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些人問我,你出家之后,有沒有聯系家里人呢?
我說沒有。
再問,為什么不聯系一下他們呢,讓他們知道你的情況,就不會那么擔心你了。
我答道,世間人的情執很深,不是說你告訴一下他們你的情況他們就能不擔心的。當他們不了解你的情況時,會擔心你現在的情況,當他們了解你的情況時,還是一樣會為你的其它擔心,倒不如讓他們隨時間的流去慢慢淡忘的好。割愛辭親,尋師訪道,為的是了生脫死,為的是未來能夠廣大地利益一切苦難眾生,怎能掛礙于世間俗情,而置生死和苦難有情于不顧呢?
出家是大孝,是真孝,也許有些人終究難以理解,那就聽末學為你們講個黃檗禪師度母的公案吧。
黃檗希運禪師,福建人,因感世事無常,生死苦長,故毅然拜別母親,出家修行,欲了生死大事。 黃檗禪師出家之后,發起勇猛精進求道之心,到處參訪善知識,后來終于在百丈懷海禪師門下悟道。黃檗禪師得道后,四處云游,隨緣度眾。
黃檗禪師認為“必須放下親情,達到無為時,方才是真實的報恩”,因此過了三十年禪者的生活,卻從來不曾回過俗家,探望親人,但他內心深處,非常記掛年邁的母親。五十歲時,有一次在行腳的旅途中,不自覺地就往故鄉的方向走去。
母親也思念出家的兒子,可是毫無音訊,每天從早到晚哀傷地哭泣著,把眼睛都哭瞎了。因為想念兒子,母親就在路旁設了個茶亭,不但親自招待過往的云水僧,并且親自迎到家中,為他們洗腳,以示禮敬;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黃檗禪師左腳上有顆大痣,她眼睛雖瞎了,但希望憑萬分之一的洗腳機會,或可認出誰是她的兒子。
這一天,黃檗禪師也接受了母親的招待,他一邊讓母親洗腳,一邊向母親述說佛陀出家的故事,希望母親能因此得到信仰、安心。但黃檗禪師不想讓母親認出自己,所以善意的謊說自己的左腳有傷,不能碰水,故只將右腳給母親洗,卻不把左腳給母親洗。
后來黃檗禪師接連二次返家,雖然覺得有些難舍,但還是忍痛起程云游行腳,繼續度眾。鄰居們忍不住將這個事實,告訴他的母親說,那個向你講釋迦出家故事的人,就是你經常盼望的兒子。母親聽后幾近瘋狂似地說:“難怪聲音好像我兒”。說后就追上去,一直追到大河邊,不巧,這時黃檗禪師已經上船,而且船也開動了,母親情急地跳到河里,不幸地淹死了。
黃檗禪師站在對岸看到母親失足、落水溺死的情形,不禁悲從中來,慟哭著說道:“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諸佛妄語。”
黃檗禪師說后,即刻乘船返回,火葬母親,說一偈曰:
“我母多年迷自心,
如今華開菩提林,
龍華三會愿相逢,
歸命大悲觀世音。”
就在黃檗禪師說偈的時候,鄉人都看見他的母親在火焰中升空而去。
諸位看過這個公案,以為如何呢?世人迷于現世,不知輪回苦海,浩浩無際,生死業網,茫茫無邊;多少人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多少人曾做過我們的子女,倘真要講究孝道,則過去生中的所有父母都應孝順,怎可只為現世父母而置過去生中父母而不顧呢?然此博大浩瀚之孝如何行之?唯有置他們于安樂之地,永不為輪回迷網所縛,常享智慧光明普照之極樂,常生利益無邊有情之大心,如此,才可稱之為孝也。而要行到這樣的孝道,非出家修道不可,在家俗事繁忙,為俗情所累,又能有多少的時間,多少的精力去修行圣道呢?
愿諸修道人,都能夠放下塵緣,用心修道,待他日功成道就時,則自利利他之事業皆可任運而成,無所障礙了;而所謂報佛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等也都能夠圓滿了。愿所有的求佛道,欲利益眾生的佛子,在菩提道上,菩提之心永不退轉,直至成佛無有退怯!
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