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的最后一天,非常開心的事情就是和我父親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做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這種感覺,大約很多年沒有了,上次可能還是春節聯歡晚會。
給自己了很大的收獲,因為自己好長時間沒有聽過這種直播形式的脫口秀,平時只是偶爾下載一下得到上的語音,然后上下班路上用1.5倍或者1.25倍的速度去播出,聽完就算。
這次直播跨年演講,一開始就已經讓我有些扎心了,2018年對我來說并不是一個非常 happy的年份,有些事情并非那么盡如人意。正如羅振宇演講中說的那樣,很多事情感覺就是那么無力,這一點,直接擊中了我的心靈。
直播演講最大的特點是講了很多讓我們能夠秒懂的段子和故事。在這個演講過程中,用大量的金句和故事佐證了他的主題。這是一個媒體人特別擅長的內容吧。盡管自己不是媒體人,但是學習寫作是我一貫的關注點,從這個角度出發,整個直播中羅振宇都說了什么呢?
故事改變世界
整場演講他講了若干個故事,有的是耳熟能詳的,有的卻是業界秘聞,每個故事都很好的佐證了他的觀點,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力。羅胖展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能力——將金句和故事相結合,竟然可以讓7000人如醉如癡的趕到現場去傾聽四小時,而且還有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在家里,在電腦上,在iPad上傾聽同步的演講。。
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對于故事的把握,對于人心的把握,羅振宇都展示出自己強大的能力。
之前在平克的《全新思維》中,看到故事改變世界的觀點,我以前一直以為是一種營銷,但現在我信了。一個有說服力的故事,確實可以改變很多東西。改變世界是不是都得像蘋果手機那樣,又或者像電腦一樣改變人類未來進程的發展,才算改變世界呢?羅振宇給我們講了一個貓砂的故事。在他的演講邏輯中,這是一個小趨勢的故事。
寵物貓拉臭臭的時候所用的那種貓砂。是在一九四七年發明的,說貓砂能夠改變世界,這是一種非常無厘頭的感覺。但在他的故事中,他講解了貓因為貓砂,加上貓咪自己不粘人的特點,導致在城市化進程中,貓成了比狗更有價值,適合大眾的寵物,因此改變了人們生活的關系。從此以后,人們和貓的關系明顯更加親密,因此而興起了龐大到數百億美元的寵物周邊產品的產業,這就是改變世界。
之前也看過類似的文章,比如說有人強調螺絲釘改變世界,有人強調集裝箱改變世界。在剛剛閱讀那些東西的時候,我感覺這個世界怎么了,為什么明明很普通的東西,非要強加改變世界這么宏偉的目標?
其實不是每個發明創造都可以改變世界,關鍵在于他和這個社會整個的趨勢框架結合起來,嵌套進去,互相影響互相作用,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就可以說自己改變了世界,至少改變了世界一部分。
這和我們的普通大眾想象的某個偉人,某個關鍵的決策,某個劃時代的發明改變整個世界并不一樣。通過一點一滴的能量逐步的相互作用,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步一步非常迅速,這種改變世界的方式可能在這個時代更加常見,給我們普通人更多的機會,那么對個體而言,即便做個草根也要努力的做個改變世界的人。
整個演講講了超多的故事。有些故事讓人非常的感動,有些故事可能讓我自己無感。但是不得不說。這次演講讓我意識到講故事的時候非常有力量,非常有魅力。羅振宇講故事的時候,配合的畫面,故事的邏輯情節以及配樂,都是非常的恰到好處,這種恰到好處正好調動大家的情緒。
記得過去在反雞湯文學的時候,經常有人說,我最討厭聽到的故事就是我有一個朋友……。在跨年演講里面,有大量的故事都是以我有一個朋友開,這說明什么,第一說明與強相伴不會弱。邏輯思維有這么多的朋友,有那么多的朋友意味著他本身也是一個非常有高能的朋友。第二他強調的這些內容在用大眾化能接受的情況,循序漸進的把故事說出來,然后影響你。這就是我有一個朋友的例子,好像之前也有一首歌叫做《我有一個道姑朋友》,我們每人都有很多朋友,但是我們可能有清潔工的朋友,有大學生的朋友,有淘寶店店主的朋友,有微商的朋友,這些朋友的故事對我們來說都是素材的來源。每一個和我們的生活平時認知不一樣的內容,他們的故事可能就是能夠吸引別人。每一個平凡人中的不平凡,可能也是吸引別人素材,我們好好把握就不用擔心。
金句擊中人心
也沒有故事就不用擔心。說完了故事邏輯,思維還給我一個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他特別善于制作金句。
現在得到APP上已經把次跨年演講的所有金句全部整合成一篇文章,我還沒來得及看,這些一些關鍵的概念,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今年,至少今年年初的流行,尤其是在知識付費的領域中更是如此。
不久前的寫作訓練營中,秋葉大叔教我如何如何用清單整合出金句。雖然我學了,但覺得還是有點不知道如何應用。通過這次跨年演講,我觀察到在跨年演講中他使用了大量的金句,這些金句究竟是如何提煉的?原來的觀點概念,設置固定的格式,并且用合適的韻律把它說出來,整理出來,就形成了優秀的金句。根據也許不是詩句,但他同樣有韻律的力量,能打動人心,直擊人心的節奏。
金句是有強大力量了,至今,我還對去年羅振宇跨年演講中關于“歲月不饒人,我又何曾繞過歲月”的金句記憶猶新。
不僅僅是羅振宇,我們老祖宗有大量的金句供我們欣賞,流傳。比如論語、道德經、莊子里面的句子,比如江淹的“黯然銷魂兮唯別矣”,再比如歐陽修的“書非借而不能讀也”……他們并不是工整對仗的詩句,但因為他們強化了自己的觀點,清晰了自己,并且有足夠的力量以至于他的流傳下來,未來還將千百年的繼續流傳。
從這個角度來說,打造一個金句能夠產生能量。也許有人說很多道理我們都知道,他并不是多么在意,稍微轉換一下,稍微改變一下節奏,稍微調整一下用詞,有一個新的金句就產生了。金句不是段子,但金句的力量勝過段子,段子讓你開懷一笑,金句卻能直中人心。
在寫作的過程中,如果掌握金句,就可以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去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自己的觀點更加有沖擊力,更加精進。這些金句如果配上合適的圖片,就可以成為一個語錄體的文章。相信明天或者今天不久就可以看到這樣子。
小心 知識詛咒
演講中有一段話讓我受到的沖擊很大,就是他在講自己上春晚的那個故事。
他想要在春晚上打廣告,央視領導說:對不起,我們不接待沒有日活量(每日活躍用戶數)1 億以上的互聯網企業。因為一旦打了廣告以后,大量的客戶涌進 app 會讓服務器瞬間崩潰的。
羅振宇說那一年,春晚只接受了淘寶這一家互聯網企業的廣告,即便是經歷過雙十一考驗的淘寶,也沒有想到會這么多用戶瞬間涌入。而且,客服工作量也暴增,咨詢最多的問題就是地址怎么填寫,如何支付之類我們看來應該人人都知道的問題。
主要說明了一個什么觀點呢?就是我們以為的眾所周知未必是真正的眾所周知。我們以為中國人都知道的道理和事情,可能有10億以上的人并不知曉。這就意味著,我們自己中了知識的詛咒。
關于知識的詛咒是一個概念:我們一旦知道了某事,就無法想象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樣子。當我們把自己知道的知識解釋給別人的時候,因為信息的不對等,我們很難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給對方解釋清楚。
破解它其實并不難,只要意識到存在這個詛咒,有意識的進行調整就會很好的控制。但如果你沒有意識到,就會陷在其中越來越深。這給我提了個醒,很多我以為眾所周知的道理,只要不是老生常談的故事道理,都要充滿激情的重新寫一遍,整理一遍,讓聽的人有個清晰的感念。
與此同時我還考慮了一下,這個知識詛咒的道理,它的適用邊界是什么。如果作為一個寫作者的話,它還是存在適用邊界的,這個邊界就是你的受眾和對象是什么人。過去的時候有人曾經講過,用戶和客戶可不一樣哦!用戶是使用你的產品的人,客戶是為你付費的人。他們有些時候是一個人,有些時候可能不是同一批人。
所以你需要考慮你優先滿足,大多數時候在商業邏輯上應該滿足的是客戶,不僅僅是用戶。那么回到剛才這個問題來,拿寫文章來說,我們的所有的寫作方法或者是一些道理,很多人都不懂或者不知道。需要了解一下他們是不是我們的客戶,他們對你這個作者而言有什么意義。對于像春晚、騰訊、支付寶,他們希望的是全世界人民都成為客戶,所以他們的語言話語體系,他們的道理一定要讓所有人都懂,那么對于我們這些關注小趨勢的人來說,這個道理有一定的啟發,但未必事事都考慮這個知識的詛咒,而是有意識的設置“門檻”,篩選自己的客戶可能更加有意義。
據說電話詐騙的騙子們就是這樣做的。他們在隨機打電話騙人的時候,往往一開始會留下一下特別明顯的破綻。這些特別明顯的破綻并非騙子傻,而是一種篩選,把有足夠常識不容易被騙的人篩選掉,從而增加自己詐騙成功的概率。對于關注小趨勢的人來說,可能也有必要設置這樣的認知門檻。
一方面提醒自己,不要中了知識的詛咒,你以為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未必大家都知道。所以要把自己的故事解構得更加完整,把自己的闡述更加清晰,讓別人關注。
另一方面提醒自己,設立合理的“門檻”,讓你沒有精力和興趣服務的人望而卻步就好了
想不到一個幾個小時的跨年演講,能帶給我如此之多的收獲。我真的沒有想到,從中我可以發現這么多自己可以完善的地方。
你想把時間當作朋友,時間未必把你當做朋友。我們需要用很多的努力去贏得時間,讓時間成為我們的朋友,解決我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