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在擦拭著杯子,待整理完畢,坐下來打開電腦,寫寫文章。
或者,捧著一本書,癱在沙發上啃著紙上的文字,品著其中的段意,一讀,又是一個下午。
6點到了,我打開門,開始迎客。
依舊是絡繹不絕。
來的人多是熟人,也有陌生的新朋,也許他是路過此地,也許他是慕名而來,進來后,卻多是駐留許久。
晚上開門,我有咖啡,有故事,你來嗎?
1.
朋友Belinda很早就走了進來,她在中午參加完別人的婚禮,但想到前兩天網絡新聞講著林丹出軌的事,心中有些感慨。
她點了杯卡布奇諾,坐下來,問了我個問題:美好的愛情是不是都是"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這樣的套路?你怎么看?
我有點懵逼,這句套路我怎么沒聽說過?
我想了想,覺得這句話可能是這樣:
兩人能互相喜歡的原因在最開始是源于彼此的外貌吸引,而后經過了外在美的通關后,發現了彼此的內在美,覺得般配,于是互相熱愛。
能在一起是因為緣分,能長久在一起是因為彼此忠誠以及彼此合適。
我覺得美好的愛情除了相互吸引、彼此的心跳,還要彼此合適、彼此信任,后兩者才是雙方能夠長久的關鍵。
轟轟烈烈和平平淡淡的愛情都是美好的,過眼云煙和長相廝守也都是美好的,但要百年好合還是曇花一現,就看你了。
2.
談到愛情,旁邊一位姑娘湊了過來,夜色雖早,還不至于暗自感傷,卻問了我一個關于前任的問題。
“請問對待前任,對待過去分手的感情,應該如何處理?”她說。
我抿了一口巴拿馬花蝴蝶咖啡,跟她說:“既然是前任,已經是過去式了,已經是歷史了,你是否還留戀?”
如果留戀,那你喜歡沉迷過去,你卻不喜歡如此,想擺脫卻不知道怎么辦,于是問我如何處理,對吧?
如果不留戀,那你會明白逝去已是逝去,但你又覺得可惜,總感覺是不是還有可能重來,你不知道怎么辦,對吧?
一段情滅,一段緣起。
你如果覺得前任還行,那干嘛當初要分手,后悔了是吧,那就去試著重來。
如果覺得前任很糟糕,自己想要新世界新生活,那建議你再也不要回頭,不要去想舊情。
反正你思念舊情也是一天,不思念也是一天,看你心的選擇。
沒人能告訴你答案,只有你自己。
3.
8點多,有些職場白領們下班吃完晚飯,朋友LubQ剛閑下來,也是晚餐完畢出門散步,剛好來到我這。
最近她在思考一些問題,比如:日復一日的工作,公務員性質。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生活不要一眼望到退休?或者并沒有勇氣離開,是因為什么?
體制內的東西我看了不少,想了想,跟她聊了起來。
上班干活,下班買菜回去煮飯,吃完洗碗,出門溜達,散散步,回來看看電視劇看看書。
或者夜間飯局,下半場ktv,回來洗澡睡覺。反正,一天又是一天。
學生,工作,公務員,結婚,生子,退休,養老,死亡。
如果你想按照這個順序來活著,這是一條非常安穩的路線,而且你可以利用公務員職位謀得很多福利和人脈,為下一代創造幸福,挺好。
但如果你向掙脫枷鎖,嘗試另一種可能,那請利用好八小時外的生活。
公務員八小時工作之外,是你自己的天地,由你自己主宰,我用半年來的八小時之外的自虐,到現在終于遇見你們。
你也可以。
如果你并不想離開,要不你缺錢,要不你顧忌長輩和周圍人的眼光,要不你沒想清楚下一步計劃,要不你恐懼未來。
最后,我建議她:“跟隨你的心。”
4.
朋友夢想小姐最近有點煩惱,她把情況跟我介紹了一下,想找我解決這心頭的困惑。
察覺到自已能力弱,所以她針對工作相關的能力進行了梳理:比如各種辦公軟件,但是梳理著忽然就有一種自已什么都不是的感覺,面對眾多的能力要提升,自已也會去學,卻總覺自已沉不下來,不知如何運用到工作上去?
她怕自己只是學了皮毛,問我如何讓自己沉下來,學以致用。
我跟她講了我自己的經歷。
今年3月份的時候,我買了美國紐約攝影學院全套攝影書籍,準備滿心歡喜的學攝影,結果呢,跑來寫作。這是我短期的目標。
然后看的書籍,學習的東西大部分是關于如何寫作,大概一個月的時候,后來陸陸續續,學好寫作是我中期的目標。
后來為了提升思考,我看了關于麥肯錫一系列書籍,大概一兩個月,學會好好思考是我中長期的目標。
再后來,為了讓自己拓寬視野,買了各種書來看。為了讓自己寫多款文章,開始嘗試寫多種風格,寫出新人生是我長期的目標。
如果是有很多目標東西擺在我面前,我會進行減法。
找到你短期、中期、長期所要習得的各種目標,然后羅列,要清晰自己所想,所設,所選,然后安排相應的學習計劃。
在一個階段內,最多學習三樣不同類型的東西,跨界學習,深入探索,融會貫通,一步一步完成你的目標,再把它們運用起來。
這個過程,你不會急躁,不會浮躁,會慢慢靜心。安靜是最初始的沉淀。
5.
剛好,我路過Belinda身旁,她還在喝著咖啡,見到我來,放下手上杜拉斯寫的《情書》,聊了起來。
她覺得人的氣質,藏著讀過的書,但她有個疑問:如果你的氣質總是吸引同一類異性,該如何通過讀書改變你的氣質呢,或者對于不想再吸引同一類異性,有啥獨到的見解?
我倒是覺得讀書能改變人的思維和視野,因為人通過書籍看到了一些未曾謀面的東西。
思維改變腦袋,腦細胞更新,人也會跟著更新,最明顯的變化在于氣質。
有些人長得不是特別漂亮,但談吐舉止以及形象氣質給人感覺就很舒服,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他的閱歷使然,而閱歷來自于閱人、讀書、旅行、經歷,讀書就是其中一方面。
咱首先得知道這個過程。
未曾謀面的東西讓人耳目一新,你本來是個痞子,卻因為讀了文學、哲學,變成了帶著江湖氣質的文藝青年,這就是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氣質。
你本來是個文弱女生,卻因為讀了大量的思維干貨、勵志學,變成了一個干練的女強人,氣場變得完全不同,氣質也產生質的變化。這就也是通過讀書而改變。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先接觸各種類型的書籍,找到你喜歡的,或者你想成為的那種風格,多看,然后潛移默化,你就改變了。
改變了,就不止再吸引同一類異性了,因為你已經變了,那個時候你就有更多選擇了。
6.
王敏也是咖啡廳的老朋友了,她說自己一直都想養成一個好習慣:在夜深人靜時,開一盞臺燈,捧一杯清茶,去細細品味閱讀。
卻一直一直做不到,時間荒廢在呆滯和翻閱手機中,這次,她來我這尋求一些好的建議和方法?
我給了她很簡單的建議:給自己做一個學習計劃,然后執行,執行期間,關機。
計劃今晚讀什么書,提前計劃好,到點了堅決執行,如果不忍心關機,那就下載一個番茄鐘,跟著時鐘專注做事。
看消息也是一分鐘,看書也是一分鐘,你自己選擇。
她一個勁的點頭。
7.
不少朋友心中對未來都充滿希望,也帶著焦慮,偶爾會帶著迷茫,我和很多朋友都討論過一個問題:
到了一定年齡,或者經歷了某些事后,都會碰上迷茫的時候,關于迷茫,有什么好的建議?
我自己給出的答案是:找一個愿景,或者找一個新的目標,去實現它。
這是通俗方法,但是一般情況下,考慮當時的心情和感受,處于對生活一片死寂的情況,比較難走出來,所以也比較難想到新的目標。
就算想到,也沒啥動力,對吧?
可以嘗試借助外力,找找周圍的好友和親人,問問他們的意見。或者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刺激一下自己的靈感,刺激自己的世界觀。
有時候是因為人過分關注自己的局限部位,導致忽視了周圍巨大的空間,把自己困在一個小角落,然后暗示自己停滯不前。
我的處理方法是向內走,不斷拷問自己,問出自己的心聲,確定自己一股新的力量,就逼自己去行動,然后漸漸走出來。
走不走的出來,誰知道,但是不試一試,誰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