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乞丐冬天在巷子口討飯。甲對乙說: "我要是皇帝,我會讓公差把這條街的剩飯全部都收來歸我,這樣再也不用過討飯的日子了。"
乙說:" 你就知道討飯!我要是皇上,我就打個金斧頭,每天砍柴去。"
丙嗤之以鼻:"你們兩個窮鬼,都當了皇上,還要干活嗎?讓娘娘們天天烤紅薯伺候我吃。”
這個故事很好笑,不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每天也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手里拿著錘子,看所有的東西都是釘子。
跳不出眼前的局面,老是在原地打轉,用自己的小心思揣度別人的想法,認為別人和自己一樣。
每個人剛入職場的時候,都需要新員工做起。剛進公司的時候,老板忙,來不及照顧,然后他給你了一大推資料讓你看,結果你心生怨氣,抱怨老板不做系統培訓。結果沒過多久,抱怨的你沒有通過試用期。
老板升職,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在你正常工作量之外派了很多額外的任務,結果你抱怨說老板不是人,是冷血的資本家。沒過多久,你隔壁的同事被提拔了,你坐了冷板凳。
大多數人其實都是用自己的經驗和處境,去揣測別人的想法,跳不出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進入更高一層去思考別人為什么這么做。
其實,剛入職場,老板給你資料是為了考驗你的自學能力;老板升職給你額外工作是為考驗你是否能承受壓力,考驗你能否有做領導的潛力。
很多人說自己很努力,需要機會,但某一天真有一個機會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接不住。這真的很可惜。
假設你是公司羽毛球比賽的組織者,你接到部門老板的指示,必須要爭做前三名。老板有了指令,你現在就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你會怎么做?
七年前,這事弗蘭克還真干過。當時我在研發部,部門羽毛球水平一般,最強的是另外的質量部門。作為組織者,我是這樣做的:
第一,召集羽毛球愛好者,成立組委會。
第二,派人收集競爭對手羽毛球水平信息。
第三,評估團隊實力,做好排兵布陣,以弱對強,以強對中,以中對弱。(布局源于田忌賽馬)
第四,做好訓練安排,申請后勤保障,組織成立拉拉隊,用精神力量激勵隊員。
第五,做好應變計劃,應對現場突發狀況。
后面結果還不賴,拿了一面錦旗,第二名,然后掛在研發部總監門口。
要完成一個目標,需要團隊的力量,需要作出計劃,最后確定戰術。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管理的作用就是最大化資源配置。
每個人都應該學點項目管理能力。比如,你打算每年讀100本書。
你設定了一年讀100本的目標,然后你開始分解,每周兩本,承諾每周寫輸出筆記。結果你發現執行兩周之后,發現時間不夠,讀不完,寫不出。
但是如果是一個有管理經驗的人來完成這個目標,他會怎么做呢?
第一,理解目標,調整范圍。100本書是什么書,可不可以調整?100本文史哲類書籍是否可以改成溝通、思維、心理學等對自己更有價值的書?
第二,評估能力,找到差距。評估自己的閱讀速度,一本書讀完得5個小時,而自己一周只能擠出來六個小時。很顯然,需要提高閱讀速度,然后自己先充電學習《如何閱讀一本書》提高閱讀速度。
第三,制定計劃,應對風險。在提升閱讀技巧之后,讀一本書只需要兩小時,但是考慮到人的惰性,所以特意計劃由易到難,第一周讀一本,第二周讀兩本,第三周做主題閱讀三本,達到目標后獎勵自己看一部電影。
為持續激勵自己,他找到讀書公眾號做原創投稿,沒過多久,他拿到穩定的稿費,積極性大大提高。
目標、方法、投入。
就這樣,讓自己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不但實現了1年讀100本書的目標,還額外收獲了稿費。
其實,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目標的難度,通過自己的努力加機遇,控制可控的部分,做人生贏家,就能實現質的飛躍。
每天五分鐘,每周一本書,弗蘭克帶你一年讀52本書。如果你覺得弗蘭克分享的內容有價值,歡迎關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