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聞上說楊絳先生死了,雖然我沒讀過她的作品,但還是記得高中課本上她的《老王》。
其實《老王》本身沒有給我帶來過多記憶,讓我想起來的,是我一個高中同學,一個短發的,有很可愛虎牙的女生,綽號“男人”。
高中開學前都要軍訓,那算是同學之間第一次接觸吧,男人并沒有參與我們的軍訓,因為她是擇校來的,軍訓是在她學籍所在學校里,所以我們初次見面是在正式上課那一天。
第一天的座位是自己安排的,要自己找個同桌,我的同桌是我軍訓時第一個說話的妹子,個子很高很文靜,有機會我會再寫她的故事。我和同桌比較高,而且都不算很積極的學生,理所當然選擇了最后一排,而男人,坐在我們前面一排,兩個人的座位,她只有一個人。班級人數正好是單數,而最后落單的,就是男人。趁著下課的間隙,男人和周圍的我們熱情地打招呼、介紹自己、留聯系方式。
當時我只覺得,男人真是個活潑外向的女生,對大家充滿熱情,很自然地我們也都熟絡起來。
高中同學之前的友誼和初中截然不同,感覺大家都是一夜之間長大的,變成一個小大人,有些小心翼翼卻又故作天真爛漫,有條不紊卻又倉促地維持著彼此的友誼。
男人同樣如此,除了和后排的我和同桌,她也和前排的兩個女生一起玩,一起上廁所,一起去小賣部,哈哈,真是特別高中生活的高中生活。
說實話我挺羨慕男人的,總覺得她和大家都很熟,關系都很熱絡,而我,怎么說呢,算是和我同桌“相依為命”,和其他同學維持著平平淡淡的同學關系吧,不太懂得如何開始一段友情。
我們學校高中體育課是男女生分開的,女生課有一次練習排球發球,需要兩人自由組合,落單的又是男人,她笑嘻嘻問可不可以加入我們組一起,我覺得當然可以啊,于是我們變成了三人組合,而后來的體育課需要分組時,我們也很自然分在一起。
高中的日子就是這么簡單,除了上課,就是課間的笑聲。
轉眼間,就到了選文理科分班的時候了,我選了政治,男人選了化學。
分班前的一個中午,我在陽臺上曬太陽,男人吃好飯晃到了我邊上,依舊是笑嘻嘻的表情,她說“終于可以開始新生活咯。”我笑說那么向往新班級嘛,男人看著我,笑了笑,笑得眼角彎彎的特別好看。她說“知道嗎,其實我特別羨慕你們這樣兩個人的友情,我總覺得我是來遲了一步,就像課本里面的老王,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哎。”
我當時好半天沒接話,那么突然就感受到了男人的孤獨,很微妙,來晚了一步,于是就一直徘徊在其他小團體之外,看似和大家很熟絡,卻始終不能真正融入。
那一天男人和我聊了很多,或許是太多了反而沒有記住太多,只覺得那天太陽暖暖的,我的心卻癢癢的。
分班以后,男人依舊和大家很熟絡,每天笑嘻嘻,唯一不同的,是她有了同桌,兩個人一起上課,一起吃飯,一起上廁所,一起去小賣部。
其實我更喜歡那個酷酷的男人,但是卻不由自主希望她不再成為老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