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在阿婆家住,已有近十年了。
阿婆打兩電話來,叫曉云去她那住幾天,但她沒有提我。生病這些年,因免疫力低身體不好,加上自己脆弱的自尊心,雖她多次詢問,我都拒絕了。
“去吧,我和你一起。”我對曉云說。怕是我不去,她也不愿意。
到了阿婆家,她高興地接下了我們的行李,“阿婆,我來你這住,你年紀大,還要為我多做菜,太累了。”曉云說。
“這沒什么,就怕嫌棄我這臟,不想來。”阿婆笑著說,有點靦腆。
阿婆是個愛干凈的人,襪子和內褲每天都換,就是在冷天也要隔天洗澡。但她這句話像針般刺到了我們的神經。嫌棄什么,嫌棄沒有隨時可用的熱水,沒有淋浴,買菜不方便,早年間還沒有水沖的廁所。兒時我們在阿婆家同樣沒有這些,那卻是個快樂的時光。
“累點也沒事,你們來了,可以陪我說說話。”阿婆又說了句。頓時愧疚感涌上心頭,我知道老人家需要陪伴,阿婆是老人家,那為什么沒有想到她也要有人陪,為什么還要阿婆主動打電話,原來我知道的只不過是那一句話而已。想想小時候,她給我們扎辮子,買零食,做好吃的,和我們玩牌,帶我們去菜地田里山上,以至于每個假期都是到最后一天才回自己家。阿婆陪著我們長大的,但在這條長大的路上,我們卻丟了什么,忘了什么。
阿婆是孤獨的,那個知她,與她度過56年風雨的伴侶去世五年了。送殯那天阿婆哭得撕心裂肺,體會過患癌之難過的我,在一旁卻也不知如何安慰,有些心情終究是做不到感同身受的。這之后的日子都是阿婆一個人過,除了過年小舅一家會回來呆上半個月,她也不喜歡來我家或是其他舅舅家,不自在。她還要鋤地種菜養雞……她還有很多事。但是阿婆腰不好,站著或走了一會兒就疼得厲害,我們電話里也總勸她少忙活,可沒有用,一個閑不下來的老人家。或許忙,能消散一些清冷和孤寂。
80歲的阿婆又要去菜地了,我也終于能陪她去,可以幫她扛鋤頭和提籃子了。她要把豆角苗和南瓜苗移栽別的菜地,我在她的示范下鋤了菜窩,阿婆小心地把菜苗種下去,扶好土,施了肥。我們又挖了兩頭藠頭,驚喜的是,在旁邊的竹叢里發現了很多春筍,我們滿載而歸,阿婆問,“你能扛得了這些嗎?”“我現在比之前有精力,沒生病時我都能挑一擔水回家呢!”我笑道。回來時走的另一條路,路邊的十株木槿是阿婆去年種的,希望它們開花的那一天,我和阿婆都能看到。又遇到同村人,阿婆與他們聊著天,我一旁等著。這就是美好吧,連著樹葉青草和空氣都沁人心脾。
我採到了很多蕨菜,但有的不嫩了,阿婆說,“沒關系,我也能嚼。”我才知道她喜歡吃這個野菜,只是她自己是弄不到的,總算也讓她嘗到了一回春天的果實。原本以為我能為她做更多的,比如上班了有經濟能力給她買東西,在她身體不舒服時能帶她去看醫生,或是讓她覺得這個外孫女有出息了。很多年前我爸媽和我陪她去看腰疼,在醫院都是我走在前頭詢問的,我真的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被需要了,哪知那個一直要依靠他人的是我。
晚上,我們三人睡一張床,被失眠困擾很久的我很快就睡著了。第二天,我們的早餐是紅薯稀飯,紅薯很甜,是阿婆種的。下一次來時,說不定能吃上別的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