于安逸,就會自然而然的停滯不前——越是年輕越是如此。
*所謂的教育,“耳聞目染”很可能比書本來的更直接、更有效。
* 誰的時間最值得買?那些為自己打工的人時間最值得購買??
* 所謂的當老板,其實就是有資格批量的、合理地購買他人時間,然后以適當的價格把那些時間的價值再賣出去??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時間與精力,與之共同做成一件事的人。
*因為“愛”的本身就是希望對方快樂,而所有的快樂本質上都是由“成長”帶來的。所以給對方創造成長的機會,就是讓對方獲得最多幸福感的方法。我們不妨用這各位標準來衡量一下自己,看看是否學會如何更好的關愛他人。
【注意事項】
* 見識決定境界。
* 追求財富自由的人最終的道路:先做自己的老板,然后通過日積月累的成長,逐步積累,最終獲得“成為別人老板”的資格。
* 想辦法與對自己重要的人共同成長。
* 只和家庭和睦的人做朋友。
* 跳槽重要參考標準: 我在這份工作中有沒有獲得成長。
*只要你持續成長,然后不斷復盤思考問題,你就能獲得更多的經驗,因為你的維度不同了。
*我在這個工作中有沒有獲得成長,是最配得上你時間的“報酬”。
*笑來同學是和學生一起成長的老師,那我們就是于員工一起成長的老板。
*把足夠多的時間花在她的身上。如果可能的話,也花足夠多的錢在她身上。 (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上一個喜歡的女生因為我在外打工每天只有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每次跟她聊天都非常著急,因為學習時間被壓縮了,而我非常迫切的想要“成功”。通過不斷思考,認識到了自己是“舍本逐末”了,跟現在的女朋友花時間溝通,女朋友也說我對她很有耐心, 這也對我的學習產生了促進作用。)
*真正的關愛是給予對方成長的機會。
*在想著管理別人之前,先當自己的“老板”管理好自己。
*擇偶標準已閱: 家庭是否和諧、做錯事是否用行動道歉彌補、是否有強盛的好奇心、看他是不是進取型人格、看他的人品。
*用教保持大腦的進步,不斷的思考。
*擔心別人進步太快自己會配不上,所以不如自己加強進步速度,化一切為力量,一切的根源都是自己。
*做出“夠用”的作品。 不要一開始就想著做出多么“厲害”的產品,先夠用就好,隨著自己不斷成長的同時也不斷打磨自己的作品,讓它跟自己一同成長。
【實踐操作】
與自己的愛人、家人、朋友、天下的百姓共同成長。如何讓他們愿意與我們共同成長,用自己的行動去做出效果,獲得改變,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去做,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更多的人。
【課后感悟】
多讀幾遍,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很多人都覺得看完一篇文章,前面看的都忘光了! 相信我,你并不孤獨。 我可以說,沒有一個人敢打包票說:我看一遍就清清楚楚的了解“笑來同學的思想”。 肯定是看很多遍的,看一遍抓個主題思想,再看看評論開個腦洞,繼續回去看摘錄知識點、金句、著重關注如何將一個道理講清楚的表達。最后再來個總結讀后感,嘿 成了!
每周復盤的時候,也是重新的思考以及回顧知識點的時候,起碼要用去一個來小時, 不過收獲也非常“喜人” ,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思考更為的清晰,鼓舞小伙伴們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