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因此,人物塑造是小說創作的重中之重。
怎么才能塑造出讓讀者共鳴,讓讀者為他或驚或喜或悲或擔憂的小說人物呢?
作者在《如何塑造好小說人物》這一章中給出了方法與妙招。
01? 塑造小說人物的手法
小說塑造人物的手法多種多樣,可以通過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等,都能刻畫出鮮明而獨特的人物。
(1)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征,指用精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物外形等各個方面的特點,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神情、風度等。
它的目的是以“形”傳“神”,使人物形神兼備,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可分為兩種: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 直接描寫,又叫正面描寫
直接描寫就是直接對人物的外貌、心理、語言、動作、神態等進行描寫,可細分為整體描寫和局部描寫。
整體描寫是對所寫人物的全面介紹,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寫出人物的全貌,包括衣著、手腳、神態,等等。
局部描寫是對所寫人物肖像最有特性的某一部分、某一側面,甚至某一點的著意描摹。
它有點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實質上它就是一種以點帶面、以局部反映整體、以個別展現一般的寫作手法。
比如,“畫眼法”就是一種活化出人物精神世界的局部描寫方法。
? 間接描寫
間接描寫又叫側面描寫,是通過對周圍人物的評述,或其他事件,或環境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人物進行刻畫描繪。
恰當地借助一些間接(側面)描寫,常常可以起到直接描寫無法或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
? 間接描寫有3個優勢
第一,是對直接描寫的有益補充。
第二,比直接描寫更容易激發讀者的想象力。
第三,有利于表現人物的性格。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正面描寫琵琶女的精彩彈奏后,用了一句“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從外部環境上烘托出琵琶女彈奏的魅力。
? 使用肖像描寫的注意事項:
第一,要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習慣、生活經歷、家庭背景與社會環境等因素。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即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特點,這樣寫出來的小說人物才能讓讀者過目難忘。
第三,要展示人物性格。
要盡量抓住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質、性格特征和精神內涵的肖像特征來寫,這樣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才更加生動。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指對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動作,所做的生動、具體的描繪與刻畫,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身份、地位、處境、狀態等,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描寫人物在某種情況下所做出的動作反應,能展示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性格特征。
因此,動作描寫一定要帶有目的性,要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 動作描寫注意事項:
第一,應當體現人物的身份、年齡、性別、地位、職業等。
第二,目的應該十分明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
第三,要注意人物動作的生動性和典型性。
第四,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3)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包括人物的獨白和對話。
獨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重要手段,可以顯示人物的不同性格;對話可以是兩個人的對話,也可以是幾個人的相互交談。
人物的語言描寫不但要符合人物的設定,具體說來就是“什么人,說什么話”,而且還要體現出人物說話的獨特性和典型性。
? 語言描寫注意事項
第一,人物的語言應當符合其年齡、性別、地位、職業、經歷等,這樣通過語言描寫,就能介紹人物的身份。
第二,要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動。
第三,要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四,應該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或通過人物的獨白、對話介紹環境或時代背景,或能深化主題。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思想活動進行的描寫。
其目的是為了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
? 心理描寫注意事項:
第一,想要寫好人物心理描寫,首先要認真觀察生活,探查他人的內心世界,深入揣摩人物心理。
第二,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要恰如其分。
第三,是為小說塑造人物服務的,要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使心理描寫符合人物的獨特性格。
(5)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環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細微事實進行具體深入的描寫。
細節描寫主要有肖像細節描寫、環境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和心理細節描寫等。
我們在描寫人物時,要將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有聲有色。
02? 塑造小說人物的方法
想要成功地塑造出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需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方法。
(1)要為小說人物制造麻煩
要為小說人物制造麻煩,因為矛盾沖突是小說故事的靈魂。
讓主人公陷入層出不窮的麻煩中,經歷各種矛盾沖突,飽嘗世事滄桑,故事才會精彩好看,更富有張力和戲劇性。
當然,在為小說人物制造麻煩時,不能過分夸大或偏離原有的情節,而應該合情合理,符合故事的內在邏輯。
(2)要讓人物“活”起來
小說人物的活動分為內心的矛盾沖突和外部行動兩個部分。
人物外部的行動,往往和內心的強烈情感息息相關,是內心情感的外化和體現。
小說人物必須“活”起來,故事才會豐滿有趣。
在塑造人物時可以通過人物的外部行動來表現其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的內心矛盾與掙扎,才能推動情節發展,使故事更加精彩,人物也更加鮮活。
(3)要“虐待”人物
我們要學會“虐待”人物,因為人物只有犯錯,身陷困境,才會更加真實,對讀者更具有吸引力。
我們把自己當成一個“施虐者”,去幫助小說中的反派瘋狂地虐待小說的主人公,讓讀者跟著主人公一起傷心落淚,讓讀者為主人公的命運擔憂,把讀者帶入主人公遭遇的情境,引起讀者共鳴。
(4)設計有個性的人物對話
對話,即對白,是指小說里兩個或更多人物之間用語言進行交談,是小說中人物語言的表現形式之一。
? 設計人物對話時容易陷入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人物說話千篇一律,沒有獨特的個性。
誤區二:對話平淡乏味,無法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誤區三:對話生硬呆板,不夠自然。
在通過對話設置矛盾沖突時,人物并不一定非要相互爭吵,或者用言語攻擊對方,只要能夠讓人物面臨某種威脅或心理上的折磨,或者困難、阻礙、問題、麻煩,目的就達到了。
03? 成功塑造小說人物的實用妙招
小說必備的三要素是: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動人的故事情節;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
在創作中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有以下幾個小技巧:
(1)在創作中,將自己代入角色
在創作小說人物時,盡量忘掉自己的存在,把自己想象成小說中的人物,充分體驗他的人生,感同身受地揣摩他的心理。
當你真正把自己當成小說人物時,這個人物就活了。
(2)故事開端,設定有缺陷的主人公
故事剛開始時,人物不需要設計得太完美,甚至可以給他設計一些缺陷,在故事情節的推進過程中,逐漸完善你的人物。
(3)人物要有成長過程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說中的人物也是如此,要將人物的改變用漸進的方式表現出來。
(4)各種沖突同時在小說的高潮爆發
在小說的高潮部分,讓各種沖突同時爆發出來,這樣有助于把故事情節和矛盾沖突推到最高點。
(5)在結局,人物成長
在小說的結尾部分,讓人物完成自我成長、自我轉變,或自我救贖。
(6)人物引起讀者共鳴
小說人物描寫最成功的狀態,是人物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04?
我們在小說創作中,只要善用塑造小說人物的手法,活用塑造人物方法和小妙招,就可以塑造出豐滿、生動、能與讀者共鳴的人物。
要想成為成功的小說創作者,要想塑造出經典的小說人物,是沒有捷徑的,唯有寫,不停地寫,不停地學習和練習。
每天分享閱讀感悟,與君共勉。點個在贊與關注,愿熱愛寫作的你我,書寫出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