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阿爾法狗打敗柯潔的時候,對我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事,人工智能的強大簡直超乎人的腦洞和想象。
AI人工智能真的來了,除了給我們一個未來科幻片的夢幻愿景。它更像一個門口的野蠻人,不僅打敗了我們的棋王,到底怎樣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掠奪”我們的工作?
專家相信,隨著人工智能對商業的不斷改變,到2025年,有近50%的現有職業將是完全多余的。
現代教育是為大機器工業服務的,一個大的流向是向工業體系輸出人才。
而我們要進入的是另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時代即將被顛覆,這場變革有可能帶領人類進入新的文明時代,而我們的教育根本沒有因此發生任何改變。
對于AI是不是給人類的生活帶來風暴?答案是肯定的。對于AI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風暴?再牛的人也無法精準預測。
當然未來,流水線的工人和中層白領被取代是大概率事件。
未來的教育著重在創新是一定的,本來積弊已久的教育會不會被人工智能掃蕩得毫無競爭力?
李開復曾多次談到人工智能,他認為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為了轉型升級、擴大規模,都會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術。
不過,如果人工智能這么厲害,那人類還有何用武之地?
李開復說,人類最不能被取代的是文化和內容!
有人認為人類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一直以來是人工智能無法超越的。
因此有人斷言人工智能無法創造藝術,替代藝術家,但隨著算法的不斷發展,至少在畫圖領域,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像人類一樣畫畫,辦畫展,畫作甚至還賣出了8000美元。
菜包媽前段時候看了那本非常有名的《未來簡史》,人工智能甚至能夠依據不同風格進行作曲,聽眾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根本就分辨不出人工智能譜曲和自然人譜曲有任何區別。
未來人工智能能高速高效替代人類工作的同時,人類被解放出來,并不意味著無所事事,反而會產生新的需求.
菜包媽認為新的需求增長點應該在服務業,精神娛樂方面。當人類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一方面,會導致娛樂、游戲、內容方面的需求變大;另一方面,也很可能導致更多的身體或心靈方面的問題,使得健康或自我精神提升方面的需求被放大。
因此菜包媽覺得在這些方面的人才需求會比較大,區別于傳統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AI時代,人文領域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傳統的靠反復練習,記憶的學習方式,只學這些知識,你學不過機器人,人還需改變的是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而這需要一個觀念的轉變。
人的文化、價值觀,想象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是人類可以勝過機器的東西。
為了應對AI,顯然我們的教育還沒有準備好,所以作為家長是不是在為孩子進行教育軍備競賽的時候,把人工智能這樣一個時代巨變的趨勢考慮進去呢?歡迎各位積極探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