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是到了一個年齡節點,見過身邊太多人說自己不要長大,也見過太多人一心去追逐成長。我們雖偶爾放眼未來,卻更多的淪陷于青春的回憶。青春時的我們好像一個動物,似乎什么都不知道。正如康永哥所描述的:
“青春的真諦就是無知。青春之所以爽,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我們對于自己擁有青春不知道,對于青春轉眼即逝不知道,我們對于青春轉眼即逝之后再也回不來不知道,甚至我們對于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也不知道。”
青春因何可貴,青春的可貴也許就在于我揮霍它,卻毫不在乎,因為我不知道我擁有的是最珍貴的不可復得的東西。我們以為可以永遠這樣瀟灑,永遠這樣愛憎分明。后來,我們走上了社會,現實無情的啪啪打臉,你學會了背鍋,成為了舔狗,你甚至成為了你曾經最討厭的那個樣子,你認為這是成長,其實不然。
其一,說說“討厭”, 很多時候我們看待問題,需要站在時間的長河上,其實一切都在變化,而且只會接著變。因為只要活著,就永遠還會變化。我們的喜好會變,我們的思維會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會變,那么我們的討厭也比然會變。所以,從前或者此刻你嘴里的討厭,經不住時間的考驗。
其二,說說“成長”,我們知道,人,是一個必須心安理得的物種,所以我們非常善于將自我的處境合理化,而我們一輩子也都在干這種事情。當生活的重擔把你壓彎,生活的刻刀將你雕琢,你會合理化那些不得已,你也許自我催眠說我如此是因為社會。可是如果你還有一絲清醒和勇氣,你會知道,絕非如此。
羅胖說過“成長的本質,不是提高,不是向好,成長的本質是變得復雜”。成長,并不是從一個小動物長成了野獸,那叫長大。成長更多是大腦的蛻變,是更透徹的看清世界為何如此,人為何如此,是理解后的包容。
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笑笑說,這句話表達的并不是你理解的字面意思吶~
其三,說說“苦難”,生活一直按照它的規律在運行。生活,有它自己的樣子,有你沒你,你成熟或幼稚,它都是如此。你宵夜時的歡愉,體重會加倍奉還;你學習上偷的懶,工作會多些痛苦;你工作的懈怠,收入便不會讓你好過。生活中的苦難,總量是不變的,只是當你不去選擇以積極的方式主動承受時,那些你以為賺到的輕松,只是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了你的身上。就像你保持幼稚的輕松,生活總會給你暴擊,而那些因此迷失的人,卻說是生活的錯。
“成長就是你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鴻溝,你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來了,叫成長。”——羅振宇
也許我們每次跌入那鴻溝中,總會讓自己的身心受傷,會有難以抹平的裂痕,那又怎樣。裂痕…不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如今的我們總是高喊素質,望人人向善。但殊不知,只有看盡這世界的美好與丑陋后,那殘留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