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做了將近一個月的正骨治療了,拍片顯示是脊柱側彎,具體是胸椎右彎,腰椎左彎,比較嚴重的哪種。
脊柱側彎會導致骨盆變形。這種毛病不是一年兩年得來的,它的源頭甚至會追溯到上學時期。
大夫對著燈光舉著片子,搖著頭問我,你不疼嗎?我說疼啊,這幾年腰背都疼死了,特別是生完孩子喂奶那段時間。
“恩,這就對了。按理說你這種身體結構,都不適合生孩子,應該治好了再生。”
我一臉錯愕。
原來脊柱側彎成這樣子,一是懷孕生子的過程會疼上加疼,二是會加重脊椎病情,三是骨盆變形也會加大生產(chǎn)風險。
這一瞬間我覺得自己好牛X,我不僅生了孩子,還是順產(chǎn)!
老公問我,怎么沒經(jīng)常聽你說過疼?
我撇著老公崇拜的星星眼說,“那有什么,我只不過是自己忍著沒說啊?!?/p>
02
這幾年特別流行一句話,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很多人都將之奉為真理,太熱血,太勵志了有沒有,看我們女人,做了母親以后就變成十項全能了!多么厲害,多么偉大。
女同胞們還特別喜歡把這句話轉給自己老公看,希望他們在老婆成了孩他媽以后,還能繼續(xù)呵護那個曾經(jīng)被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弱女子。
因為,我也是這樣。
所以在得知自己的身體問題以后,我頭腦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這句話。
我被自己強悍的母親角色所陶醉,我想為什么就沒有為父則強這樣的詞語誕生,因為他們就是沒女人堅強勇敢啊,我希望老公對我充滿敬佩,我希望他能對照我來反思自己。
后來陶醉夠了,就琢磨出不對味了,先說孩子的爸爸,他就一定不比我們強大嗎?他們強大的地方有很多,只不過和我們的點不一樣。
再說自己,無論是耐受力、意志力還是拼搏力,跟母親的身份并沒太大關系,因為如果你是這樣的母親,那你沒生孩子之前就一定沒把自己當過弱女子。
比如你敢去陌生城市闖蕩旅行,你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通宵達旦,你獨自一人生活時,家務做飯樣樣都行……
這些就是本來的我,而不是成為母親的我。
03
有一部分媽媽,她們就算生了孩子,成為母親,卻連最起碼的責任和義務都盡不到。
我的小區(qū)里有位媽媽,她所盡的母親職能也就是生了個孩子,孩子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帶起來的,她也并沒有什么繁忙的工作,她待業(yè)在家。
媽媽每天在家里玩游戲,孩子稍微吵鬧一點,都會觸發(fā)她的痛點。
她會用“自己一個當了媽的女人有多不容易”來跟身邊的所有人鬧,她說因為我不容易,所以我要用游戲來緩解,因為我的不容易,所以你們都要理解我,因為我的不容易,你們不順著我就是不對,到最后,每個人都心力交瘁,婚姻也漸漸出現(xiàn)裂痕。
這個時候,女子本弱的信念,就變成一種自我救贖的借口,一個換取他人關注和同情的砝碼。
包貝爾妻子包文婧,婚前嬌弱無可厚非,但婚后依然是個巨嬰,并沒有比從前長大多少,女兒都三歲了,耐心少,脾氣差,家務活樣樣不會,這就飽受詬病了。
再比如“小龍女”的媽媽吳綺莉以及她的母親,在一代一代的“虐女”傳承中,我看不到作為母親的一絲堅強和勇敢,單身母親有很多,做成這個地步的,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形容我的心情都不夠檔次。
這樣的女人,因為成為母親就自動剛強了嗎?
并沒有,她們依然深信自己是弱小的,是需要別人保護的,要時刻依靠他人照顧,
一旦這樣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輕則傷己,重則傷人。
母親的角色不是救世主,救不了你軟弱的性格,也改變不了你軟弱的人生,它有時甚至還會變成一座大山,壓的你想逃,逃離角色,或者逃離生命。
04
其實我是想說,人的性格,很難因為一個角色而發(fā)生巨大變化,你的強大,不是因為你成為了什么,而是因為,你本來就強大。
母親的角色是個催化劑,它會讓你的強大持續(xù)爆炸。
一個自身強大的人,她的家庭和婚姻一定會更和諧。她不會怨天尤人,工作不順去怪老公沒本事;孩子教育不好去怪身邊的親人幫襯不到位;生活坎坷,去怪自己的父母不夠優(yōu)秀或者嫁人時瞎了眼……這些,她通通不會做。
一個自身強大的人,她的事業(yè)一定會更精進,她不會渾渾噩噩,不會每做份工作都要埋怨領導,不會收入不高反而鄙視兢兢業(yè)業(yè)的人,不會永遠在吐槽怎么我就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活。
一個自身強大的人,她的教育一定更在行。她會不斷地提升自我,努力學習育兒方法,學習相處之道,增強自身知識儲備,努力成為孩子成長的榜樣。他們不會將自己實現(xiàn)不了的理想強加給孩子,也不會要求孩子成為另一個誰誰誰。
所以相比一個強大的母親角色,我更喜歡的是一個強大的自己,因為只有有了強大的自己,才會有強大的母親。
如果上面那句話繞口,簡短的說應該是“女子本強,為母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